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针对第1、2年外科住院医师(postgraduate year 1&2 surgery residents,PGY1&2)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后即刻口头反馈的可行性。方法37名考官分别对28名PGY1、38名PGY2进行考核。每次考核均设置6站,成绩采用百分制,每站时间为15分钟。考试评分结束后考官即刻进行1-2分钟的口头反馈。考后对住院医师及考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考试及反馈的评价。结果不同轮次间考生的平均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考官、考生均肯定了反馈的效果,考官认为反馈时间适当,并更倾向个性化反馈。结论 OSCE考后即刻口头反馈基本可行,对考核成绩影响有限,但需要进一步细化反馈方案,并追踪对住院医师临床胜任力的远期影响。  相似文献   
92.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治疗策略.方法 34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根据动脉瘤不同特点和患者情况,急诊或早期选择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或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术进行个性化治疗.结果 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12例,预后良好8例,预后良好率为66.7%,轻残2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无死亡病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22例,预后良好16例,预后良好率为72.7%,轻残3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2组预后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循环破裂脑动脉瘤,根据不同情况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采取急诊或早期开颅显微夹闭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提高良好预后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总结床边行肺部物理治疗对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的分泌物排出,增加肺廓清功能,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 将入选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给予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ICU常规胸部物理治疗即翻身、扣背、吸痰.比较两组之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两组之间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VAP发生率22.22%(6例),对照组VAP发生率48.39%(15例).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7±8.3)d和(16.51±14.4)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证质量的床边肺部理疗,能够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ERS)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组)。RT-PCR检测GRP78、CRT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12、CHOP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SH组比较,其余各组GRP78与CRT mRNA表达、caspase-12与CHOP蛋白表达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PU组各检测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可通过调控ERS反应程度,抑制I/R导致的过度ERS,减轻内质网凋亡信号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发生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李齐心 《当代护士》2013,(10):57-58
总结了16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的护理经验,包括病情观察、建立静脉通道、术前准备、术后药物护理、皮肤护理等,认为对宫外孕患者及时正确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快速输液,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是积极抢救保证生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6.
组织在固定过程中,由于甲醛、加热、有机溶剂的处理,使抗原发生交联、变性等,致使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无法与抗体结合。但这一变化是可逆的,可通过抗原修复重新暴露抗原决定簇,增加抗原抗体结合的机会,从而提高免疫组化染色效果[1,2]。本工作从影响蛋白构象的温度、pH、表面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早期清除血性脑脊液在重型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9例。2组术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另给予早期清除血性脑脊液治疗。对比2组术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应激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12周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内,2组GCS评分及SF-36评分呈升高趋势,NIHSS评分、NE水平及Cor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且术后4周、8周及12周时,实验组GCS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NE水平及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后12周内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治疗过程中早期清除血性脑脊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8.
齐心  刘凤奎 《首都医药》2004,11(22):19-20
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肺部疾病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升高。随着肺血流-通气扫描,肺螺旋CT等检查的开展,和急诊工作人员在这方面意识的提高,使得更多的肺栓塞可以被早期治疗。肺栓塞具有病死率高及误诊率高,而一旦确诊后若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可大大提高治愈率的特点。现就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近三年收治的17例PE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确诊的肺栓塞17例患者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1~90岁,其中<40岁的仅1例,40~60岁之间的2例,60岁以上的14例。发病时间≤2周者14例,>2周者3例。1.2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99.
自2001年-2004年2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血清TSGF检测对于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92例肺癌和63例肺部感染患者、41例肺结核及256例正常人的血清TSGF水平。结果:①肺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SGF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98.0%;②肺部感染患者TSGF水平高于健康人(P〈0.01),其假阳性率可达到65.1%,而与肺癌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③肺结核患者血清TS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④肺部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血清TSGF下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明显增高,在排除炎症后,可作为肺癌辅助诊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