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9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病变为分叉病变时,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1209例发病在12h内的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PCI,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37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72例,其中梗死相关病变为分叉病变的患者(分叉病变组,BF)247例(20.4%),为非分叉病变的患者(非分叉病变组,NBF)962例(79.6%)。观察BF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急诊PCI的成功率及术后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BF组和NBF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Ⅲ~Ⅳ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变均置入药物洗脱支架。BF组中220例(89.1%)只在主支置入支架,102例(41.3%)应用导丝保护边支,27例(10.9%)主支及边支均置入支架。BF组与NBF组主支PCI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8%比98.2%,r=2.10,P=0.15),术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比3.2%,x^2=1.53,P=0.22),术后1年随访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4.2%比12.5%,x^2=0.51,P=0.48)。结论AMI患者IRA病变为分叉病变时,急诊PCI治疗有较高成功率,近期及远期疗效与AMI患者非分叉病变类似。  相似文献   
92.
目的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基础上,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联合应用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和α1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尔预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STEMI入选标准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乌拉地尔,n=100例)和对照组(仅用替罗非班,n=100例)。术前均常规给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试验组、对照组均于术前应用替罗非班[10μg/kg在3 min内推注,然后0.15μg/(kg.min)由微量泵持续泵入36~48 h],试验组在靶血管(IRA)PTCA导丝通过后,于冠脉内推注12.5~37.5 mg乌拉地尔,此后接受PCI治疗。结果两组术后即刻TIMI 3级血流无差异,但试验组TMP 3级明显增高(P〈0.05),1周及1个月内两组射血分数相似,对照组有2例术后3 d及23 d发生再梗死,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较试验组高。结论国产替罗非班联合乌拉地尔在STEMI急诊PCI术前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心肌的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3.
94.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2 051例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慢性完全闭塞(CTO)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6月至2005年5月诊断冠心病并经冠脉造影证实有CTO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有一支以上CTO病变者共2051例,涉及2848支CTO血管;年龄25~86(60.5±10.5)岁;男1051例(占80.5%)。其中临床不稳定型心绞痛1027例(占50.1%),有心肌梗死史878例(占42.8%);吸烟者900例(占43.9%),合并高血压病1142例(占55.7%),糖尿病451例(占22.0%),高脂血症394例(占19.2%)。病变血管包括有桥状侧支循环形成的CTO血管985支(占34.6%),CTO闭塞段呈刀切状为909支(占31.9%);≥15mm的CTO病变1632支(占57.3%);病变近端或病变处弯曲≥45度有1124支(占39.5%),病变近端或病变处钙化501支(占17.6%);闭塞处有分支发出的CTO血管834支(占29.3%);CTO位于血管开口处为1149支(占47.1%),位于血管远端1341支(占24.1%)。结论本组CTO病例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比例较高;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的比例亦较高;病变血管具有桥侧支、刀切状CTO断端、闭塞长度≥15mm、病变近端或病变处弯曲≥45度,较多患者影像上存在中重度钙化、闭塞处有分支发出及CTO位于血管开口处等特征。这些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可能增加CTO病变行PCI治疗的难度,对成功率有一定影响。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心功能、病程对CTO病变影像学特征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5.
96.
介入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外源性羟自由基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第 2代心肌细胞 ,随机分成 4组 :1正常对照组 :仅用 DMEM培养 ;2羟自由基组 :OH-终浓度为 0 .1 mmol/ L;3胺碘酮组 :胺碘酮终浓度为 1 0μmol/ L;4胺碘酮 +羟自由基组 :胺碘酮 1 0μmol/ L+OH- 0 .1 mmol/ L。观察心肌细胞存活率和形态学 ,流式细胞仪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1羟自由基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胺碘酮 +羟自由基组细胞存活率较羟自由基组高 (P<0 .0 5)。 2 Annexin V+ / PI-细胞即凋亡细胞在羟自由基组有较高的发生率 ,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0 .0 5) ;胺碘酮 +羟自由基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羟自由基组 (P<0 .0 5)。 3羟自由基组凋亡心肌细胞呈特征性超微结构及 Annexin V+ / PI-荧光染色。结论 胺碘酮能减轻外源性羟自由基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8.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支架内慢性完全闭塞(in—stent chronicto tal occlusion,ISCTO)病变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技术及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ISCTO135例的临床、介入手术资料及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总结PCI治疗技术及经验。结果PCI病变成功率93.2%(136/146),病例成功率94.1%(127/135)。单纯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coronary angioplasty,PTCA)23例(17.0%)。再次置人支架112例(83.0%)。置人的112枚支架中药物洗脱支架94枚(83.9%)。具有支架内闭塞时间超过6个月、绝对性闭塞、闭塞部位呈刀切状、有分支发出、闭塞长度在15mm或以上、病变近端或病变处弯曲在45。或以上特征的ISCTO病变较不具备这些特征的病变PCI成功率降低(88.2%与97.4%,89.7%与98.3%,81.8%与98.0%,82.9%与97.1%,87.8%与98.6%,86.2%与97.7%,P〈0.05)。8例患者10处病变PCI操作失败,其中导丝不能通过ISCTO病变7处,球囊不能跨越病变2处,开通血管后发生无复流1处。术中发生心室颤动1例,急性左心衰竭1例,均处理成功。术后住院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为89.0%。临床随访4~78个月,造影随访72例(53.3%),发现心绞痛复发23例(17%),靶血管重建16例(11.9%),心脏性猝死4例(3.0%)。结论ISCTO成功PCI因素包括合适的手术时机、适当的手术器械选择及术者的经验及决策。手术难度虽大,但一旦成功,患者将明显受益。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药物洗脱支架与普通金属支架(普通支架)联用预防再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1例行多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达到完全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分3组。药物洗脱支架组206例、药物洗脱支架与普通支架联用组(联用组)158例及普通支架组437例。比较3组支架术后近期及远期结果。结果3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支架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术后平均随访(17.3±10.9)个月,总随访率和造影随访率无显著差异。联用组普通支架置入于31.3%的前降支病变(均为A、B1型病变)及81.6%的回旋支病变和69.9%的右冠状动脉病变。与普通支架组相比,药物洗脱支架组和联用组造影再狭窄率明显降低,分别为20.3%vs7.3%和8.8%(P均<0.05),且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18.4%vs6.5%和9.9%(P均<0.05)。但药物洗脱支架组与联用组相比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单用药物洗脱支架或合理联用普通支架后再狭窄率降低,安全性近似,均优于单用普通支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生率约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30%~60%,急性期病死率达25%,5年生存率仅10%~15%.传统外科手术切除夹层动脉瘤和人造血管置换术的方法创伤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6%~67%).本研究探讨腔内介入性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适应证选择、并发症防治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