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刺激光频率及光强对SD大鼠明适应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侯豹可  张作明  顾永昊  李莉  郭群 《医学争鸣》2003,24(19):1780-1782
目的: 探索明适应状态下分离视锥系统反映的相关参数(刺激光频率、刺激光强度),为SD大鼠明适应视网膜电图的b波测定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RETI-scan系统使用8种不同频率(0.1, 0.5, 5.0, 10.0, 15.0, 20.0, 25.0, 30.0 Hz)及7种不同光强(0.11, 0.35, 1.10, 3.50, 11.00, 35.00, 110.00 cd*s*m-2)检查SD大鼠明适应ERG. 背景光强37.00 cd*s*m-2,明适应时间为10 min. 结果:SD大鼠明适应ERG,低频时(0.1, 0.5, 5.0 Hz)波形中含有视杆系统成分,高频时(25.0, 30.0 Hz)波形不稳定. 不同光强下潜伏期改变不大,幅值先升高后降低,在3.50 cd*s*m-2时达到最高值. 结论: 在大鼠明适应闪光ERG检查中,应用15.0~20.0 Hz,3.50 cd*s*m-2的刺激光可以很好地分离出视锥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确诊的PDR合并白内障的56例(63眼)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合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7天最佳矫正视力:51眼(80.9%)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7眼(11.1%)视力无变化,5眼(7.9%)视力有所下降。术后随访2~24个月,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53眼(84.1%)术后视力提高,6眼(9.5%)视力不变,4眼(6.3%)视力下降。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高眼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再出血、晶体后囊混浊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术后视力恢复不佳主要与糖尿病黄斑病变以及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肾功能异常有关。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究柴胡皂苷D(SSD)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DR组、低剂量SSD组和高剂量SSD组,每组各10只。DR组、低剂量SSD组和高剂量SSD组通过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对糖尿病大鼠持续喂养高脂高糖饮食12周构建DR大鼠模型,其中低剂量SSD组、高剂量SSD组大鼠在持续高脂高糖喂养期间分别给予口服1 mg·kg-1·d-1和5 mg·kg-1·d-1 SSD。Con组大鼠全程采用标准饲料喂养,且不给予STZ注射。在喂养方案结束时,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染色评估视网膜微血管的渗透性;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ELISA检测视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5(Claudin-5)、闭锁小带蛋白1(Z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DR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的渗透性增加,视网膜毛细血管网中无细胞毛细血管(AC)和周细胞丢失(PL)的相对比例均增加,视网膜组织中TNF-α、IL-6、IL-1β、VEGF-α、GFAP和VCAM-1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而Occludin、Claudin-5和ZO-1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DR组比较,低剂量SSD组、高剂量SSD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的渗透性均降低,视网膜毛细血管网中AC和PL的相对比例均降低,视网膜组织中TNF-α、IL-6、IL-1β、VEGF-α、GFAP和VCAM-1的表达水平均降低,而Occludin、Claudin-5和ZO-1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其中,高剂量SSD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低剂量SSD组大鼠变化更明显(均为P<0.05)。结论 SSD可能通过减轻视网膜微血管渗透性和炎症反应而发挥对DR大鼠视网膜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4.
引言 白内障仍然是当前全球最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占用着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古代医生使用针拔术治疗白内障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ntracapsular extraction,ICCE)、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extraction,ECCE)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等现代术式逐渐出现.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球壁异物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21例(21眼)眼球内壁异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异物取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1例(21眼)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伴有角膜裂伤、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者,均得到治愈。术后视力较术前增加者6眼(占28.6%),不变者8眼(占38.1%)。术后1眼出现脉络膜脱离,1例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壁异物取出,异物取出成功率高,同时治疗并发症,是治疗眼球内壁异物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通过检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和急性视网膜坏死(ARN)患者玻璃体中MMP-9的质量浓度,探讨该分子在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3例PDR患者,15例PVR患者和5例ARN患者玻璃体中MMP-9的质量浓度,以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D)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玻璃体中MMP-9的质量浓度PDR组为(2.10±0.51)ng/mL,PVR组为(1.61±0.22)ng/mL,ARN组为(4.00±0.49)ng/mL,与RD组(1.37±0.11)ng/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玻璃体中MMP-9的质量浓度都显著升高,提示MMP-9可能在病变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每一名眼外科医生都会碰到白内障的手术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打击术者的信心,它们也是视觉2020行动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评价。方法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月分别测量日常生活视力,并进行中文版低视力者生存质量量表的评估。结果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力和生存质量各维指标都显著高于术前,术后生存质量评分与术后视力显著相关。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及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术后视力情况是决定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视网膜脱离     
顾永昊 《实用防盲技术》2007,2(1):43-44,封三
视网膜脱离是重要的致盲眼病.光感受器外节从脉络膜接受氧气和营养,如果视网膜从脉络膜脱开,光感受器就会凋亡.中心凹没有视网膜血管,完全依赖于脉络膜途径,因此黄斑区的脱离会造成后极部视锥和视杆细胞不可逆的损害,从而致盲.如果黄斑区未受累及,及时的视网膜复位可能使视力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80.
准确对儿童的视觉功能进行判定需要将丰富的专业知识配合以时间、耐心和关爱,判断方法也因儿童的年龄、能力、受教育程度和经历而异。较小的儿童可能不会认视力表,也不能准确描述眼部症状,因此细致的观察其反应并从父母或监护人处得到相关信息,与同年龄的正常儿童进行对比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