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双模型,观察回心草提取液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对照组(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组),回心草干预组(干预组),每组各10只,共喂养9周。第9周末,采用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终点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对血管及心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心肌组织分化抗原簇34(CD34)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阳性反应强度。结果3组比较,高脂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高脂组比较,TC、TG、CK-MB、TnI明显下降(P<0.01), LDL-C下降(P<0.05)。高脂组与对照组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高,较高脂组低(P<0.05)。高脂组心肌组织CD34和VEGFR2阳性组织相对灰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VEGFR2及CD3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较高脂组低(P<0.05)。结论高脂饲料喂养和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LAD的方法可成功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双模型。回心草提取液减轻了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坏死,抑制了心肌组织CD34和VEGFR2的表达。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80岁老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生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活力及其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取30例高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胸腺肽α1注射剂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为1月,各取治疗前后的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获得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2h后获得单核细胞,以含有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白细胞介素-4的培养基培养1周,观察治疗前后DC的生长、活力、存活时间、对同种T淋巴细胞的刺激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80岁老年人DC培养过程中细胞逐渐死亡,培养至第7天大部分细胞死亡,获得的DC数量较少,其中有8例未能培养出DC;而治疗后培养的DC的活力保持较好,至第7天获得的DC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对同种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也明显增强。结论≥80岁老年人应用胸腺肽α1外周血培养的DC生长活力、T细胞刺激能力明显增强,由此可以推断胸腺肽α1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80岁老年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将102例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另一组为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组(心理干预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在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SAS、SDS、SAQ首次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后再次评定,心理干预组的SAS、SDS、SAQ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 通过建立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研究环孢菌素(CsA)对心肌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以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心肌肥厚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术后2月,经心脏超声和部分大鼠(两肾一夹2月组)病理学证实心肌肥厚后,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生理盐水(两肾一夹3月组)或CsA(CsA组)腹腔注射,持续1月,并以假手术组作对照。观察大鼠左室重与胫骨长度比值、心肌细胞面积、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厚度、CaN活性和心功能的改变。结果 两肾一夹2月和3月组大鼠左室重与胫骨长度比值、心肌细胞面积、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厚度较相应假手术组增高(F=12.4,13.0;P<0.05),CsA治疗组较两肾一夹2月和3月组均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CaN活性在两肾一夹2月和3月组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CsA治疗后CaN活性下降(F=8.8;P<0.05)。各组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及零负荷下等容收缩期心肌纤维收缩成分的缩短速度相似(F=1.0,1.1;P&;gt;0.05),CsA组左室舒张末压、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时间常数较两肾一夹3月组显著下降(F=3.4,10,3;P<0.05)。结论 CaN参与了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肌肥厚进展,CsA可逆转心肌肥厚,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5.
胃平滑肌纤维血管瘤1例报告万文辉,王年吉,陈晓星患者女性,45岁。上腹中部隐痛2年伴呕血,解黑便1周入院。体检:BP14/8kPa轻度贫血貌,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粪隐血试验弱阳性。血Hb73g/L。AFP、CEA正常,肝功能正常。胃镜检查提示:窦部...  相似文献   
36.
一种新发现的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因突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7年Kimura等首次报道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因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现已发现10种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因突变,大部分位于第7、第8号外显子。目前同内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对5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因第7、第8号外显子进行了分析,筛查有无突变。  相似文献   
37.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is a myocardi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unexplained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myofibrillar disarray, with a prevalence of about 0.2% in general population. HCM is associated with gene abnormalities. Nearly 200 mutation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en genes in patients with HCM.1 Cardiac troponin T (cTnT)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troponin complex and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calcium regulation of contractions in cardiac myocytes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Th17与Treg细胞的水平.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确诊的40例COPD稳定期患者,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的外周血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人群Th17与Treg细胞亚群的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IL-17、TGF-β水平,采用RT-PCR检测转录因子RORγT与Foxp3 mRNA水平.结果: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Th17比例为(3.14±0.31)%,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的(1.23±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Treg比例为(6.27±0.32)%,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的(3.43±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IL-17水平为(89.36±4.13)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35±2.5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TGF-β水平为(681.45±41.65)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的(519.36±30.4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转录因子Foxp3与RORγT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PD稳定期患者Th17、Treg比例高水平的住院天数和病死率均高于对应低水平亚组(P<0.05).结论:Th17、Treg细胞及IL-17、TGF-β水平在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表达增加,且转录因子Foxp3与RORγT mRNA水平表达增加,提示其与COPD患者的预后有关,其外周血中Th17与Treg细胞的不平衡可能参与了COPD发病和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39.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认识到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抗血小板药物能在血栓形成级联中多个位点阻断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环氧化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在防止心血管事件方面有效,但远非理想。近年来,开发了许多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文章就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
喻军海  万文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198+1224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82例,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进行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疗效。阿立哌唑治疗8周末,以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显效率69.5%,总有效率82.7%,主要不良反应有失眠、焦虑、恶心呕吐、嗜睡等。结论: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对体质量和内分泌影响小,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