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6 毫秒
41.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较为常见涉及多学科、并发症多的危重急症。近年来,随着一些疗效较好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以及重症监测手段增多、多学科交叉协作治疗,使得SAP病亡率明显降低。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消化科收治且资料完整的77例SAP,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04年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Nod2基因与中国人小肠CD发病的相关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双气囊小肠镜(DBE)进行病变部位组织取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组织标本小肠CD24份,结肠CD44份,UC40份,健康对照50份。提取组织标本基因组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od2基因全部12对外显子,纯化后直接测序,根据结果分析其突变与CD病变的关系。检测各组突变的Nod2mRNA及其编码的NF.KB表达。结果小肠CD组、结肠CD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未检出西方人常见的3个Nod2基因多态性位点。小肠CD组的P268S突变率高于结肠CD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未显示该突变。小肠CD组Nod2突变标本其mRNA和NF—KB蛋白表达增加大于结肠CD突变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肠和结肠CD组无突变的CD患者与UC和健康者表达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Nod2突变的小肠和结肠CD标本mRNA表达大于任何无突变的标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小肠和结肠CD患者中存在Nod2基因P268S突变,它可能通过调控NF—KB蛋白表达,导致细胞功能的改变,促进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结缔组织疾病食管运动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结缔组织疾病患者进行食管运动功能,并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以研究结缔组织疾病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方法:结缔组织疾病患者2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SLE8例,硬皮病7例,皮肌炎2例,SLE合并硬皮病2例,SLE合并皮肌炎3例)。其中食管症状组15例,非食管症状组14例。10例有食管症状的患者在确诊后进行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疗程3月),治疗后3月再次重复食管测压。并与健康对照组29例进行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1)结缔组织疾病患者食管测压结果:病例组远端食管蠕动压(PA)、传导时间(PD)、传导速度(PV)与健康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2)食管症状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松弛率(LESR)、PA、PD、PV与健康组和非食管症状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3)治疗后LESP、LESR、PA提高,以PA改变尤为明显。(4)治疗前后食管异常收缩波的百分比:治疗前同步收缩的百分比为21.4%,治疗后为1.1%(P<0.001)。结论:本组结缔组织疾病出现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有食管症状组较非食管症状组食管受累更为明显,治疗后随病情好转食管运动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5.
目的测定30名海洛因成瘾者胃电图参数,了解有无胃电节律异常,探索其与消化性溃疡及Hp感染之间有无关系.方法 30名海洛因吸食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8.3岁,均有一年以上吸毒史,健康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2.5岁,无消化道疾病、结缔组织病、糖尿病,无腹部手术史.采用Synectics公司Digitrapper双电极EGG记录仪,记录时间为餐前0.5h、餐后1h,试餐460kcal.一周后行胃镜检查并取胃窦粘膜标本进行Giemsa检查判定Hp感染状况.分析以下参数胃动过缓(B)、胃动过速(T)、胃电正常节律百分比(N) 、餐后餐前功率比(PR).胃电主功率不稳定系数差别很大,本组病例未选入作为评判指标. 结果海洛因吸食者胃电参数见下表.结论研究表明吸毒人员存在胃电节律异常,本研究还发现海洛因吸食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海洛因可直接损害环行肌,发生异位起搏,导致胃收缩活动减少或减弱、胃窦十二指肠正常时空关系改变,引起胃窦动力低下、运动不协调有关.而幽门螺杆菌感染达70%,是否因海洛因损伤胃粘膜所致.表海洛因吸食者胃电参数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内镜对诊断小肠肿瘤的价值。方法:运用双气囊电子内镜对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25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检出82例小肠肿瘤,占本组病例32.41%,以消化道出血及腹痛、腹胀症状较多,而慢性腹泻、呕吐及不全性梗阻症状比例稍低。82例肿瘤患者中检出44例间质瘤,其中29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血管瘤12例;管状腺瘤8例;平滑肌瘤、B细胞性淋巴瘤各5例;平滑肌肉瘤3例;脂肪瘤、转移性黏液癌各2例;黑色素瘤1例。手术治疗患者中,部分患者术中再行全小肠检查,4例发现病灶为多发,占6.66%。结论:双气囊电子内镜可提高小肠肿瘤的病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磁控胶囊胃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3月-2021年10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126例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结果,选用我国自主研发的MCCG系统为检查工具。结果 120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要求小肠检查者中,6名受检者未完成全小肠检查,所有受检者均未发生胶囊滞留。发现食管病变16处、胃部病变131处、小肠病变77处。结论 MCCG对诊断食管、胃、小肠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安全、无交叉感染、高舒适性的特点适合各年龄段患者接受,尤其适用于抗栓治疗的心血管患者,是传统胃镜检查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