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93篇
  免费   5704篇
  国内免费   3896篇
耳鼻咽喉   630篇
儿科学   626篇
妇产科学   463篇
基础医学   5086篇
口腔科学   843篇
临床医学   6744篇
内科学   6274篇
皮肤病学   498篇
神经病学   2550篇
特种医学   22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6158篇
综合类   12630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549篇
眼科学   1169篇
药学   6099篇
  59篇
中国医学   3709篇
肿瘤学   4103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817篇
  2022年   1919篇
  2021年   2841篇
  2020年   2209篇
  2019年   1570篇
  2018年   1815篇
  2017年   1877篇
  2016年   1669篇
  2015年   2735篇
  2014年   3435篇
  2013年   3427篇
  2012年   4920篇
  2011年   5375篇
  2010年   3986篇
  2009年   3305篇
  2008年   3686篇
  2007年   3536篇
  2006年   3163篇
  2005年   2792篇
  2004年   1809篇
  2003年   1493篇
  2002年   1149篇
  2001年   899篇
  2000年   798篇
  1999年   633篇
  1998年   390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4年   10篇
  1972年   6篇
  196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川芎嗪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装置,以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川芎嗪的含量.结果:川芎嗪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于不同药物浓度2.5,5,10,25 mg·L-1时分别为0.360 8,0.388 1,0.444 6,0.385 9 h-1;不同pH值7.8,6.8,5.4时分别为0.466 4,0.413 9,0.270 5 h-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时分别为0.291 3,0.220 9,0.172 8,0.133 3 h-1.结论:药物浓度对Ka无影响;在pH 7.8~5.4范围内,随药液pH值的增大,药物的Ka显著增加;药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较好,在结肠的吸收较差;川芎嗪在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L精氨酸(LArg)与小剂量阿司匹林(ASA)共同使用是否能够增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以及对胃粘膜的保护效果。方法体外实验用枸橼酸抗凝法提取新西兰大白兔富血小板血浆(PRP),用透光度法测定血小板聚集。体内实验使用Wistar大鼠和昆明小鼠,用水浸实验以及注射利血平制作动物胃溃疡模型。给予LArg和ASA后7d后处死动物,观察胃粘膜损伤程度。结果3mmol·L-1LArg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同时使用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明显增强,血小板聚集率为6.6%。同样浓度的LArg单独使用时,血小板聚集率为93.9%。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水浸和利血平两种动物模型均显示LArg给药明显抑制了胃粘膜损伤,对胃粘膜的保护效果与抗溃疡药物法莫替丁几乎相同。结论LArg与小剂量ASA联合使用能够增强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同时能够对抗ASA胃粘膜损伤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木糖醇注射液与两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头孢他啶、甲磺酸培氟沙星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法用量,对配伍溶液在6h之内的外观、pH值及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配伍溶液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两种抗生素均可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94.
半富马酸喹硫平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氨基二苯硫醚和三光气反应得到的2-异氰酸基二苯硫醚在多聚磷酸中闭环后,经氯代、与哌嗪缩合得到11-哌嗪-1-基二苯并[b,f][1,4]硫氮杂革,由2-(2-氯乙氧基)乙醇进行哌嗪N4-位烷基化反应后与富马酸成盐,制得抗精神病药半富马酸喹硫平,总收率63.4%(以2-氨基二苯硫醚计).  相似文献   
995.
再论我国药事管理结构体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孟锐  刘涛  丁丽曼 《中国药事》2004,18(5):279-281
本文探讨了我国药事管理结构体系,进一步界定了我国药事管理的目的、目标、性质、方法以及药事管理学学科属性和研究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 )静脉注射毒品者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 10 2例汉族、维吾尔族、回族静脉注射毒品者血清中TTVDNA ,以 38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 ,比较静脉注射毒品者中TTVDNA阳性率是否与共用注射器有关。将一例维吾尔族TTV阳性扩增产物插入pGEM -TEasy载体 ,测序并序列分析。结果 :静脉注射毒品者TTVDNA阳性率为 32 35 % ,显著高于正常体检者 (5 2 6 % ) ,P <0 0 5。静脉注射毒品者中汉族、维吾尔族、回族TTVDNA阳性率分别为 32 6 1% (15 4 6 )、35 14 % (13 37) %、2 6 32 % (5 19) ,各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静脉注射毒品者TTVDNA阳性率与共用注射器有关 (P <0 0 5 )。一例维吾尔族TTVDNA部分核苷酸测序 ,与日本株 (AB0 0 8394 )比较同源性为 98% ,属于G1a型。结论 :静脉注射毒品者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一例维吾尔族TTV核酸序列与日本株 (AB0 0 8394 )相比有高度同源性 ,属于同一基因型别  相似文献   
997.
半刺加拔罐治疗流行性感冒(胃肠型)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韬  赵敏奇  雷英  徐军霞 《中国针灸》2004,24(3):175-177
目的:寻找治疗流行性感冒(胃肠型)的有效针灸疗法.方法:将100例流行性感冒(胃肠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半刺加拔火罐)50例和对照组(中西药物治疗)50例,治疗时间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效率为70.0%;对照组分别为90.0%、2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半刺加拔罐治疗流行性感冒(胃肠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8.
刘涛  季守贤 《中国针灸》2004,24(12):821-822
目的:观察远取穴位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在面部取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辨证结果,分别选取足三里、厉兑穴;对照组50例,单纯面部取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9.3%、显效率17.3%;对照组治愈率48.0%、显效率2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337,P<0.05).结论:远取足三里、厉兑可提高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9.
杂交贝母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杂交贝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IR ,1H NMR ,13 C-NMR ,2D-NMR ,MS及与对照品和文献对照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 :湖贝乙素 (hupehenirine ,ZF1) ;湖贝嗪 (hupehenizine ,ZF2 ) ;浙贝乙素 (peiminine ,verticinone ,ZF3) ;湖贝甲素 (hupehenine ,ZF4 )、异浙贝甲素 (isoverticinone ,ZF5 )、浙贝甲素(peimine ,verticine ,ZF6 )、湖贝甲素苷 (hupeheninoside,ZF7) ;结论 :化合物 1~ 7均为首次从杂交贝母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00.
注射用柴胡挥发油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将柴胡挥发油制成注射用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可行性。方法 :通过研究柴胡挥发油脂质体的处方组成、挥发油包封率、冻干可行性以及二者的指纹图谱变化。结果 :柴胡挥发油的包封率为 81.9%。经冷冻干燥后 ,脂质体中被包封挥发油的保留率为 88.6 %。结论 :将柴胡挥发油制备成注射用脂质体在制备工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