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0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前言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及某些发达国家主要的健康问题,各种复杂因素导致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营养不良可以导致儿童并发许多其它疾病,并对国民的素质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了解和控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对整个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在中国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情况如何,有哪些因素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目前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浙江省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并对营养不良人群进行干预和改善,探讨影响儿童营养不良的多种因素,于1990年选择了本省部份市、县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对象与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县、市,我们随机选择了二市、六县(余杭县、鄞县、永嘉县、金华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浙江省居民膳食钠、钾摄入水平。方法运用3d24h回顾法和调味品称重法相结合,对浙江省11个地市共9 798名调查对象进行膳食调查,将食物消费数据结合食物钠、钾含量数据,分析膳食中钠和钾的摄入水平。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岁、4~6岁、7~10岁、11~13岁、14~17岁、18~44岁、45~59岁、6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膳食钠摄入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75百分位数)为4 324(3 258~6 184)mg、4 439(3 135~5 976)mg、4 686(3 345~6 540)mg、4 875(3 518~6 665)mg、4 754(3 452~6 453)mg、4 924(3 504~6 666)mg、5 121(3 776~6 983)mg、5 207(3664~7228)mg;2~3岁、4~13岁、14~17岁、18~44岁、45~59岁、6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膳食钾摄入中位数(25百分位数~75百分位数)分别为779(571~1106)mg、953(686~1331)mg、1137(855~1566)mg、1354(986~1795)mg、1528(1132~1953)mg、1644(1269~2159)mg、1660(1289~2226)mg、1571(1162~2155)mg。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摄入更多的钠和更少的钾。相比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居民摄入更多的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82.0%的膳食钠来源于食盐、酱油;蔬菜和水果提供了膳食钾中的25%,谷类提供了27.8%,豆类提供12.2%的膳食钾。结论浙江省居民膳食钠摄入过量,膳食钾摄入不足。应该进行营养干预,以达到人群膳食钠、钾摄入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浙江省城乡及不同地域居民的膳食纤维摄入现状、食物来源等情况.方法 采用连续3 d24 h回顾法和称重法对9 798名≥2岁居民进行个人食物摄入量调查及调味品消费量调查.结果 浙江省每日人均膳食纤维摄入量为10.12 g,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1.23、9.00g,总体上呈现男性>女性,城市>农村;18岁以前摄入量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老年组略有下降;平原、山区、海岛每日人均摄入量分别为10.58、9.64、8.94g,且中、青年组均呈现平原>山区>海岛的分布趋势(P<0.05);膳食纤维主要食物来源为蔬菜、谷类、干豆、菌藻和调味品,总摄入量分别为36 624.31、27 616.97、15 024.92、8 835.47、8 175.03g,分别占33.89%、25.56%、13.90%、8.18%、7.57%.结论 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普遍不足,农村和海岛地区更为缺乏,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沿海地区织纹螺带毒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织纹螺 (Nassariussp)属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 ,蛾螺族 ,织纹螺科。由于食用方法独特 (吸吮方式 ) ,味道鲜美 ,沿海居民历来就有食用习惯 ,但是织纹螺中毒几乎每年都有发生 ,近年有增加趋势 ,织纹螺中毒病死率高 ,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掌握我省沿海地区织纹螺的带毒状况 ,有效地防制织纹螺中毒的发生 ,我们进行本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在织纹螺中毒较集中发生的宁波、舟山、温州、台州 4个地市的邻海县区 ,选择 2 0个采样点 ,于 1998年 7月中旬在各采样点采样。1 2 方法 织纹螺中麻痹…  相似文献   
15.
儿童营养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及卫生部门工作的重点。儿童营养状况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卫生、教育的综合水平 ,也是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以往的资料表明我国儿童的主要营养问题在农村 ,尤其是贫困地区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较差[1] 。而当代国外的儿童营养影响因素流行病研究表明 ,宗教、社会地位、家庭大小、收入、土地占有量、水源、卫生设施等多种因素均对儿童营养状况产生显著影响[2 ] 。国内现有研究表明 ,安全用水、母亲文化程度、母乳喂养、儿童是否由母亲照顾、人均收入等因素均对儿童营养有一定影响[3 ] 。为…  相似文献   
16.
非食品用饼干喷涂专用油中毒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发生的非食品用饼干喷涂专用油中毒事件,是一起在饼干中非法生产、使用以液体石蜡(白油)为主要原料的喷涂油.根据检验分析,该油无正常食用油的香味,以直链烷烃和环烷烃物质为主,与标准白油总离子流图谱相似,不含脂肪酸,喂饲动物可造成腹泻.因此,应在食品中禁止作为原料加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我国成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及聚集性。方法 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有完整体格测量、血样检测及人口经济特征数据的5 456名18~59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于2005年发布的标准判定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包括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TG升高和HDL-C降低。同时存在≥2个危险因素定义为危险因素聚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口经济因素与各代谢性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2015年我国15省份约有80.8%的成年人有≥1种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约有54.0%的成年人存在危险因素聚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地区分布与主要代谢性危险因素存在显著关联。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后,成年女性中心性肥胖和HDL-C降低的危险性高于成年男性,而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和TG升高的危险性低于男性。45~59岁成年人除HDL-C降低外的4项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均高于18~44岁组。东部地区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结论 仅有<20%的18~59岁成年人不存在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一半以上的成年人有≥2种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和地区分布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在高危人群中优先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饮酒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以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依托,采用与人口成比例的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2591名18岁及以上成年人,采用家庭询问调查问卷收集对象基本信息、健康相关行为和疾病史等数据,通过食物频率法收集调查对象的饮酒信息,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采用NCEPATPⅢ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与MS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饮酒与MS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饮酒率为33.66%;与不饮酒者相比,男性每次饮酒量≤20 g人群MS患病率较低(OR=0.77,95%CI 0.66~0.90)。男性每次饮酒量与MS存在线性相关,女性每次饮酒量与MS不存在线性相关。在男性中,饮酒类型与MS不存在相关,饮用白酒、啤酒、葡萄酒和混合酒的男性患MS的OR分别为0.91 (95%CI 0.81~1.03)、0.90 (95%CI 0.75~1.08)、0.85 (95%CI 0.54~1.36)和0.96 (95%CI 0.84~1.10)。相比不饮酒女性,饮白酒或混合酒的女性患MS风险较低,OR值分别为0.74(95%CI 0.56~0.98)和0.78(95%CI 0.66~0.91)。饮酒频率与MS无显著性相关,在男性中P_(趋势)=0.11,在女性中,P_(趋势)=0.31。结论 男性每次饮酒量与MS存在线性相关,每次饮酒量20 g会增加MS的患病风险;女性每次饮酒量与MS不存在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分析中国成年人群中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FQ)的信效度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推广应用FFQ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系统检索1992年至2021年12月的所有中国成年人群FFQ信效度研究文献,文献筛查、评价和数据提取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0篇文献,样本量范围为22-1623名。FFQ食物清单数目为25-172种,5项研究报告了针对FFQ建立相应的食物成分表以计算营养素摄入量,但大多数研究仍然缺乏FFQ设计、实施及数据处理标准化流程的详细说明。总体看,FFQ评估膳食因素的平均信度较好(合并效应值>0.4)。在效度检验中,FFQ对比24小时膳食回顾(24-hour dietary recall, 24HR)的相关系数合并效应值:营养素为0.4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39-0.52),食物组为0.43(95%CI:0.36-0.50);对比膳食记录法(dietary record, DR):营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肥胖类型、不同BMI和腰围水平与成年人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依据《成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重新划分肥胖定义,包括非肥胖、单纯一般性肥胖、单纯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应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不同肥胖类型、不同BMI和腰围水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7 030名18~65岁居民,其中一般性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男性16.29%(502/3 082)和42.28%(1 303/3 082);女性14.41%(569/3 948)和37.87%(1 495/3 948);其中复合型肥胖率男、女性分别为14.70%和12.97%。糖尿病患病率为11.28%,其中男、女性复合型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8.98%和22.07%,高于单纯中心性肥胖人群(16.24%,15.26%)和非肥胖人群(9.65%,5.18%)。男性单纯中心性肥胖、复合型肥胖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分别是非肥胖人群的1.61(95%CI:1.24~2.08)和2.11(95%CI:1.56~2.86)倍;女性单纯一般性肥胖、单纯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分别是非肥胖人群的2.70(95%CI:1.16~6.28)、2.62(95%CI:2.01~3.40)和4.47(95%CI:3.35~5.98)倍。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BMI水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间呈近乎线性正关联;腰围水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呈显著正关联,其中女性呈非线性升高(非线性P=0.024)。男性BMI≥22.5 kg/m2、女性BMI≥23.0 kg/m2;男性腰围≥85.0 cm、女性腰围≥80.0 cm时,糖尿病患病风险显著上升。结论 复合型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BMI处于正常高值、腰围水平处于中心性肥胖前期时,糖尿病患病风险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