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01.
月经不调532例B超检查结果分析杨仲方,黄琦1资料和方法本组532例月经不调病例,年龄16~55岁,平均31.2岁。受检查者膀胱适度充盈,平卧位,经腹常规于耻骨联合上方作纵横多切面扫查,观察子宫、卵巢、输卵管、子宫直肠窝及盆腔其它地方的情况,有病变者...  相似文献   
202.
护理人员获取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5):2706-2707
目的 了解各级护理人员获取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途径及其差异.方法 进行2007年继续护理学教育学分统计,分析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学分达标率,所获的学分及其途径.结果 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总学分达标率依次为89.67%,97.98%和100%.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随着职称的升高,呈递增趋势.护理人员的学分得分较高的是参加学术会议和院科业务活动.结论 护理人员获取学分的适宜途径是参加院科学术活动和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203.
背景:卡那霉素延长施药时鸡听功能的变化已有少数文献报道,但关于其耳蜗超微形态变化的研究极少。目的:观察鸡耳中毒后卡那霉素外环境持续存在时鸡基底乳头的超微形态变化。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观察。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材料:实验于2001-06/2003-08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完成。选择新生罗曼鸡78只,雌雄不拘,由上海归兴种鸡厂提供。方法:将3d龄罗曼雏鸡连续肌注卡那霉素200mg/(kg·d)10d后随机分组:①经典施药组:不再施与药物,分别于施药完毕后1,3,7,10,15d时处死,每时相组6只。②延长施药组:继续按200mg/(kg·d)肌注卡那霉素,分别于连续施药13,17,20,25,30d时处死,每时相组6只。③对照组:不施与任何药物。设3,13,33d龄3组,每时相组6只。处死时分别与初次施药开始时、连续施药10d及30d的实验动物同龄。各时相组分别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测及基底乳头扫描电镜观察,观察耳蜗超微形态变化、阈值、阈值时Ⅰ波潜伏期及振幅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鸡耳蜗超微形态变化。②鸡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结果。结果:78只罗曼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结果:连续施药20d内,鸡听性脑干反应阈值损失及恢复与施药10d即停药组非常相似;施药20d后,鸡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再次明显升高。②扫描电镜结果:对鸡施与卡那霉素10d完毕时,鸡基底乳头近端40%区域毛细胞完全破坏消失;其后虽继续施药,毛细胞已开始再生修复损伤,连续施药20d内基底乳头再生毛细胞之发育成熟与施药10d即停药组基本一致;连续施药25d时,基底乳头近半端部分再生毛细胞再次受损,连续施药30d时,大部分再生毛细胞破坏消失。结论:鸡卡那霉素耳中毒后,卡那霉素的持续存在明显阻止了鸡基底乳头损伤的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204.
黄琦  吴婧婧  彭瑶  郑伟  李娜 《现代肿瘤医学》2022,(19):3522-3527
目的:对比己糖激酶2(hexokinase 2,HK2)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threonine kinase,AKT)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肠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与结直肠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探索HK2与AKT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K2及AKT的蛋白表达,以癌旁正常肠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两蛋白的临床意义、预后价值及表达相关性。结果:9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HK2和AKT蛋白表达相较于癌旁正常肠上皮组织均呈更高表达。二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体分型、肿瘤大小及T分期均无关,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均相关(P<0.05)。AKT表达还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K2、AKT与预后均显著相关,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均少于低表达患者(P<0.05)。COX分析显示:远处转移、HK2和AKT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HK2和AKT的蛋白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579,P<0.001)。结论:HK2与AKT蛋白均为结直肠癌危险因素,二者表达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5.
目的探讨高颈段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经改良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高颈段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均一期全切除,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13年,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经改良枕下远外侧入路可一期手术全切除高颈段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无椎动脉、脊髓、脊神经等重要结构损伤,具有术野开阔、肿瘤显露充分、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6.
目的 探讨手术病人拔尿管的最佳方法,提高病人在拔尿管时的舒适度.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拔尿前抽尽气囊内液体再回注0.5m1液体联合排尿脱管方法,将尿管拔出[1].实验组采用多孔三腔气囊导尿管,拔出尿管时先注入无菌石蜡油5ml,再注入地塞米松5mg加2%利多卡因5ml,拔除气囊导尿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拔管后排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Z=-2.423,P=0.015),拔尿管后排尿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验组无痛拔尿管方法,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病人拔管后的并发症,提高病人拔管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7.
目的 研究小儿双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围手术期处理技巧,减少漏诊、误诊,提高救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治的25例双侧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技巧及诊治原则进行总结。结果 25例中22例有明确异物吸入史,3例异物史不明确。术前22例患者完成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MDCT),其中10例显示双侧支气管异物,12例显示单侧支气管异物;另外3例患者病情较重考虑主气管异物直接急诊手术未做CT检查。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硬质支气管镜取出,12例术前显示单侧支气管异物但术中为双侧支气管异物,可能与异物较碎、患儿剧烈咳嗽时引起异物变位有关,异物均取出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双侧支气管异物具有病程短、临床症状重、出现呼吸困难时间短的特点,易误诊为单侧支气管或主气管异物。根据患儿有异物呛入后短时间内出现咳喘、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听诊时双肺呼吸音相同程度或不同程度的减低及配合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是否为双侧支气管异物,一经诊断应尽快实施气管镜取出异物,减少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8.
目的:探讨人文特征因素对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按"传授知识→促进内化→外化练习"的程序对护理人员进行训练,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相关测验和采集个人资料.结果:31~35岁、36~40岁年龄组和主管护师职称组的自我效能感处于高水平.结论:21~25岁年龄组因素是影响护理人员高自我效能水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9.
目的:研究气囊导尿管不同拔管方法对男性病人拔管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009年2月~2011年6月,我院心胸外科、胃肠外科手术后留置气囊导尿管男性病人15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采用自制多功能气囊导尿管,拔出尿管时先注入石蜡油5 ml+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5 ml+生理盐水5 ml;B组按常规拔除导尿管;C组采用气囊回注少量液体与排尿脱管方法,分别观察三组病人疼痛程度和拔尿管后排尿情况。结果:三组病人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排尿情况:A组发生尿路刺激症比B组和C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组拔管方法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减轻其拔管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10.
目的探索与胶质瘤患者预后相关的RNA,并以这些RNA建模以预测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对TCGA数据库中653个胶质瘤的RNA测序数据作单因素生存分析,筛选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基因;对所得到的基因,利用Lasso回归建模,获得可预测患者生存状况的模型并加以验证;根据模型所得的风险分数,结合临床特征做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验证模型是否有效且独立于临床特征。结果筛选得到31641个与预后相关的基因,Lasso回归模型中共包含40个基因表达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证明模型有效(P 0. 05)且独立于临床特征(P 0. 05)。结论利用RNA测序数据和Lasso回归建模所得模型可预测患者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