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0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36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45篇
  2篇
中国医学   14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越来越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又由于血脂的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1],因而高脂血症对老年人的威胁也就更大。据报道,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由于血浆中胆固醇过多[2];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生又与血中甘油三酯的升高有着重要关系[3,4]。怎样预防和改善老年人的高脂血症.成了老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指标。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由贵州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和贵州省军区第一干休所医务室选送66名健康老年人参加。平均年龄66.3岁、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55岁。其中男36人。女30人。按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992.
中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敏  何燕  廖峻 《中国药房》2005,16(13):1029-1030
由多种原因引起肝脏脂肪代谢功能紊乱,致脂肪在肝细胞内贮积,其贮积量超过肝重量的5%以上或者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近年来,我国脂肪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其肝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且约1.5%~8.0%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因此,积极防治脂肪肝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输卵管妊娠的分期辨证论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分期辨证论治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实验研究方法,对718例输卵管妊娠病例进行分期和辨证,从孕周、腹痛程度、尿HCG值、内出血量和包块直径等5个病情影响因子计算积分,分析各病例的治疗方法、疗效及其与分期、证型以及积分的关系,并总结其规律。结果输卵管妊娠分为未破损期和已破损期。中医辨证分为胎元阻络、瘀结成癥、正虚血瘀和气血亏脱4型。分期和证型不同,可用药物治疗的最高积分不同。气血亏脱型则应尽早手术治疗。结论未破损期瘀结成癥型,无论积分多少,均可用中药治疗。胎元阻络型和已破损期瘀结成癥型积分≤10分、正虚血瘀型积分≤9分者,可用药物治疗,但当其积分达到可药物治疗积分的上限时,选择药物治疗应慎重。胎元阻络型和已破损期瘀结成癥型的积分≥11分、正虚血瘀型积分≥10分以及气血亏脱型都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94.
紫背天葵的生长发育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紫背天葵Semiaquilegiaadoxoides(DC.)Mak.的块根作天葵子使用,性寒,味甘、苦。入脾、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其有效成分为:天葵苷、生物碱、内酯、香豆精类、酚性成分和氨基酸。对痈肿疮毒、瘰疬、淋浊带下、疔疮、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导致水土流失,药材生  相似文献   
995.
[摘要] 恶性肿瘤居中国各类疾病死因之首,发病率与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来靶向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新靶点的探索和鉴定在靶向药物研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3 泛素连接酶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speckletype POZ protein,SPOP)作为治疗选择的潜在靶点,能特异性识别底物,使底物发生泛素化降解,广泛参与机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SPOP基因突变或表达水平改变,通过调控AR/ERG、Akt-mTORC1、Hedgehog/Gli2 等多种信号通路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与前列腺癌、肾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目前,SPOP影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为靶向治疗恶性肿瘤奠定了基础,综述SPOP在恶性肿瘤的最新进展对抗肿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乌苏酸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以乌苏酸、吉西他滨单独用药作 用于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采用细MTT法检测细胞半抑制浓度(IC 50 ),确定药物给药浓度;以乌苏酸(2 μ mol/L) 、 吉西他滨(0.2 μ mol/L)单独及联合作用于PANC-1细胞,采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PANC-1细胞存活率,PI染色后PANC-1细胞中检 测细胞凋亡,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PANC-1细胞迁移和伤口愈合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照组、乌苏酸组与吉西他滨 组单独及联合用药组细胞中P-JNK、Bcl-2、IL-6、P-Stat 3、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 结果: 乌苏酸和吉西他滨对胰腺癌 PANC-1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 50 分别是13.67和2.78 μ mol/L,据此选择它们的实验浓度分别为2和0.2 μ mol/L。两者联 合用药比分别单独用药能更显著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活性[(46.47±5.07)% vs (78.38±8.65)%、(76.12±3.23)%,均P<0.05],能更明显 诱导癌细胞凋亡[(39.78±7.01)% vs (20.35±8.51)%、(20.35±8.51)%,均P<0.01]和抑制细胞迁移能力(P<0.01),同时更显著抑制凋亡 相关蛋白Bcl-2、IL-6的表达及促进P-JNK的表达。 结论: 乌苏酸和吉西他滨协同增强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 及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IL-6、P-Stat 3和促进P-JN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7.
“慎独”素养在NICU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因为NICU是无陪人病房,特别是夜间工作是在无人监督和指导、协助下单独进行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因此,“慎独”素养是护士的独立特殊品质。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8.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我国全科医师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目前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基本形成“5+3”模式,但仍存在培训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工作创新性不足、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低等诸多问题,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与改革,通过提高住院医师及全科教师的积极性,强化人文教育,多样化培训模式,加强师资力量,落实导师制,加强住院医师文献阅读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走出去,引进来”,促进国际合作等举措提高我国全科医师的综合能力,推动“健康中国”伟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积极心态感知联合健康教育对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80例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积极心态感知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健康行为方式评分、生存状况评分、总体幸福感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生存状况评价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各方面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SAS、SDS评分下降更显著,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生存状况评价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各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提高更显著,生存状况评价量表躯体功能、社会/家庭功能、精神情感、生理状况4个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对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给予积极心态感知和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促进健康行为方式形成,改善生存状况,提高总体幸福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出生体重低于1 kg的新生儿为超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机体各系统发育不完善、机能不稳定,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弱,易并发多种疾病,在积极治疗过程中,认真细致的护理尤为重要.近两年我科救治超低出生体重儿7例,经积极有效护理全部成活.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