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据报道,目前北京市45%以上的家庭,86%的医院,98%的宾馆、饭店已被蜚蠊入侵[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贸易和运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蜚蠊的密度和分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危害也日益严重。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我们对句容市蜚蠊密度及其侵害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期为病媒生物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入院时尿酸(UA)水平可能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出院转归存在U型曲线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阜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3151例住院的ACI患者,收集入院时UA水平,3≤MRS≤6定义为预后不良组,不同预后组间基线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及秩和检验。将入院时UA水平按照5分位数法分为5组,第1组为≦212μmol·L~(-1),第2组为213~255μmol·L~(-1),第3组为256~297μmol·L~(-1),第4组为298~351μmol·L~(-1),第5组为≧352μmol·L~(-1)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UA水平与ACI患者出院时预后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的UA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且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5分位数法将入院时UA水平分组后,1~5组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分别为35.22%、30.95%、28.55%、23.85%、30.03%。5组之间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经多因素调整后,以UA水平298~351μmol·L~(-1)组为参比组,第1、2、3、5组相对于参比组的OR值(95%CI)分别为1.658(1.185~2.319)、1.430(1.024~1.999)、1.638(1.181~2.272)、1.474(1.050~2.069),均P0.05。结论 ACI患者入院时UA水平和出院时预后不良发生率之间呈现近U型关系,UA水平较低或者较高可能都不利于AC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江苏省苏州市≥30岁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异常与肥胖的关系,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苏州市金阊区8个小区抽取的2 889名≥3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异常与肥胖的关联性。结果苏州市调查的2 889名≥30岁人群中,尿微量白蛋白异常者446例,检出率为15.44%;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组与正常组人群比较,体质指数(BMI:25.3 vs 24.4)、腰围(WC:84.0 vs 82.0)、腰臀比(WHR:0.88 vs 0.87)的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以这3个指标定义的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正常组(P<0.001);在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尿酸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肥胖者(OR=1.610,95%CI=1.189~2.181)和WHR中心性肥胖者(OR=1.349,95%CI=1.078~1.688)均可增加≥30岁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的危险性;当BMI肥胖和WHR中心性肥胖者同时存在时,≥30岁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的危险性为无BMI肥胖和WHR中心性肥胖者的1.937倍(OR=1.937,95%CI=1.370~2.740)。结论肥胖是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索蒙古族居民代谢综合征(MS)与饮酒的关联性。方法选择内蒙古科左后旗和奈曼旗2个乡的32个村作为研究现场,现场内共有20岁以上258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以及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资料,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采集血标本,并检测血糖、血脂等指标。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饮酒与MS及其组分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按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蒙古族居民MS的患病率为21.0%;多变量调整后,与不饮酒比较,饮酒对MS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限(95%CI)为1.015及0.782~1.319,对MS组分OR值(95%CI)分别为:肥胖0.960(0.749~1.230),高血压1.274(1.022~1.590),低HDL-C0.605(0.488~0.750),高TG2.641(2.015~3.461),高血糖0.822(0.641~1.055)。结论蒙古族居民MS与饮酒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5.
蒙古族人群ACE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虽然与高血压有关的候选基因达数十个,但研究结果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为RAS的关键成分,其相应基因无疑成为高血压的重要候选基因。我们对蒙古族人群中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用周期性回归法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的季节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周期性回归法对内蒙古通辽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的疫情资料进行拟合,得简单余弦模型为:Y∧1t=-0.0336+0.8896cos(ti-60.94°)。用三角多项式拟合得余弦模型为:Y∧2t=-0.0336+0.8896cos(ti-60.94°)+0.2869cos(2ti-142.05°)。建立数学模型,其拟合优度系数分别为:R12=0.81、R22=0.96,拟合效果较满意。用周期性回归法所求得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高峰时点是3月16日,高峰期为1月7日~5月11日。  相似文献   
47.
1 研究背景 在世界范围内,脑卒中是导致居民死亡的第3位死因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我国,脑卒中也是导致居民死亡的前3位死因和高致残与高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我国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50/10万,而冠心病发病率为50/10万,脑卒中发病率是冠心病的5倍.脑卒中和冠心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这两种疾病在人群中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但有不同的分布和结局,其原因是否与致病危险因素分布的差异或与危险因素的聚集作用不同有关,鲜为人知.前瞻性队列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但目前没有关于中国人群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和临床结局关系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肾素基因插入/缺失(REN基因I/D)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对蒙古族人群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以蒙古族人群中无血缘关系的501人(高血压者243人,正常血压者258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有关环境因素的调查并采集血样,对REN基因I/D多态性采用PCR技术结合凝胶电泳和银染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高血压组REN基因I/D多态性的DD基因型、D等位基因频率(36.21%,63.79%)高于对照组(29.84%,5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N基因(DD ID)基因型 吸烟的OReg为Ⅱ基因型 不吸烟的1.70倍(95%CI=0.69~4.48),REN基因、吸烟2个因素之间具有正相乘模型交互作用;REN基因(DD ID)基因型 饮酒的OReg为Ⅱ基因型 不饮酒的3.20倍(95%CI=1.42~7.61),REN基因、饮酒两因素之间具有负相乘模型交互作用.结论 REN基因(DD ID)基因型与吸烟或饮酒同时存在时可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9.
多种危险因素在脑卒中和冠心病之间的分布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国红  佟伟军 《医学综述》2008,14(4):562-564
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其发病在国际和国内的分布却有很大差异,阐明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研究的危险因素众多,文章就血压、血脂异常、吸烟、饮酒、糖尿病、肥胖6个危险因素在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间的分布差异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0.
血脂异常与蒙古族高血压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血脂异常与蒙古族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对2547名20岁~蒙古族居民进行血压等的测量,吸烟、饮酒等因素的调查及血脂的检测,采用单因素χ^2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以OR值作为评价关联的指标,Mantel-Haenszelχ^2趋势检验法分析甘油三酯(TG)与高血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TC)异常、甘油三酯(TG)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与高血压相关联(P〈0.001)。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和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TC异常及LDL-C异常与高血压的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异常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OR=1.579,95%CI=1.232-2.024)。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蒙古族高血压的患病危险性有随着TG的升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TG异常可能是蒙古族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的患病危险有随TG水平升高而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