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了解浙江省市、县二级疾控机构免疫预防冷链装备和使用,找出不足之处,以利改进。方法:采用调查表形式对全省各市、县(市、区)疾控机构免疫预防冷链设备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浙江全省11个市、有5个市没有冷藏车,8个市没有疫苗运输箱;低温冷库和普通冷库面积平均每市仅5.6m^2和14.6m^2;低温冰箱和普通冰箱中已使用10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5.8%和31.8%.县级疾控机构情况类似。结论:浙江省市、县疾控机构的冷链设备没有达到相关管理要求,存在设备不足、经费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建议增加专项经费投入,添置必要的冷链设备,提高相关专业人员技能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危机管理模式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缪凡  陈坤  张薇  何寒青  童峰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276-127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20世纪上半叶。鼠疫、霍乱、结核病等传染病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人类。人类历史也是不断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进入新世纪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口蹄疫、疯牛病、SARS、禽流感以及人为灾难等接踵而来。在我国,随着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建立突发事件应急体制和相关法律,研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以及理论和技术支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危机管理模式的意义和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浙江省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落实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浙江省2011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浙江省2011年报告麻疹确诊病例935例,发病率1.72/10万,比2010年下降了17.65%。麻疹监测指标均达到《浙江省麻疹监测方案》的要求,并较2010年有所提升。浙江省2011年麻疹发病地区集中,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集中,发病以小月龄儿童和成人等非疫苗免疫人群为主。结论浙江省2011年麻疹发病是1951年有麻疹疫情报告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与消除麻疹仍有距离,应根据浙江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落实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调查浙江省由D8基因型麻疹病毒引起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麻疹监测病例,对D8基因型麻疹病例发生地浙江省平湖市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查阅门诊记录和出入院记录,现场个案调查和疫情处置,采集病例急性期血标本、咽拭子标本。实验室检测包括血清学检测、RNA提取和扩增、麻疹病毒分离和基因型鉴定,采用SPSS 17.0和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7年浙江省平湖市报告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确诊病例10例,>40岁成年人8例。采集病原学标本6例,其中D8基因型5例,1例病原学培养阴性。10例病例之间存在3条传播链同时传播,涉及工厂、医院、家庭内3个场所的传播链。D8和H1a基因型麻疹病例临床表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及时开展应急接种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由D8基因型麻疹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早期病例不易发现,未及时发现和处置首例麻疹病例,形成院内感染传播,成年人麻疹免疫屏障薄弱是本起疫情暴发的原因。应急接种可以阻断传播,说明目前使用的麻疹疫苗对预防D8基因型麻疹病毒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Var V)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16月龄儿童接种2剂次Var V(16月龄组),选择18月龄儿童接种1剂次Var V(18月龄组);分别采集受试者免疫前和每剂免疫后35-42d的血标本,采用膜免疫荧光抗体法(FAMA)检测水痘抗体;观察接种后30d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16月龄组和18月龄组Var V初次免疫中,免疫前水痘抗体阳性率(SPR)分别为89.47%、87.96%(x~2=0.17,P=0.6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5.80、1∶5.62(t=0.33,P=0.74);免疫后抗体阳转率(SCR)分别为49.56%、75.00%(x~2=19.44,P=0.00),GMT分别为1∶20.16、1∶35.23(t=5.94,P=0.00)。在16月龄组Var V加强免疫中,1剂次和2剂次免疫后SCR分别为49.52%和86.19%(x~2=64.72,P=0.00),GMT分别比免疫前增加2.53倍和7.01倍(F=433.97,P=0.00)。16月龄组第1剂次和第2剂次Var V、18月龄组1剂次Var V免疫后的局部红肿发生率分别为2.19%、0.95%、2.78%,发热发生率分别为0.88%、0.48%、0.93%,无其他不良反应报告。结论 Var V初次和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核算浙江省县域范围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探索有效的补偿模式。方法:以浙江省金华东阳县域内5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乡镇(街道)为样本县,采取现场调查、成本分析等方法,对公共卫生服务3大类12项内容开展了成本测算。结果:样本县2010年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为34.95元/人,不同地区间因经济水平、服务人口中流动人口比例、兼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等不同而存在差异。结论:建议能继续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投入,尤其是建立涵盖流动人口的经费投入标准,并建立有效的考核与补偿机制,同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以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浙江省消除麻疹工作的进展,发现问题并探索策略与措施.方法:通过历史资料收集、麻疹疫情分析与调查,采用SWOT(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技术对浙江省消除麻疹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SWOT分析矩阵.结果:通过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并连续开展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浙江省麻疹发病率达到了1951年麻疹疫情报告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成人等非免疫规划对象的发病增加了浙江省消除麻疹难度,医院内感染传播已成为小年龄组发病的主要场所,流动人口等也给消除麻疹工作提出了挑战.结论:应建立多部门协作的消除麻疹工作机制,将初三学生麻疹疫苗接种纳入到常规工作,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和加强院内感染控制,不断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努力达到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浙江省麻疹疫情的时空演变规律。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采用Power-law的时空多成分模型拟合浙江省各县(市、区)2013年麻疹逐日发病个案数据,通过时间自相关、局部特性、空间流行等成分值比较各县(市、区)麻疹的流行特征。结果 浙江省2013年麻疹报告总例数为1494例,发病率为2.72/10万;Power-law算法相比一阶确定性邻近矩阵,模型拟合后的赤池信息量准则更低;麻疹疫情后续传播影响较大的区域主要是柯桥区、萧山区和越城区(时间自相关成分分别为1.39、0.88和0.77);麻疹本地发病风险较大的区域主要是柯桥区、衢江区和萧山区(局部特性成分分别为4.06、3.74和3.55);麻疹疫情受邻近区域影响较大主要是柯桥区、上虞区和建德市(空间流行成分分别为3.08、2.54和2.21)。结论 浙江省各县(市、区)麻疹疫情的时空流行特征存在异质性,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更易控制麻疹疫情。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 - 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及暴发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2005 - 2009年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8.42/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主要发病人群为1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生、幼托机构。 结论 2005 - 2009年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报告数和发病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应推广普及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加强幼托机构、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监测和调查处置,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30.
浙江省成年人麻疹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成年人麻疹病例分布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麻疹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浙江省2010年麻疹病例中成年人分布特征,采用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分布差异;以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确诊病例作为病例组,非麻疹病例为对照组,开展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危险因素。 结果 浙江省15岁成年人麻疹病例占40%以上,主要集中在20~35岁。与无免疫史比,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成年人患麻疹的OR值为0.35(95%CI:0.22~0.58);发病前7~21 d有医院就诊史的OR值为2.82(95%CI:1.99~4.00);与本地户籍人口比,流动人口成年人麻疹发生的OR值为1.55(95%CI:1.17~2.04)。 结论 浙江省成年人麻疹主要集中在20~35岁,疫苗接种是有效的保护措施,院内感染和流动人口是相关的危险因素。建议通过实施成年人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