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62篇
  免费   8080篇
  国内免费   6185篇
耳鼻咽喉   759篇
儿科学   1076篇
妇产科学   721篇
基础医学   8690篇
口腔科学   1645篇
临床医学   10861篇
内科学   11675篇
皮肤病学   751篇
神经病学   3873篇
特种医学   36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10058篇
综合类   19474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7273篇
眼科学   1938篇
药学   9583篇
  76篇
中国医学   5808篇
肿瘤学   6423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938篇
  2022年   1887篇
  2021年   3393篇
  2020年   2803篇
  2019年   2303篇
  2018年   2429篇
  2017年   2483篇
  2016年   2275篇
  2015年   3689篇
  2014年   4767篇
  2013年   4996篇
  2012年   7241篇
  2011年   7679篇
  2010年   5752篇
  2009年   5032篇
  2008年   5856篇
  2007年   5719篇
  2006年   5374篇
  2005年   4902篇
  2004年   3888篇
  2003年   4210篇
  2002年   3516篇
  2001年   2740篇
  2000年   2181篇
  1999年   1580篇
  1998年   920篇
  1997年   920篇
  1996年   680篇
  1995年   615篇
  1994年   530篇
  1993年   335篇
  1992年   430篇
  1991年   365篇
  1990年   342篇
  1989年   308篇
  1988年   243篇
  1987年   208篇
  1986年   172篇
  1985年   168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63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38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12篇
  1974年   20篇
  1973年   14篇
  1972年   16篇
  196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谷氨酰胺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中早期经静脉应用谷氨酰胺(glutamine,Gl)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Gln组),Gln组进行Gln治疗(100mL/d,共7d)。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体质量、白蛋白、谷胱甘肽(GSH)、握力的变化和肠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结果体质量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蛋白、握力和GSH Gl治疗后非常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白蛋白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但握力和GSH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肠功能不全的发生率Gln组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28.6%,P〈0.05)。结论在危重病患者疾病早期通过静脉途径外源性地补充Gln,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使患者血浆中的GSH水平增高,加强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了患者肠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2.
谷丙氨基转移酶(Alanine asninotrasferase,ALT)检测是采供血机构血液必检项目之一,ALT检测作为早期肝病诊断的一项非特异性指标,有助于鉴别与输血相关肝炎病毒携带者,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某些肝炎病毒标志物未被检测及“窗口期”的缺陷,有助于预防输血相关肝炎的传播。我血站实验室采用微板为载体的方法进行血清ALT检测:微板紫外速率法为初检方法;微板丙酮酸氧化酶法为复检方法。在检测过程中一例高值ALT血样,微板紫外速率法检测结果为6.6U/L,出现假阴性结果造成漏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提高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关键:适应证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1],肝癌治疗中手术切除仍是获得长期生存的最有效措施,但大部分肝癌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多伴有严重的肝硬化,或呈多中心发生,能够胜任手术切除的不到10%[2].20世纪60年代肝移植的出现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近年来,肝移植在我国发展迅速,技术日臻成熟,肝移植亦已成为治疗肝癌的一个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5年12月,全国累计施行肝移植手术已近10 000例,其中肝癌肝移植约占40%左右[3].随着肝移植数量的增加及经验的积累,国内许多肝移植中心已从既往的一味追求肝移植的“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举的方向转变,而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问题也逐渐成为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84.
We report clinical, neuroradiologic features, and neuropathologic findings of a 76‐year‐old man with coexistent Pick’s disease and 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loss of recent memory, abnormal behavior and change in personality at the age of 60. The symptoms were progressive. Three years later, repetitive or compulsive behavior became prominent. About 9 years after onset, he had difficulty moving and became bed‐ridden because of a fracture of his left leg. His condition gradually deteriorated and he developed mutism and became vegetative. The patient died from pneumonia 16 years after the onset of symptoms. Serial MRI scans showed progressive cortex atrophy, especially in the bilateral 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s. Macroscopic inspection showed severe atrophy of the whole brain, including cerebrum, brainstem and cerebellum.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showed extensive superficial spongiosis and severe neuronal loss with gliosi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cortical layers in the frontal, temporal and parietal cortex. There were Pick cells and argyrophilic Pick bodies, which were tau‐ and ubiquitin‐positive in neurons of layers II–III of the above‐mentioned cortex. Numerous argyrophilic Pick bod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hippocampus, especially in the dentate fascia. In addition, moderate to severe loss of neurons was found with gliosis and a lot of Gallyas/tau‐positive globus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in the caudate nucleus, globus pallidus, thalamus, substantia nigra, locus coeruleus and dentate nucleus. Numerous thorned‐astrocytes and coiled bodies but no‐tuft shaped astrocytes were noted in the basal ganglion, brainstem and cerebellar white matter. In conclusion, these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were compatible with classical Pick’s disease and coexistence with 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without tuft‐shaped astrocytes.  相似文献   
85.
MRV检测脑静脉窦血栓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CVT)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CVT患者均行MRI标准自旋回波T1WI、T2WI和VEN/3D/PCA。结果VEN/3D/PCA比标准SE序列T1WI和T2WI多检测出CVT3处,与脑血管造影的结果完全相符。结论MRV可以准确无创的诊断CVT。  相似文献   
86.
回顾性总结了5例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其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2例为消化性溃疡出血,2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原因不明,经内科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死亡2例。  相似文献   
87.
邹城市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预防艾滋病信息的可及性及知信行的调查。结果社区居民艾滋病知晓率为97.41%,熟悉艾滋病传播途径的87.78%,62.78%的认为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和正常人享有一样的入学/就业权,38.70%的人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事继续共事,60.19%的人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家人继续共同生活,最近3次性行为100%使用安全套者为26.48%,82.04%的人有医疗用血安全意识,64.81%的人有医疗器械安全意识。最想获取艾滋病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理知识、症状表现、治疗方法、检测途径及检测方法、疫情信息,新闻、电视公益广告、专题报道、反映艾滋病病人生活的电影或电视剧、科普材料、大型公益演出人们最喜欢。结论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组织机构健全,宣传教育广泛,干预措施到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8.
以能完全降解1g/LPVA的一个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碳、氮源对该混合体系降解PVA的影响。实验表明,补充有机氮源有利于混合体系菌体的生长,并且能提高混合体系对PVA的降解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它碳源的补充有利于菌体的生长,但对混合体系降解PVA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初步研究结果推断,该混合体系所产的PVA降解酶主要结合在细胞膜上,部分PVA进入细胞后被降解。  相似文献   
89.
顾琼  郑燕 《护理研究》2006,20(4):362-364
课堂讲授是高校班级授课的基本形式,在课堂讲授中起主导作用,占重要地位[1]。近年来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护士担任起了本科护理系的临床教学任务。而临床护士非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教学方法与技巧,才能提高课堂讲授质量。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是  相似文献   
90.
对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技术的研究及其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表明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技术具有直接利用底物、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高、产品容易分离纯化、产品具有绿色环保概念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