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6篇
  免费   1964篇
  国内免费   994篇
耳鼻咽喉   289篇
儿科学   390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1174篇
口腔科学   415篇
临床医学   2556篇
内科学   1658篇
皮肤病学   226篇
神经病学   292篇
特种医学   694篇
外科学   1686篇
综合类   5797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2456篇
眼科学   216篇
药学   2522篇
  31篇
中国医学   1844篇
肿瘤学   82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533篇
  2021年   740篇
  2020年   657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429篇
  2015年   766篇
  2014年   983篇
  2013年   1341篇
  2012年   1870篇
  2011年   1985篇
  2010年   1829篇
  2009年   1630篇
  2008年   1588篇
  2007年   1678篇
  2006年   1516篇
  2005年   1217篇
  2004年   794篇
  2003年   656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温度、抗凝剂(EDTA-K2)对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双位点酶放大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2例健康体检者在两种不同温度(25℃和37℃)的血清标本,以及在相同温度(37℃)下,加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的血标本进行ECP水平测定。结果25℃组和37℃组血清ECP水平分别为8.92±6.45μg/L(x±s)和19.87±12.16μg/L(x±s),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7℃温度下加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血标本的ECP水平分别为5.26±2.60μg/L(x±s)和19.87±12.16μg/L(x±s),两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温度和抗凝剂(EDTA-K2)对血标本的ECP水平测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为探讨优质为兵服务,促进医院全面建设,本阐述了“开展优质服务达标创先”活动的意义,指明该活动的重点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持依法治医;加强内涵建设,确保合理医疗。提出现阶段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坚决纠正乱收费;坚决纠正收取“红包”,礼品,坚决纠正服务作风粗疏。  相似文献   
63.
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21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天惠  刘驯炎 《癌症》1994,13(6):518-519
用ELF(CF/5-Fu及Vp-16)方案治疗均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21例,其中术后辅助性化疗4例,可评价17例,结果CR3例,PR6例,总有效率52.9%,同在存活最活最长30个月,最短3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化疗主要毒副作用为轻度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对肝、肾、心功能无大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诊断肺炎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肺炎心衰30例,轻症肺炎25例,健康儿童20例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对其临床诊断意义进行比较。结果 肺炎心衰组与健康儿童组、轻症肺炎组CTnⅠ与CK-MB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在诊断肺炎心衰患儿心肌损害上CTnⅠ优于CK-MB。结论 CTnⅠ与CK-MB对肺炎心衰患儿心肌损害有诊断价值,与CK-MB比较,CTnⅠ有较高特异性、灵敏度。  相似文献   
65.
146例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女性不孕的病因。方法 收集1990-2000年我院女性不孕症146例,不孕时间2年以上。结果 不孕症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因素,感染因素及内分泌失调,原发性不孕以子宫因素为主,继发性不孕则以感染因素为主。结论 女性不孕症的原因常是多因素的,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6.
林帆  夏金堂  温敏杰 《河北医学》2002,8(3):219-221
目的:探讨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腹痛32例(78.0%),黄疸18例(43.9%),腹部包块14例(34.1%),发热,寒颤6例(14.6%),出现胆管囊肿三联征6例(14.6%),30例行B超检查,26例见胆管扩张;18例行CT检查,15例发现胆管扩张;10例行MR检查,9例有胆管扩扩长。37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27例行胆管空肠吻合(23例行Roux-en-Y吻合),3例行单纯胆管十二指肠吻合,3例行外引流术,2例行肝叶(段)部分切除,2例行单纯囊肿切除,胆管重建。结论:伴腹痛,肿块,黄疽,胆管囊肿,三联征者不多见。I型在临床上多见,B超,CT和MR有重要诊断价值。能代替有创检查如PTC或ERCP。目前最佳手术方法为囊肿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67.
捻转补泻法与经脉循行方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教科书中捻转补泻法左转为补法,右转为泻法提出疑义;认为单纯的左转或右转不存在补泻,须与经脉循行方向结合方能产生补泻作用.  相似文献   
68.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环孢素A(CsA)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 1例患者均行肾活检检查 ,其中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sPGN) 13例 ,膜性肾病 (MN) 6例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PGN) 2例。采用皮质激素和CsA联合治疗 ;CsA初始剂量 5mg·kg-1·d-1,3个月后适当减量 ,疗程 1年以上。强的松开始剂量 1mg·kg-1·d-1,8周后逐渐减量 ,疗程也在 1年以上。结果 :CsA联合皮质激素 ,使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和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定量下降 ,血清白蛋白上升 (P<0 .0 1)。 13例系膜增殖性病变患者中 4例在第 4周起效 ,11例获完全缓解。 6例MN患者中 ,3例第 8周见效 ,4例获完全缓解 ,1例部分缓解 ,1例无效。膜增殖性肾炎患者 1例部分缓解 ,1例无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无变化。结论 :CsA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效的免疫抑制剂 ,对于CsA的适应症、治疗时间及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9.
外固定架在前臂严重粉碎及多段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前臂骨干严重粉碎性及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至2002年间收治的前臂骨干严重粉碎性及多段骨折患共2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均急诊清创复位外固定架固定;闭合性骨折17例,以切开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结合简单内固定为主要治疗方法。运用Anderson标准进行前臂功能评价。结果:22例患中发生1例骨延迟愈合,1例骨不愈合,均经二次手术植骨后得到愈合。按Anderson标准评价,优7例,良10例,不满意3例,失败2例,优良率78%。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前臂尺桡骨骨干严重粉碎性及多段骨折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结合运用简单的内固定可发挥内外固定各自长处,在取得良好固定作用的同时,减少骨折端血运的破坏,达到生物学固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0.
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包虫病的初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口服液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3例包虫病患者,分为3组:A组为单纯服药组(35例),连续口服L-ABZ 3-6个月;B组为包虫囊肿穿刺前后服药组(4例),穿刺前3-7d开始服药,穿刺后连服1个月;C组为手术前后服药组(14例),术前3-7d开始服药,术后可进食水后即开始服药,疗程1个月。3个治疗组服药剂量均为每天10mg/kg,2次/d。同时动态随访病人服药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胸部X线片、B超或CT以及病人对药物的毒副反应。用治愈率、有效率、部分有效率和无效率来衡量A组的疗效。以复发率(观察至少1年)来判断B、C组的疗效。结果:A组治愈16例(45.7%),有效9例(25.7%),部分有效6例(17.1%),无效4例(11.4%),总有效率88.6%;B组、C组随访时间1-3年,尚无复发。临床药物治疗的53例服药病人中,尚未见因药物的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病例。结论: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口服液对包虫病病人疗效较为肯定,毒副反应轻,患者能够长期服用,尤其适用于某些不宜施行手术治疗或复杂的包虫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