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61篇
  免费   4308篇
  国内免费   2578篇
耳鼻咽喉   995篇
儿科学   697篇
妇产科学   263篇
基础医学   2600篇
口腔科学   849篇
临床医学   4997篇
内科学   3507篇
皮肤病学   447篇
神经病学   844篇
特种医学   2004篇
外科学   3460篇
综合类   11894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285篇
眼科学   431篇
药学   4957篇
  59篇
中国医学   4590篇
肿瘤学   2259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562篇
  2022年   1412篇
  2021年   1754篇
  2020年   1511篇
  2019年   815篇
  2018年   829篇
  2017年   1246篇
  2016年   858篇
  2015年   1661篇
  2014年   2167篇
  2013年   2763篇
  2012年   4080篇
  2011年   4364篇
  2010年   3800篇
  2009年   3382篇
  2008年   3568篇
  2007年   3317篇
  2006年   2811篇
  2005年   2119篇
  2004年   1565篇
  2003年   1276篇
  2002年   945篇
  2001年   864篇
  2000年   617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本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与大肠癌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48例大肠癌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VEGF和MMP-9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MMP-9的水平分别为(665.8±232.8)ng/L;(532.7±208.9)ug/L。显著高于对照组(391.6±135.2)ng/L;(317.8±132.2)ug/L(P<0.01)。并与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低分化者及C、D期患者较中、高度分化及A、B期高(P<0.01)。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9水平增高,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转移、分期有关,提示VEGF、MMP-9对大肠癌恶性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MR检查在颈静脉球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其部位、信号及其侵袭性表现等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右侧病变8个(8/15),左侧7个(7/15);肿瘤形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12例较大病变不同程度侵犯颈静脉孔区、乳突、岩骨、岩尖、斜坡等处骨质;肿瘤信号欠均匀,12个(12/15)肿块在MR平扫出现“盐和胡椒征”,以“胡椒”表现最为显著;13个肿块(13/13)均有明显强化,其中10个肿块出现“盐和胡椒征”。9例行MRA检查,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不同程度移位和包绕。结论根据肿瘤的部位、“盐和胡椒征”等MR表现,可在手术前正确诊断颈静脉球瘤。  相似文献   
113.
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的肉毒素A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肉毒素A(BTX-A)经尿道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治疗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ESD)的效果。方法对11例因患DESD致慢性尿潴留和尿失禁患者,行经尿道尿道外括约肌注射100UBTX-A治疗,对治疗前后的残余尿(PVR)、最大尿道压(MUP)、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MPdet)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评分调查简表(ICI-Q-SF)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MUP、MPdet和ICI-Q-SF显著降低,PVR显著减少。7~30天达最大疗效,单次注射疗效持续2~3个月,重复注射可持续更长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BTX-A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治疗DESD,安全,微创,疗效确切;但需要重复注射维持疗效。  相似文献   
114.
晕船适应和脱适应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相关因素对晕船适应及脱适应过程的影响。方法采取同一调查者上船一对一采访的方法,对有初期晕船史的船员共15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期重度晕船者占64.5%,轻度占35.5%,累计适应时间在1周内占18.4%,2周内占43.4%,4周内占68.4%,8周内占78.9%,8周内仍不适应者称为不适应者(占21.1%),累计2周内脱适应者占18.3%,4周内占55.0%,8周内占63.3%,脱适应期在8周以上占36.7%。结论晕船的适应期大部分在4周内,脱适应期大部分在4周及4周以上,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周期将会起到更好的抗晕船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15.
巢式PCR检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石蜡标本中B19病毒的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明  张国成 《医学争鸣》1998,19(3):271-273
目的:探讨微小病毒B19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及可能致畸机理。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29例CHD尸解心脏组织,对照组为30例同期非先天性畸形尸解心脏组织,应用巢式PCR扩增B19-DNA,单纯疱疹病毒(HSV),兔弓形虫(TOX),巨细胞病毒(CMV),结果:29例CHDB19-DNA5例阳性,全瓿对照组为均阴性(P=0.0237),HSV,TOX两组中均阴性,CMV在两组中均  相似文献   
116.
颈脊髓压迫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探索、建立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观察、研究其病理学改变过程 ,为临床治疗颈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在犬C4 、C5椎间孔置入不锈钢螺钉压迫脊髓 ,成功建立起一种新型不完全性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通过光镜和电镜研究创伤后不同时间脊髓的病理改变。 结果 :损伤后动物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 ,随时间的推移运动功能逐渐恢复。病理改变结果可分三期 :早期脊髓内出血、水肿及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 ;中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达到高峰 ,胶质细胞增生 ;晚期出现机化和修复 ,部分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恢复正常形态。 结论 :颈脊髓不完全性压迫损伤后脊髓功能有恢复的可能 ,临床应进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7.
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年8月—2000年12月,我院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8.
经皮肾囊穿刺封闭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疗法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RNS)的疗效。方法 将 6 4例RNS随机分为A ,B两组 ,A组 32例 ,经皮肾囊穿刺向每一肾脂肪囊 (肾囊 )内注入 2 %利多卡因 ,每周 2次 ,同时口服强的松、洛汀新、潘生丁等治疗 ,B组 32例 ,应用强的松、洛汀新、潘生丁等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 84 .4 % ,B组为 6 5 .6 % ,两组比较 (P <0 .0 5 ) ,A组 1年内复发率低 ,为 2 9.6 % ,B组为 71.4 % ,比较两组 (P <0 .0 1)。结论 利多卡因经皮肾囊内穿刺注射封闭疗法是目前治疗RN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总结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3届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口腔固定修复学临床前期实习教学的经验,针对实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0.
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的慢性宫颈炎病人1632例,其中958例行宫颈炎性病灶消融术,511例行宫颈环切术。163例行宫颈锥切术。比较不同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环形电刀切除术对各种类型慢性宫颈炎的总治愈率达95.8%,总有效率为100%,各术组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最大的为宫颈锥切组,其次是宫颈环切组,再次为病灶消融术组。术后有4.4%的患者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再次止血。结论 环形电刀切除术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适当的操作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病灶消融术效果好而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