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179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34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31篇
  2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小儿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报告5例,结合国内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该病多见于学龄儿童,男性较多,97%患者无明显病因,是特发于淋巴结的病变,少数可继发或并发于EB病毒感染、结核菌感染、淋巴瘤和疫苗接种后;表现为颈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和血沉升高;消炎止痛类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很好的疗效;特发者表现为自限性,预后良好。病理特点为淋巴结的皮质区与副皮质区广泛凝固性坏死和组织细胞增生,淋巴结包膜完整,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可分为增生期、坏死期和恢复期;组织学诊断标准为淋巴结皮质旁出现成群的浆样单核细胞,伴有散在的核碎片和新月型的组织细胞。结论: 该病极可能为独立一类良性疾病,其诊断一定要作免疫组化以排除淋巴瘤。所有患者均需随访。  相似文献   
992.
内衣上常见的尺寸代码如80B或75A之类的标准化尺寸称呼,每天都穿内衣的您真的了解它的准确概念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对急诊给药错误的发生特点、风险预测、安全护理实践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急诊给药错误发生高危因素,给药错误发生评估工具,急诊给药安全干预策略的开展形式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识别急诊给药错误高危因素,并使用错误风险识别工具,进行早期风险识别及预防,采取...  相似文献   
994.
关于医院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这个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作了调整,并将资产减值由4项扩展到8项,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对《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资产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围绕医院在资产管理中资产减值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消风蠲痹汤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CKD合并AG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一般治疗和甲泼尼龙抗炎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风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功能评分、血肌酐(Scr)、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SUA、Scr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SUA水平213(182, 32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59(214, 337)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CRP、IL-1β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CRP 14.5(7.2, 15.8)mg/L、IL-1β 6.12(0.17, 12.20)pg/ml低于对照组的18.2(8.4, 22.7)mg/L、8.33(0.15, 12.70)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一日法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心肌灌注显像指导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5月~2021年7月因胸闷、胸痛就诊的冠心病患者68例,常规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 = 34),同期行一日法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SPECT心肌灌注显像并依据SPECT结果选择治疗方案;对照组(n = 34),依据CCTA结果选择治疗方案。确定治疗方案后随诊,比较两组症状缓解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SPECT及CCTA推荐的治疗方案差异及原因。   结果   两组间临床病情、冠脉狭窄程度、病变部位及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运重建治疗3%(1/34),单纯药物治疗97%(33/34),症状缓解率100%;对照组中血运重建治疗50%(17/ 34),单纯药物治疗50%(17/34),症状缓解率100%。研究组血运重建率低于对照组(χ2 = 19.342,P < 0.05)。随诊7~33月(中位数28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3%(1/34),研究组为0。研究组有14例患者SPECT的治疗建议与CCTA的治疗建议不同,最终这14例患者均依据SPECT结果选择了单纯药物治疗,比依据CCTA结果做决策的冠脉造影率减少约41%(14/34),单次住院诊疗费用节省约50%。   结论   一日法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SPECT心肌灌注显像有利于筛选出不需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其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方案安全有效,相较于目前常用的CCTA筛查,可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检查及介入手术,降低医疗总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设计及效果。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8月,应用胫后动脉皮瓣修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术前应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对双侧下肢血管进行评估,明确胫后动、静脉走向及穿支数量,完成穿支体表定位。术中根据受区部位、缺损大小、形态以设计、制备皮瓣,并转移至受区进行修复。对皮瓣大小、血管蒂长度、血管直径、穿支数量、穿支长度、存活率、外形、供区和受区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24~90(58.17±1.43)岁;皮瓣大小5 cm×6 cm~7 cm×13 cm,皮瓣厚度0.30~1.00(0.53±0.2) cm,血管蒂长度8~14(10.03±1.4) cm;供区动脉直径1.50~3.00(2.36±0.4) mm,供区静脉直径1.50~4.0(2.99±0.6) mm;穿支数量1~5(2.61±0.9)支(集中于小腿内侧中下1/3),穿支长度0.3~6(1.70±0.7) cm。皮瓣存活率为100%,伤口愈合良好。覆盖于小腿供区缺损处的皮片2例(2.5%)完全坏死,7例(8.7%)部分坏死,但经过换药处理后恢复满意。患者对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应用胫后动脉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式。胫后动脉皮瓣可携带近心端筋膜及皮下脂肪组织,用以丰满舌体形态、充填口底缺损、保护血管蒂。  相似文献   
998.
999.
回顾分析2004-2013学年期间广州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双重负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在广州市8个城区共抽取48所中小学校,按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采集学生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进行生长迟缓和消瘦、超重与肥胖的筛查.按性别和年龄统计生长迟缓、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采用趋势x2检验对各项指标检出率进行线性趋势检验;采用简单序时平均数法计算年增长率.结果 广州市6~18岁学生营养不足检出率从2004学年的16.74%(12 985/77 491)下降至2013学年的10.69%(8 431/78 901),平均年增长率为-4.76%;其中男生营养不足检出率从17.98%(7 011/39 004)下降至11.47%(4 638/40 427),女生从15.52%(5 974/38 487)下降至9.86%(3 793/38 474);超重肥胖检出率从2004学年的13.92%(10 790/77 491)上升至20.26%(15 987/78 901),平均年增长率为4.35%;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从17.26% (6 733/39 004)上升至25.85% (10 452/40 427),女生从10.54%(4 057/38 497)上升至14.39%(5 535/38 474).结论 广州市已跨进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双重负担流行的城市之列.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