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蒙古族高血压与体重指数、腰臀比关系的对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蒙古族不同类型的高血压与体重指数、腰臀比的关系.[方法]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对2 589例蒙古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BMI<24与正常血压相关联;BMI24~与单纯舒张压高相关联;BMI28~与单纯收缩压高及收缩压舒张压均高相关联;WHR<0.8和WHR0.8~与正常血压相关联;WHR0.9~与单纯收缩压高、单纯舒张压高和收缩压舒张压均高各种高血压相关联.[结论]WHR和BMI是蒙古族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对应分析应用于蒙古族高血压与体重指数、腰臀比关系的研究是有效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隐血珠对食管癌、胃癌筛查试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以胃镜检查加病理确诊为诊断“金标准”,用隐血珠筛查食管癌、胃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隐血珠筛查阳性率为10.96%(213/1943),胃镜癌检出率6.2%(120/1943)。隐血珠筛查试验的敏感主袄37.5%,特异主袄90.8%,正确指数为28.3%,准确度为87.5%。结论:该项方法确有快速、简便、经济、安全、真实可靠及易被群众接受特点,是一个食管癌、胃癌筛查的先进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食用荞麦对血糖、血脂及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荞麦的食用对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影响 ,为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 ,对食用荞麦人群和非食用荞麦人群 1 5岁及以上居民血糖、血脂水平及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食用荞麦人群的血糖水平男性为 (3 83± 1 2 9)mmo/L、女性为 (3 96± 0 96)mmo/L ,均比非食用荞麦人群男性 (4 63± 1 1 1 )mmo/L、女性 (4 56± 1 1 9)mmo/L低 (P <0 0 1 ) ;血脂水平男性血清胆固醇为 (3 79± 1 0 4 )mmo/L、低密度脂蛋白为 (1 94± 0 96)mmo/L ;女性高、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 (1 56± 0 44)mmo/L、(2 0 4± 1 0 6)mmo/L ;与非食用荞麦人群中男 :血清胆固醇为 (4 0 8± 1 46)mmo/L、低密度脂蛋白 (2 2 5± 1 1 5)mmo/L ;女 :高、低密度脂蛋白 (1 45±0 39)mmo/L、(2 1 8± 0 89)mmo/L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P <0 0 5)。同时两组人群血糖和血脂的偏高率也存在差异 (P<0 0 5)。食用荞麦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1 9 53 % ,标化患病率 1 8 2 1 % )低于非食用荞麦人群 (2 2 1 0 % ,标化患病率2 3 34 % ) (P <0 0 5)。 [结论 ]荞麦具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用有序样品聚类的方法,对本地区2547名4~14岁正常蒙古族儿童血压的体重分布进行了聚类分析,即划分最优体重段。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区4~14岁蒙古族儿童血压的体重分布划分为5个体重段最优。本文认为此5个体重段的血压值,可作为本地区4~14岁蒙古族正常儿童血压的参考值标准。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报道1989年6~9月对通辽市城乡1176名0~6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婴儿母乳喂养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x~2=95.74,p<0.001)。统计分析结果反映出有15个因素可影响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人ACE基因和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蒙古族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和高血脂、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获得知情同意的450名高血压者和590名血压正常者采集血标本,进行血脂、血糖、胰岛素和ACE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高血压组的I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Ⅱ在ID基因型人群中,胰岛素敏感指数<-2.81与≥-2.81相比,OR值分别为2.23和1.94.结论蒙古族人群胰岛素敏感性低下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具有ID基因型者和胰岛素敏感性低下之间可能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麻疹的年报告发病率为37.23/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95/10万),流动人口发病人数明显多于非流动人口,其比值为2.87∶1.麻疹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典型.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麻疹发病高峰日为4月25日,发病高峰期为3月16日~6月5日.结论 苏州工业园区麻疹疫苗接种及时性和规范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应重点考虑对外来务工人员等流动人口开展麻疹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蒙古族居民臀围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MS病因研究及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朝鲁吐苏木和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抽取的32个自然村2 534名蒙古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结果调查的2 534名蒙古族居民MS患病率为26.4%,标化患病率为17.1%;男性和女性的MS患病率分别为12.9%和26.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年龄≥30岁、C-反应蛋白对数值(LnCRP)≥1.372 mg/L、臀围≥88 cm和体质指数(BMI)≥24 kg/m2是蒙古族居民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调查对象分为无MS组分、1~2个MS组分和≥3个MS组分进行单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臀围的增大,MS的危险性逐步增加,进一步调整年龄、性别、BMI和CRP后,与臀围<88 cm比较,臀围88~、92~和≥97 cm有1~2个MS组分与无组分比较的OR(95%CI)分别为1.191(0.884~1.605)、1.709(1.232~2.370)和2.646(1.538~4.551),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趋势=18.046,P<0.001);有≥3个MS组分与无组分比较的OR(95%CI)分别为2.112(1.332~3.349)、4.910(3.084~7.820)和10.931(5.746~20.796),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趋势=73.709,P<0.001)。结论臀围是蒙古族居民发生MS的连续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5(1985-2010)年间蒙古族7~18岁青少年超重肥胖长期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应用1985、2000和2010年共计18 366人的蒙古族7~18岁青少年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析比较不同监测年份、性别、城乡间的儿童青少年BMI均数和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 25年间蒙古族7~18岁青少年BMI均数总体变化趋势为逐年升高,1985、2000和2010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1%、0.5%,6.3%、2.4%和9.1%、6.6%;1985-2000年的15年间超重、肥胖率分别增长了2倍和4倍,2010年时比1985年增长4倍和12倍.1985、2000和2010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在城市男性中分别为1.2%、0,7.9%、3.4%和11.0%、11.8%;农村男性分别为0.6%、0.6%,2.8%、2.1%和9.0%、3.4%;城市女性分别为1.8%、0.3%,8.1%、4.3%和9.4%、8.4%;农村女性分别为4.5%、0.9%,8.8%、2.2%和10.2%、4.5%,各组间不同监测年份其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1985-2010年蒙古族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大幅上升,并有继续升高的趋势,应采取合理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