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11篇
  免费   4718篇
  国内免费   3174篇
耳鼻咽喉   411篇
儿科学   553篇
妇产科学   428篇
基础医学   4159篇
口腔科学   649篇
临床医学   5371篇
内科学   5544篇
皮肤病学   340篇
神经病学   1864篇
特种医学   14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4159篇
综合类   9474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3302篇
眼科学   1085篇
药学   4635篇
  53篇
中国医学   3515篇
肿瘤学   3062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699篇
  2022年   1454篇
  2021年   2437篇
  2020年   1976篇
  2019年   1492篇
  2018年   1479篇
  2017年   1442篇
  2016年   1281篇
  2015年   2014篇
  2014年   2605篇
  2013年   2486篇
  2012年   3324篇
  2011年   3744篇
  2010年   2796篇
  2009年   2339篇
  2008年   2630篇
  2007年   2462篇
  2006年   2226篇
  2005年   1940篇
  2004年   1512篇
  2003年   1458篇
  2002年   1241篇
  2001年   999篇
  2000年   799篇
  1999年   671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457篇
  1996年   291篇
  1995年   279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Wen  Lihong  Chen  Xin  Cheng  Qi  Nie  Liuyan  Xu  Jieying  Yan  Tingting  Zhang  Xin  Yang  Huanhuan  Sun  Wenjia  Liu  Lei  Xue  Jing  Du  Yan 《Clinical rheumatology》2022,41(11):3419-3427
Clinical Rheumatology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of myositis-specific autoantibodies (MSAs) in a cohort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我国真实世界中,于不同地域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对二级预防用药的依从性及其长期预后。方法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优选方案(OPT-CAD)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本研究选取OPT-CAD研究中诊断为ACS且行PCI治疗的患者。以长江一线为中国南北方分界线,根据患者就诊医院的地理位置分南方组和北方组。为减少选择偏倚和潜在的混杂因素,两组间患者根据倾向性评分按1∶1最临近匹配法匹配。主要终点为患者出院后60个月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和/或缺血性卒中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60个月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以及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定义的2、3、5型出血。记录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情况,二级预防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他汀类、β受体阻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ACEI/ARB)等。匹配前后均比较两组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及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49例ACS患者,其中南方组共1958例患者,北方组共5091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南方组和北方组各1324例。匹配前,北方组患者中吸烟、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有既往史(心肌梗死、PCI及卒中)和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较南方组高(P均<0.05)。北方组复杂病变、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和血栓病变占比均高于南方组(P均<0.05)。出院后60个月,南方与北方组的抗血小板治疗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南方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单药治疗的比例高于北方组[9.8%(130/1324)比1.1%(14//1324)],而北方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比例高于南方组[(67.4%(893/1324)比46.5%(616/1324)]。其他二级预防用药的使用上,南方组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24.5%(325/1324)比16.8%(222/1324),P<0.001]及ACEI/ARB[19.4%(257/1324)比10.0%(133/1324),P<0.001]治疗的比例高于北方组。匹配后,北方组出院后60个月MACCE[8.4%(111/1324)比6.2%(82/1324),P=0.030]和BARC2、3、5型出血[6.0%(80/1324)比4.0%(53/1324),P=0.016]发生率高于南方组。结论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PCI术后的ACS患者伴合并症和危险因素的比例较高,冠状动脉病变更为复杂,对药物依从性较差,预后也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应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皮质和海马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 nAChR)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连续3、7和14 d侧脑室注射L-Arg(0.5μmol/d,每日1次)的3个实验组,和在相同时间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的3个对照组。用Y型迷宫刺激器对大鼠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的行为学检测;用NO试剂盒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大鼠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NO含量以及α7 nAChR的表达。结果: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行为能力、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NO含量以及α7 nAChR阳性细胞数,在三个实验组分别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在3个实验组之间比较,7 d组较3 d组,14 d组较7 d组比较均明显增加。3个时间点的对照组之间相比较上述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大鼠学习记忆行为改善以及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NO含量和α7 nAChR的表达随着应用L-Arg的延长而增加,NO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JNK信号通路激活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KI组,分别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以及胱抑素C,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p-JNK和p-c-Jun蛋白表达部位及强度,ELISA检测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LPS后,血清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肾组织病理损伤呈进行性加重.正常小鼠各时间点可见p-JNK和p-c-Jun在肾小管、肾小球系膜区有微量表达.AKI组小鼠p-JNK及p-c-Jun在肾小管等部位大量表达.与对照组相比,AKI组p-JNK和p-c-Jun蛋白水平在1h后即开始升高,以造模4h时增高最明显,30 h时逐渐下降.与之相应,血中TNF-α和IL-1β水平亦明显升高,于4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结论 JNK信号通路激活在LPS诱导的AKI发病中起重要作用,JNK信号通路活化后可诱发TNF-α和IL-1 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继而介导AKI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声音嘶哑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按照是否出现术后声音嘶哑分为声嘶组与对照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麻醉信息、术后带管时间并作统计学分析;根据患者的带管时间分组,分别统计其声音嘶哑发病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218例纳入研究的患者中,共有12例出现声音嘶哑,其平均术后带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且声音嘶哑的发生率随术后带管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结论 在行心脏手术的患者中,发生声音嘶哑患者的术后带管时间较长,且声音嘶哑发生率随带管时间延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高浓度尿素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BMECs)产生炎性因子及其机制。方法以相同渗透压的甘露醇为对照,高浓度尿素(25 mmol/L)干预HBMECs 3、6、12和24 h后,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NF-α、i NOS、环氧合酶-2(cycloxygenase-2,COX-2)、核因子κB(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水平。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细胞NO含量。结果高浓度尿素增强细胞内TNF-α和i NOS表达。细胞TNF-α、COX-2和p-P65蛋白水平在3和6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 NOS蛋白水平持续增高(P0.01)。NO含量在3 h明显增多(P0.05)。结论高浓度尿素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根治性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及p T2病理亚分期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治性前列腺癌30例,观察肿瘤累及范围、前列腺外及精囊腺侵犯情况,依据2002/2010年TNM分期系统对其行病理分期。结果 30例术前临床评估为局限性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p T2期15例,p T3a期10例,p T3b期5例。p T2期肿瘤中2例为p T2a,13例为p T2c,占p T2期肿瘤的86.7%,无p T2b期肿瘤。结论根治性前列腺癌术后病理分期更加直观和准确,更能够反映肿瘤真实的状态,对预后的评估更有价值,而2002/2010年TNM分期系统对于p T2期肿瘤的亚分期,仅依据肿瘤累及腺叶的范围划分并不完善,需进一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甲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并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比较。方法:77例高血压患者按不同的治疗药物随机分为甲磺酸氨氯地平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动态血压、心率、诊室血压、生化指标。结果:治疗12周末,2组的诊室血压,24h、白昼及夜间平均血压、平均脉压、血压负荷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率无显著改变。12周末甲磺酸氨氯地平组的总有效率在诊室血压为92·3%,在ABPM为71·8%;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分别为92·1%和68·4%,2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磺酸氨氯地平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24h降压谷/峰比分别为70%和72%;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分别为66%和69%。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甲磺酸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一样能平稳、有效、安全地降低血压,可作为一线降压用药。  相似文献   
999.
AIM: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nd discus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HNPCC. METHODS: A series of 140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s (CRC) and HNPCC associated tumors from 30 families fulfilling the Amsterdam criteria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118 patients had CRC. Average age at diagnosis of the first CRC was 45.7 years, 56.8 % and 23.4 % of the first CRC were located proximal to the splenic flexure and in the rectum respectively. Twenty-three (19.5 %) had synchronous and metachronous CRC. Twenty-seven patients were found to have extracolonic tumors. Gastric carcinoma was the most common tumor type in our series (44.4 %). CONCLUSION: The frequency of HNPCC was 2.6 % in our series of patients. The main features are an excess of early onset with a propensity to involve the proximal colon, and high frequency of multiple foci. Management and surveillance for these patients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sporadic CRC. Contrary to American and European reports, gastric cancer seems more frequent than endometrial cancer in Chinese.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a new HNPCC criterion for Chin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000.
炎性相关细胞因子和心肌梗死微循环再灌注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 YJ  Ding WH  Gao W  Hong T  Huo Y  Qi LT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2):102-105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 (IRA)开通前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状态的关系。方法  (1)测定 8例健康人和 2 2例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前即刻 ,术后 12、2 4h ,血浆白细胞介素 (IL) 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IL 10的变化。 (2 )按照再灌注后 2h心电图ST段回落是否 >70 % ,将 2 2例AMI患者分为 :A组 (ST回落≥ 70 % )12例和B组 (ST回落 <70 % ) 10例 ,比较两组患者IL 1β、TNFα、IL 10的变化幅度。 结果  (1)治疗前A、B两组AMI患者血浆TNFα、IL 10略高于健康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IL 1β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再灌注后 12、2 4hA、B两组血浆IL 1β和TNFα均较术前显著增高 (P <0 0 1,P <0 0 5 ) ,B组血浆IL 10较术前显著增高 (P <0 0 5 ) ,A组则无此变化 (P >0 0 5 )。 (2 )A、B两组间比较 ,治疗前TNFα、IL 1β、IL 10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成功PCI、IRA血流达TIMI 3级者 ,B组患者血浆IL 1β、TNFα、IL 10 ,在再灌注 12h显著高于A组 (P <0 0 1,P <0 0 5 ,P <0 0 5 ) ,再灌注 2 4h ,IL 1β、IL 10仍然高于A组 (P <0 0 5 )。 (3)A、B两组患者抗炎因子IL 10的升高幅度均显著低于致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