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3篇
  2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疑诊ACS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7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CAG结果将其分为非ACS组(129例)和ACS组(605例),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ACS组和非ACS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家族史者比例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随着糖尿病、家族史等单个危险因素及年龄、男性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增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正相关;BMI、hs-CRP、UA、TC、TG、HDL-C、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年龄、男性、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为冠心病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全程运用大承气汤加味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模型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以明确全程运用大承气汤加味方通腑导滞较单纯早期运用对SAP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干预优势。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奥曲肽组(octreotide,OT组)、早期大承气汤加味方组(早期组)及全程大承气汤加味方组(全程组),每组38只。采用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建立SAP模型。造模3 h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每12 h 1次,OT组皮下注射OT 1.35μg/100 g,每8 h 1次;早期组灌胃大承气汤加味方0.4 mL/100 g,6 h后改为生理盐水,每12h 1次;全程组灌胃大承气汤加味方0.4 mL/100 g,每12 h 1次。造模后48 h观察各组累积生存率及胰腺、小肠光学显微镜下表现;分别于造模4、6、24、48 h进行胰腺及小肠组织病理评分并检测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ALT及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小肠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HMGB1)表达水平;造模48 h观察各组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s,MLNs)细菌移位阳性率,对血清TNF-α、小肠组织HMGB1与胰腺、小肠组织病理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各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假手术组100.0%、全程组79.2%、OT组70.8%、早期组45.8%及模型组37.5%。造模6 h后,与模型组比较,全程组、早期组及OT组胰腺及小肠组织病理评分降低(P0.05),造模24、48 h,全程组、OT组胰腺及小肠组织病理评分明显低于早期组(P0.05)。造模6、24、48 h,与模型组比较,全程组、早期组及OT组血清AMY、ALT均降低(P0.05);造模48 h,全程组及OT组血清AMY、ALT均低于早期组(P0.05)。造模6 h,全程组、早期组及OT组血清TNF-α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6、24、48 h,此3组小肠组织HMGB1水平亦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24、48 h全程组及OT组均低于早期组(P0.05)。造模48 h,全程组、OT组MLNs细菌移位阳性数低于模型组及早期组(P0.05)。SAP早期6 h内血清TNF-α与胰腺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579,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TNF-α水平可预测SAP严重程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990,95%CI:0.971~1.000)。小肠组织HMGB1水平与小肠组织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620,P0.01)。结论早期运用大承气汤加味方通腑导滞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TNF-α的释放,而全程运用大承气汤加味方通腑导滞能有效抑制HMGB1表达,较单纯早期治疗能更好地减轻胰腺及小肠损伤,降低MLNs移位阳性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实施预约输液服务的效果。方法对输液次数大于1次的患者实施预约输液。将每天的输液时间划分时间段,根据接收药物耗时、配置药物耗时和输液室座椅数量决定每个时间段能够接受的预约输液患者人数。患者可以自行选择预约输液的时间。统计患者输液等候时间、对预约输液服务的态度和满意度。结果预约输液缩短了患者输液等候时间(P0.01)。仅4.74%的患者不能按照预约时间来输液,73.16%的患者认同实施预约输液能有序安排自己的时间,87.37%的患者认同实施预约输液能缩短等候时间。患者对预约输液的满意度为95.79%。结论预约输液能有效分流患者,缩短输液等候时间,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科小组实施的方法及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2月开始成立院内危重症专科小组,由小组核心成员及全院各护理单元联络护士组成,建立全院危重患者的上报流程、危重病例、疑难病例会诊制度及统一危重症护理工作流程,每季度对全院危重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建立危重症专科小组后,组织了4次小组培训,统一规范护理操作指引8项,对危重患者从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基础护理3方面进行评价,其护理质量由原来的92.5分提高到98.3分。结论危重症专科小组的设立与管理有利于加强护士的危重症专业能力,对提高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山东省中学生吸烟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有效开展中学生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4-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经济较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城市各1座作为监测城市,每座监测城市随机抽取初中、高中、职业高中(职高)各3所,使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9272名中学生进行自填匿名问卷集体调查。结果山东省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为34.85%,现在吸烟率为12.97%,被动吸烟率为52.47%。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男生、职高学生、所在城市较发达、自感学习成绩较差、母亲文化水平低和其他家庭类型是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山东省中学生吸烟问题较为严重,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56.
将5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先予红霉素25 mg/(kg·d)静滴,1次/d,连续7 d;之后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滴,1次/d,连续7 d.对照组用药同上,仅更换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静滴顺序.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退热时间(3±1.2)d、总有效率为92.9%、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成本-效果比为9.02;B组分别为(5±2.2)d、71.4%、28.6%、11.74.两组退热时间、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0.05).认为对存在支原体血症的患儿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效确切,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57.
仇小娟  魏霞 《吉林医学》2014,(36):8166-8167
目的:探讨冠心病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平均天数、再入院率、自我管理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了住院平均天数和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58.
随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渐被重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如何提高建设绩效是各高校信息化建设遇到的瓶颈。文章结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了影响信息化建设绩效的主要因素,并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业务为例,提出了推进信息化建设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9.
伤害是导致世界许多国家青少年死亡、伤残的首要原因,包括非故意伤害行为和故意伤害行为两类[1].本研究于2004年3月对济南市初中学生进行了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分析总结了济南市初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流行状况,为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预防伤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患者男性,63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5年,加重伴恶心呕吐1d,于1997年7月10日入院。既往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否认对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过敏。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较好,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右上腹压痛明显,轻度肌紧张,无反跳痛,莫非氏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腹部B超提示胆囊肿大,囊壁增厚,粗糙,胆管不扩张;肝脾正常。肝、肾功能、生化及尿粪常规正常。血象:WBC1.5×10~9/L,中性0.83,淋巴0.17。入院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给予消炎利胆处理。应用消炎利胆片5片口服3次/d。头孢唑啉钠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滴。用药5min后病人感咽痒,咳嗽,全身不适,20min后病人全身瘙痒难忍,胸腹部及四肢皮肤出现寻麻疹样皮疹,并感咽痒,咳嗽加重,但无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