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84篇
  免费   1259篇
  国内免费   1087篇
耳鼻咽喉   159篇
儿科学   264篇
妇产科学   163篇
基础医学   1250篇
口腔科学   239篇
临床医学   3748篇
内科学   2039篇
皮肤病学   454篇
神经病学   978篇
特种医学   11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9篇
外科学   2109篇
综合类   8293篇
预防医学   3204篇
眼科学   399篇
药学   3020篇
  24篇
中国医学   3508篇
肿瘤学   899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487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458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565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1474篇
  2013年   965篇
  2012年   1213篇
  2011年   1242篇
  2010年   1259篇
  2009年   1323篇
  2008年   1289篇
  2007年   1383篇
  2006年   1359篇
  2005年   1565篇
  2004年   1349篇
  2003年   1178篇
  2002年   948篇
  2001年   1030篇
  2000年   1136篇
  1999年   1115篇
  1998年   1000篇
  1997年   956篇
  1996年   918篇
  1995年   755篇
  1994年   693篇
  1993年   540篇
  1992年   529篇
  1991年   466篇
  1990年   389篇
  1989年   316篇
  1988年   202篇
  1987年   176篇
  1986年   163篇
  1985年   166篇
  1984年   124篇
  1983年   127篇
  1982年   103篇
  1981年   73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17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18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早产儿凝血功能及其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71例住院早产患儿,统计分析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范围,对其中36例实施输血治疗的早产儿分析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 71例早产儿凝血指标的范围分别为PT(16.34±3.49)s、INR 1.46±0.31、APTT(78.20±20.56)s、Fbg(1.78±0.91)g/L、TT(20.24±3.06)s、DD(5.79±10.28)mg/L,其中实施输血治疗的36例早产儿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前后PT、INR、APTT、Fbg、D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PT、APTT缩短,INR、DD降低,Fbg升高。结论早产儿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参考范围明显异于成人,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可有效改善早产儿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L1蛋白与P16、Ki-67的表达,探讨HPV L1蛋白与P16、Ki-67在宫颈病变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宫颈鳞状上皮病变230例〔其中尖锐湿疣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60例,CINⅡ~Ⅲ级95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5例〕中HPV L1蛋白与P16、Ki-67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HPV L1的阳性率为43.91%。其中在尖锐湿疣中HPV L1的阳性率为62.00%,在CINⅠ中HPV L1的阳性率为70.00%,在CINⅡ~Ⅲ中HPV L1的阳性率为29.47%,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无表达;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P16的阳性率为76.52%,在尖锐湿疣中P16的阳性率为30.00%,在CINⅠ中P16的阳性率为70.00%,在CINⅡ~Ⅲ中P16的阳性率为98.95%,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P16的阳性率为100.00%;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Ki-67的阳性率为76.08%,在尖锐湿疣中Ki-67的阳性率为28.00%,在CINⅠ中Ki-67的阳性率为68.33%,在CINⅡ~Ⅲ中Ki-67的阳性率为100.00%,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Ki-67的阳性率为100.00%。HPV L1的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的发展而呈下降趋势,P16、Ki-67的阳性率则呈现升高趋势。结论:HPV L1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16蛋白的表达上调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HPV L1、P16、Ki-67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及分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性贫血与微量元素锌(Zn)、铁(Fe)、钙(Ca)、镁(Mg)、铜(Cu)缺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917例营养性贫血患儿进行全血5种微量元素Zn、Fe、Ca、Mg、Cu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营养性贫血患儿体内Zn、Fe、Ca含量明显降低,此3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比例远远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童微量元素缺乏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营养性贫血与微量元素Zn、Fe、Ca的缺乏存在相关性。在贫血的治疗中应重视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对贫血的预防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四川盆地结核分枝杆菌群体遗传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四川盆地(重庆、四川地区)流行的结核分枝杆菌(MTB)群体遗传学特征。方法 对413株源自四川盆地的MTB进行长序列多态性(LSP)谱系鉴定, 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谱系MTB在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对菌株进行15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 评价各位点的分辨力。构建N-J树分析其系统进化;构建最小跨度树以模拟群体菌株的遗传结构;采用分子方差分析不同谱系MTB的群体间遗传分化;采用贝叶斯模型计算菌株最近共祖年代。结果 通过LSP可将413株MTB分为两大谱系, 其中北京谱系占56.2%(232/413), 欧美谱系占43.8%(181/413)。两谱系MTB在人群中的分布(性别、年龄、民族以及菌株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谱系MTB的N-J树呈放射状分布, 最小跨度树中有72.4%(168/232)的菌株被划分到同一“克隆复合群”;欧美谱系MTB的N-J树呈枝状分布, 最小跨度树中呈现出多个“克隆复合群”。北京谱系MTB在该地区有显著的群体间遗传分化(FST=0.018 91, P<0.05), 而欧美谱系MTB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显著(FST=0.005 19, P>0.05)。欧美谱系MTB中最大菌株复合群的最近共祖年代为723(95%CI:517~946)年。结论 北京谱系和欧美谱系MTB在四川盆地以“互相对抗”形式流行;两谱系MTB的群体间遗传分化存在差异;欧美谱系MTB的侵入可能与一次历史事件(约720年前的战争)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危险预警模型, 识别禽流感暴发高危险区域并提出预警。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中国地市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据及同期地理、气象数据, 通过空间自回归(SAR)模型和广义相加模型(GAM)拟合并量化地理和气象因素对发病的影响, 综合两模型的预测结果建立发病危险预警地图。结果 2014年2月中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实际发病地区全部位于研究构建的发病危险预测区域内;模型预测了疾病的空间移动趋势, 对2014年4、5月北方地区的新发疫情有准确的预警。结论 建立的模型短期预测准确度和精确度较好, 可应用于疫情监测和预警领域, 有助于早期区域预防疫情的流行及暴发。  相似文献   
996.
作者在长期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将学科特色与医学院校的教学特点相结合,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抓住学科特点,突出研究热点,找出细胞内各亚微结构的内在联系并多方面比较其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和授课技巧方面做了深入的思考、改革和尝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7.
作者参加援利比里亚医疗队,认真了解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ETU)建设的整个过程,对其设计理念、工作流程、运营管理等方面有一些体会:按照WHO标准将ETU设置为“三区两通道”,同时参照国内传染病医院的建设标准,在满足各项医疗基本要求的同时,为患者提供良好就医条件,为医护人员创造卫生、安全、便捷的工作环境,做到功能合理、流程科学;结合西非当地气候特点,建成在利比里亚全国18个ETU惟一采用板房材料的治疗中心,设有接诊区、留观病区、治疗病区、卫生防疫组,配套的配电站、信息房、库房等;信息化程度高,也是惟一有全方位视频监控的ETU,采用军卫一号系统开展日常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血脂、血尿酸(UA)、内脂素(visfatin)、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00例 SCH 患者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 )水平分为观察 A 组(5 mIU/L ≤TSH<10 mIU/L ,60例)和观察B组(TSH≥10 mIU/L ,4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00例)。检测患者血清 TSH、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HCY、hs‐CRP、visfatin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血TG、visfat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血 TG、visfatin、LDL‐C、UA、HCY、hs‐CRP水平均较与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以 TG、visfatin升高最为显著(P<0.01)。但A、B两组患者血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H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和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HCY、hs‐CRP、visfatin可作为SC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9.
当前,学科交叉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形式和源泉,管理学和经济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但是交叉就产生了管理经济学[1],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其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受此学科交叉思路启发,是否可以将有关经济学理论进一步结合到医院管理实践中成为一个命题。本文就是对经济学理论和观点在医院管理实践中可能的结合点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青少年肥胖伴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本市某初中的63例肥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营养支持治疗组和营养支持治疗+运动组;比较3组青少年的BMI和血脂状况。结果:营养支持治疗组和营养支持+运动组青少年的BMI和血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可使肥胖青少年减重,营养支持治疗+运动对青少年肥胖伴脂质代谢紊乱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