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06篇
  免费   3547篇
  国内免费   2057篇
耳鼻咽喉   344篇
儿科学   458篇
妇产科学   195篇
基础医学   2155篇
口腔科学   814篇
临床医学   4209篇
内科学   3015篇
皮肤病学   536篇
神经病学   728篇
特种医学   1486篇
外科学   2990篇
综合类   9473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739篇
眼科学   477篇
药学   3954篇
  44篇
中国医学   3849篇
肿瘤学   1636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486篇
  2022年   1209篇
  2021年   1351篇
  2020年   1244篇
  2019年   628篇
  2018年   731篇
  2017年   957篇
  2016年   701篇
  2015年   1264篇
  2014年   1766篇
  2013年   2134篇
  2012年   3265篇
  2011年   3371篇
  2010年   3055篇
  2009年   2815篇
  2008年   2834篇
  2007年   2769篇
  2006年   2416篇
  2005年   1799篇
  2004年   1344篇
  2003年   1074篇
  2002年   879篇
  2001年   764篇
  2000年   598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0年   2篇
  1936年   2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雷飞  倪菁  白丹  周韵  范晶 《安徽医药》2020,24(10):2013-2017
目的探讨牙周干预对 2型糖尿病病人牙周炎控制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年 11月至 2017年 6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 120例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组、 B组、对照组,每组 40例。对照组仅在 24 h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 A组在进行卫生宣教基础上,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 B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 3个月时进行牙周维护干预治疗。记录并比较各组基线、 3个月、 12个月时的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A组、 B组治疗 3个月、 12个月后 PD、AL、PLI、BOP值均明显低于基线值(P<0.01)而对照组治疗期间 PD、AL、PLI、BO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治疗后 3个月、 12个月时的 PD、AL、PLI、BOP改善别为(0.40±0.03)比(0.45±0.05)mm、(0.30±0.02)比(0.25±0.03)mm、(0.49±0.05)比(0.39±0.04)、(23.51±2.11)%比值分,(13.22±1.36)%;B组治疗后 3个月、 12个月时的 PD、AL、PLI、BOP改善值分别为(0.44±0.05)比(0.47±0.06)mm、(0.66±0.07)比(0.61±0.06)mm、(0.48±0.05)比(0.36±0.04)mm、(22.81±2.11)%比(12.06±1.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 PD、AL的改善值明显高于 A组(P<0.01)。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随时间变化无差异(P>0.05)。 A组、 B组治疗 3个月、 12个月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基线(P<0.01)。 B组治疗期间的空腹血糖的改善程度优于 A组(P<0.01),但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程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 B组 PD改善> 0.5 mm病人的空腹血糖分别为(0.65±0.04)mmol/L、(0.69±0.10)mmol/L,明显高于 PD改善 ≤0.5 mm的病人(P<0.01)。 A组、 B组 PD改善>0.5 mm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0.74±0.11)%、(0.84±0.12)%明显高于 PD改善 ≤0.5 mm的病人(P<0.01)。结论口腔卫生宣教结合牙周非手术治疗对于改善牙周炎状态有明显的优势,治疗 3个月时再进行牙周维护干预的效果更佳。牙周干预能够明显控制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病人的牙周炎症,并改善糖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 4(OLFM4)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就诊于西安市红会医院的 13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及 14例确诊为骨关节炎病人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 27例病人的关节滑膜组织中 OLFM4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LFM4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滑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 10例,阴性 3例)相对高于骨关节炎病人(阳性 1例,阴性 13例)(P<0.05),且结合病人临床特点可知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标本中 OLFM4表达与病人类风湿因子表达相关(P<0.05)。结论 OLFM4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滑膜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类风湿因子表达相关,提示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 OLFM4的检测或许有助于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新的诊断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用。方法: 选取在其院接受治疗的116例TIA患者,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10月,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32例(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B组20例(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片),C组64例(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治疗)。将3组治疗后的复发进展率、TIA发作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分析,B组、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PT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APT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两两比较,C组的PT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TIA发作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C组的复发进展率较A组和B组低(P<0.05);3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TIA时,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改善凝血功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机体状态改善明显,进而降低了进展复发率,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药物性肝损伤在自发报告中分布情况及相关药品,为临床提供风险点参考。方法:基于2016-2018年解放军ADR数据库中70 709例自发报告数据,回顾性分析目标患者的性别、年龄、致病药物及预后情况。结果:2838例肝胆损害报告中,筛选出RUCAM量表≥6分的药物性肝损伤279例(9.83%),男172例(61.65%),女107例(38.35%)。排名前5位的药物类别是抗感染药物(39.78%)、心血管系统用药(16.85%)、抗肿瘤药物(15.05%)、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用药(5.73%)、中药(5.73%);排名前5的品种是阿托伐他汀、莫西沙星、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平均潜伏期27.52 d,以40~59岁患者的平均潜伏期最长(51.10 d)。结论: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占比相对低,呈潜伏期长、男性多于女性、涉及药物分布广等特点;提示长期使用具潜在肝毒性药物时应监测肝功能;信息详实的ADR报告数据可以满足RUCAM量表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内容,促进点评工作开展。方法: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形成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2名专家共进行二轮问卷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分析,计算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均值、等级和、满分比、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等指标,评价专家评分的一致性,并结合均值和满分比对点评内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 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均在0.7以上。最终形成21条点评内容,变异系数在0.060~0.401之间,协调系数为0.321(P<0.01),评分具有一致性,重要性排序有效可信。结论: 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内容,进行重要性排序,有利于点评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单核细胞中micro RNA(mi RNA)的表达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8月-2013年10月解放军102医院收治的81例未经药物治疗、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病例组,纳入同期8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抽取3例患者和3例正常人,采用基因芯片筛查出26种mi RNA,然后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单核细胞中9种mi RNA(mi R-146b、mi R-1972、mi R-26b、mi R-29b、mi R-338、mi R-4485、mi R-4498、mi R-4743和mi R-874)的表达水平。选取病例组中20例患者,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包括文拉法辛、舍曲林、米氮平等)6周后检测mi RNA表达水平,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对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临床症状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单核细胞中5种mi RNA(mi R-26b、mi R-4743、mi R-4498、mi R-4485、mi R-1972)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抑郁药治疗前后,Δmi RNA-1972、Δmi RNA-4485、Δmi RNA-4498、Δmi RNA-4743与阻滞因子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P<0.05),Δmi RNA-26b与日夜变化因子的改善程度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 RNA-4485能解释阻滞因子变异量的28.8%(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单核细胞中mi R-26b、mi R-4743、mi R-4498、mi R-4485和mi R-1972可能作为反映抑郁症转归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998.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感染牛、羊和其它动物所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肿胀、坏死为特征。世界上所有养牛的国家均有本病的发生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全球的养殖业尤其是养牛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影响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多聚左旋赖氨酸(PLL)与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微粒(Feridex)的复合物(SPIO-PLL)体外标记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可行性,观察标记细胞脑内移植至小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后的迁移情况。方法体视显微镜下线栓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缺血性脑梗死模型30只,随机分成缺血对照组(6只)、生理盐水移植组(6只)、磁性标记EPCs移植组(12只)和未标记EPCs移植组(6只),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进行脑内移植。对移植后小鼠的神经系统行为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MR在体观察EPCs的迁移情况,普鲁氏蓝检测EPCs的分布。结果移植后1周神经系统行为学评分显示移植组动物改善不明显,磁性标记EPCs脑内移植后1周MR T2WI、GRE-T2*WI显示移植区低信号改变并沿胼胝体向病灶侧迁移,普鲁氏蓝染色示部分移植的标记细胞沿胼胝体向损伤侧迁移。结论移植EPCs短期内不能有效地促进缺血性小鼠神经行为功能的恢复,SPIO-PLL标记能够在体评价细胞移植后的脑内迁移。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应用CT测量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参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及膝关节假体设计的指导作用。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招募维吾尔族志愿者120名,男性62名,女性58名;年龄18~70岁,平均(35.1±2.7)岁。行膝关节伸直中立位CT扫描,扫描图像行三维重建处理后,随机选取左侧或右侧膝关节,分别测量记录髌骨厚度,胫骨平台内翻角( PT角),小腿机械轴垂直线与双侧股骨髁远端切线的夹角( FT角)和胫骨内侧平台最低点至腓骨头尖端高度的差距( DPF)等膝关节参数。将所得数据分别按男女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将所得数值同汉族相关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髌骨厚度、PT角、FT角、DPF,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汉族相比髌骨厚度、PT角、FT角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PF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吾尔族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术等操作时,不能直接参考其他人群相关数据;为确保操作的精确性,设计国人膝关节假体时应考虑到性别及不同族别人群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