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9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支架)预防再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1年12月-2004年5月连续725例接受多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剔除急性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患者。Cypher支架组187例,普通金属支架(普通支架)组538例。比较两组支架术后的近期及远期结果。结果:除糖尿病患者比例在Cypher支架组较高外,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介入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690例患者平均随访(18.8±11.7)个月,Cypher支架组和普通支架组造影随访率分别为52.4%vs58.2%(P>0.05)。尽管Cypher支架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多、平均年龄63.5岁、不稳定性心绞痛占66.3%、糖尿病占41.6%、3支血管病变占57.8%、B2/C型复杂病变占86.2%,但造影复查再狭窄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普通支架组(3.1%vs16.6%,5.5%vs16.7%,P均<0.01),心功能改善率高于普通支架组(63.1%vs30.6%,P<0.01)。两组完全血运重建率无显著差异(81.3%vs86.8%,P>0.05),但发生MACE的患者中,Cypher支架组不完全血运重建者比例高于普通支架组(60.0%vs23.5%,P<0.05);两组发生MACE的患者中完全血运重建患者比例均低于本组总的完全血运重建率(Cypher支架组:40.0%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肌桥(MB)近端并发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资料,与单纯MB患者作对照比较,探讨MB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易患因素和影像学特点。方法:病例组选择MB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狭窄(≥70%)患者92例,均为冠脉血管前降支(LAD)病变,对照组选择同期入院有临床症状的单纯前降支MB患者100例,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58±11)岁vs.(52±10)岁]、收缩压[(158±10)mm Hg vs.(146±10)mm Hg)]和高脂血症比例(36%vs.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浆总胆固醇水平[(5.9±1.8)mmol/L vs.(4.7±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3±1.4)mmol/L vs.(3.0±1.1)mmol/L]均有显著差异。冠状动脉注入硝酸甘油后病例组MB收缩期压缩程度[(74±10)%vs.(67±9)%]高于对照组,而两组间平均MB血管长度[(27±12)mm vs.(26±10)mm]、MB血管直径[(3.1±1.1)mm vs.(3.2±0.9)mm]和MB近端距离前降支口部距离[(51±10)mm vs.(48±11)mm]没有显著差异。结论:MB近端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具有更多的冠心病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25.
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对比评价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于 2 0 0 2 -0 1~ 2 0 0 4 - 0 8对 774例 6 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治疗 ,患者按动脉穿刺途径随机分成桡动脉组 (n =382 )和股动脉组 (n =382 ) ,观察两组间动脉穿刺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外周血管并发症和术后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 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成功共 36 8例 ,经股动脉穿刺途径成功共 372例。两组间动脉穿刺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动脉穿刺时间桡动脉组明显多于股动脉组 (P <0 0 5 ) ,外周血管并发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 (P <0 0 5 ) ,在股动脉组术后肺栓塞发生2例 ,而桡动脉组 0例。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行血管内超声 (32例∶34例 )和球囊切割术 (38例∶37例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总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 98 2 % (76 0 /774 )。结论 只要规范化操作 ,老年冠心病的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方法安全、可行和有效 ,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少。  相似文献   
2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10 225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发展及现状,为进一步提高PCI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8月至2007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10225例PCI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17762处靶病变临床和造影基线分布特征、PCI策略及围术期结果。结果患者年龄22~92岁,平均59.9岁。合并糖尿病2057例(2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8647例(84.6%),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1428例(14.0%),心源性休克477例(4.7%),多支病变6701例(65.5%),左主干病变483例(4.7%),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1795例(17.2%)。总的病例成功率为98.5%,病变成功率98.3%,其中左主干病变成功率99.6%,CTO病变成功率90.5%。支架置入占总病例数的89.8%,人均置入支架1.45枚。AMI急诊PCI患者住院病死率4.4%(63/1428),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期病死率19.7%(42/213)。围术期总病死率1.1%(113/10225),其中术中心源性死亡2例(0.02%),术后心源性死亡80例(0.8%)。围术期急诊冠状动脉搭桥2例(0.02%),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58例(0.57%),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127例(占AMI急诊PCI总数的8.9%),总的围术期重要并发症发生率3.6%,其中与PCI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0.48%。存活出院者心绞痛缓解率98.6%。结论在技术成熟的心内科,PCI适应证范围广、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较好,可作为冠心病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尤其对于AMI、心源性休克、左主干病变等高危患者,PCI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外周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peripheral intervention,PPI)联合应用的策略、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月接受联合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住院患者141例,根据患者临床和病变严重程度及耐受程度同次或分次完成PCI和PPI。术前、术后常规用抗血小板药、控制糖尿病药、抗高血压药并常规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结果141例患者中多支冠状动脉病变90例(占63.8%);共对225支靶冠状动脉的264处靶病变行PCI,冠状动脉靶病变狭窄88%±11%,共植入冠状动脉支架289枚,每例1~4枚。PCI即刻成功率100%,术后心绞痛完全缓解率98.6%(139/141,仅2例术后有轻微心绞痛)。合并2~3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靶病变45例(占31.9%),外周动脉靶病变狭窄85%±10%。PPI共治疗靶血管189支,共植入189枚外周动脉支架,每例1~2枚。54例与PCI同台完成PPI(占38.3%),PPI即刻成功率为100%,外周动脉病变患者术前存在的相关缺血临床表现完全缓解。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8%(4/141,PCI术中冠状动脉螺旋撕裂1例、股动脉穿刺局部较大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肾周围血肿1例,均处理成功);术后一过性肾功能改变3例,经治疗恢复正常。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发生。结论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其病变以多支、多处居多,提示其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性和不良的预后,单行PCI或PPI不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联合行PCI和PPI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PCI和PPI可同次或分次完成,但首次介入治疗应完成主要罪犯冠状动脉的PCI,以保证患者安全并提高对PPI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估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677例年龄≥60岁(老年组)和547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接受PCI并获得完全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女性、合并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20mm长病变、显著钙化病变和复杂病变(B2+C 型)患者的比例及平均植入支架数均较多。两组PCI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老年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3.8% vs 1.8%)及总死亡率(3.0% vs 1.1%)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平均随访(11.9±3.8)个月,两组总随访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心绞痛复发率、随访患者MACE发生率及总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CI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及总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但其 PCI成功率、手术并发症、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组患者相似,提示PCI是治疗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冠状动脉心脏病 (CHD)的冠状动脉病变分布及CHD预测指标。方法 :对 6 7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左右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70 %、左主干管腔狭窄≥ 5 0 %判定为CHD。结果 :发现并发有CHD患者 (CHD组 ) 86例 ,平均年龄大于非CHD患者 (非CHD组 ) ,多支病变 4 8例(5 5 .81% )。CHD组中家族史、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多于非CHD患者。有无心绞痛症状与是否并发CHD无明显相关 ,各种瓣膜病变CHD的发生率相似。结论 :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是风湿性瓣膜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指征 ,心绞痛不是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并发CHD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至2005.05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接受成功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 946例,按术后是否服用西洛他唑分为三联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n=1 032)和两联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n=1 914),比较其临床及造影基线特征以及30天和1年的临床结果.结果:三联组高血压病(60.4%比55.7%)、长病变(28.8%比25.8%)及左主干病变比例高于两联组(11.7%比9.5%,P均<0.05).三联组30天死亡率(0.1%比0.8%)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1.5%比2.8%,平均<0.05)显著低于两联组.三联组1年MACCE显著低于两联组(8.4%比10.9%,P<0.05).两组心肌梗死及卒中发生率无差别,但三联组心性死亡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两联组(1.6%比2.9%,4.9%6.6%,P均<0.05).多变量分析表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1年MACCE风险(风险比:0.677,95%可信区间:0.525~0.871,P=0.002).两组出血事件及其它药物相关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望降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近期及长期MACCE发生率,但还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