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B)的病理特征是病灶中出现单核细胞、基质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高达 95% 的 GCTB 携带有 H3F3A G34W 突变。本文评估了 GCTB 中 H3F3A G34W 蛋白表达阴性病例出现的其他罕见 H3F3A 分子突变类型。方法:收集 2017 年 1 月至 2022 年 8 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 治的 15 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 H3F3A G34W 蛋白表达为阴性的 GCTB 病例,并对阴性病例采用 Sanger 测序验 证 H3F3A 的突变类型。结果:对 15 例 H3F3A G34W 蛋白表达阴性的 GCTB 患者病例采用 DNA Sanger 测序法检测H3F3A 突变情况,测序结果显示 10 例存在互斥突变,分别为:7 例 G34L(Gly 34 Leu,7/15,46.7%),2 例 G34V(Gly 34 Val,2/15,13.3%),1 例 G34R(Gly 34 Arg,1/15,6.7%),其余 5 例均为野生型(Gly 34,5/15,33.3%)。所有阴性病例通过 Sanger 测序验证后发现并无 G34W 突变。H3F3A 突变蛋白表达阳性及分子突变皆可支持 GCTB 的诊断。结论:H3F3A 突变是骨巨细胞瘤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免疫组织化学是一种快速、灵敏和可靠的方法,用于识别骨巨细胞瘤中 H3F3A 蛋白的突变,但仅可检测 H3F3A G34W 突变亚型,对其他罕见突变类型需 Sanger 测序甚至高通量测序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具有内容繁杂、抽象、难以记忆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现象,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学系通过精选教学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入案例教学法,开设内容丰富的实验课等手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25℃(室温)自然光和4℃自然光条件下考察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分别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配伍后放置不同时间内的有关物质、外观、不溶性微粒和pH的变化情况。结果: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配伍后,在测定时间内除头孢哌酮杂质C超过限量要求外,外观、不溶性微粒和pH均未见明显变化。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与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配伍后,在测定时间内,有关物质、外观、不溶性微粒和pH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室温和4℃自然光条件下,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能配伍使用,而室温自然光条件下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与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配伍液在8 h内可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的大鼠在体胃肠吸收特性.方法:建立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肠灌注液中2-ME质量浓度的变化,分析2-ME的在体吸收特性.结果:2-ME在大鼠胃、小肠各段及结肠巾均可被吸收,但吸收百分率和吸收速率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存在吸收饱和现象.结论:2-ME口服给...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兴趣为先导的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学是高等药学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之一,具有广泛交叉、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周期短等特点.从教学经历出发,并借鉴相关有益教学方法,主要论述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临床现象以及实验相结合,构筑知识的整体性等方法,提高免疫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长爪沙鼠载脂蛋白E4外显子的克隆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克隆并获得长爪沙鼠载脂蛋白ApoE基因E4外显子的序列.方法 根据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用自行设计的引物,通过常规的RT-PCR方法,从长爪沙鼠肝脏中克隆及测序得到所需要的基因序列.结果 长爪沙鼠载脂蛋白ApoE基因E4外显子长约987 bp,经比较发现最终测序的结果与大小鼠ApoE基因的同源性达到了73%~74%,与人ApoE基因的同源性达到了62%,与猪、牛ApoE基因的同源性达到了60%以上,与非人灵长类ApoE基因的同源性达到了57%,用DNAstar进行编码氨基酸预测,基因共编码263个氨基酸,已向genbank提交,登录号码EU780067.结论 利用基因进化的保守性通过PCR方法可以得到长爪沙鼠载脂蛋白E4基因的序列,本实验为筛选长爪沙鼠高脂血症模型的遗传多样性标记,为培育长爪沙鼠的血脂代谢新品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S)病因不明,多发生于15~35岁,多有家族遗传史,骶髂关节是最先发病的部位,因而骶髂关节CT检查对于发现早期AS,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经我院临床诊断为AS的患者51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7例,年龄15~57岁,平均31.4岁,均符合1984年  相似文献   
18.
姜黄素抗小鼠黑色素瘤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飞  马伟峰  蔡绍晖  李校堃  谭毅  周春玲  陈宏远 《中药材》2008,31(11):1685-1689
目的:探究姜黄素抗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与Bcl-2、P53、肿瘤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关系。方法:构建C57BL/6 J移植性小鼠B16黑色素瘤模型考察姜黄素对黑色素瘤体生长的影响,MTT法检测姜黄素对B16细胞的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Bcl-2、P53基因的表达,HPLC分析技术检测姜黄素对C57BL/6 J小鼠B16黑色素瘤组织内GSH水平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C57BL/6 J移植性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姜黄素作用B16细胞24h,Bcl-2蛋白表达减弱,P53蛋白表达增强;姜黄素使C57BL/6 J小鼠B16黑色素瘤组织内的GSH含量下降。结论:姜黄素体内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的生长;体外抑制B16细胞的生长,并能诱导部分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P53蛋白的表达及耗竭肿瘤组织内GSH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受体CXCR4与人类多种肿瘤转移密切相关,CXCR4在一些肿瘤细胞系、原发肿瘤组织均呈高表达。SDF-1在肿瘤细胞潜在转移靶器官的表达量比非常规转移靶器官高,肿瘤细胞利用CXCR4与其天然配体间的趋化效应实现远距离转移。SDF-1/CXCR4驱动癌细胞转移模式的提出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肿瘤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表达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拮抗剂P2G与饰胶蛋白聚糖(decorin,DCN)嵌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检测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前期构建的pET-30a+/P2G-DCN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P2G-DCN,并克隆到穿梭质粒pAdTrack-CMV;然后将化学合成的SDF-1信号肽序列插入P2G-DCN的5’端,构建为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SP-P2G-DCN;经PmeⅠ酶切线性化,与骨架质粒pAd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中进行同源重组,筛选重组腺病毒质粒pAd-SP-P2G-DCN。PacⅠ酶切线性化的pAd-SP-P2G-DCN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胚肾转化细胞系HEK-293,包装并扩增重组腺病毒Ad-P2G-DCN。荧光计数确定病毒感染滴度,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嵌合蛋白P2G-DCN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携带P2G-DC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该重组腺病毒感染HEK-293细胞后可高效分泌表达重组嵌合蛋白P2G-DCN。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腺病毒Ad-P2G-DCN,为后续系统研究Ad-P2G-DCN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