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文磊  温跃春  顾永昊  顾起宏 《安徽医药》2013,17(10):1750-1752
目的评价人工晶体后囊膜嵌顿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白内障手术的儿童患者(年龄3~14岁)的病例30例(42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囊膜环形撕囊+前部玻切+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B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囊膜环形撕囊+前部玻切+人工晶体光学部后囊膜嵌顿。记录术前术后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人工晶体位置、中央视轴区混浊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随访6-12个月,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儿童白内障患者中的疗效。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均按预定手术方式完成,两组进行比较:B组(5/21)出现人工晶体倾斜率明显低于A组(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中央视轴区混浊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囊膜环形撕囊、前部玻切、人工晶体光学部后囊膜嵌顿在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上,能够使人工晶体位置更加稳定,降低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王硕  刘畅  贾雯  朱恺  王凯  李晓俊  顾永昊 《安徽医药》2023,27(7):1466-1471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macular edema,BRVO-ME)过程中玻璃体状态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初诊BRVO-ME病人35例35眼,根据间接眼底镜,B超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结果对玻璃体状态进行评估,分为无PVD组17例,局限VMA组5例,广泛VMA组7例,完全PVD组6例。各组病人连续3月每月注射雷珠单抗1次,随访4个月以上,在每次注射1月后观察病人的玻璃体状态、黄斑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结果 35眼在治疗后BCVA和CMT均显著好转。各组病人在注药1次,2次,3次后的BCVA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1次注药后,局限VMA组的CMT[452.00(433.50,591.50)μm]与无PV...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对安徽省两地人群盲和低视力及眼病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抽样调查。选择阜阳市颍州区和宣城市绩溪县,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方法,对所属居民进行眼部及其他情况的调查。两地的受检人数和受检率分别为3336人(91.40%)和3602人(92.10%),达到抽样调查要求;两地双眼盲、单眼盲、双眼低视力和单眼低视力的患病率分别为1.05%和0.69%、1.71%和1.25%、1.02%和0.97%、0.87%和0.89%;两地盲和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分别为:白内障、弱视、青光眼和白内障、眼球萎缩/缺如、青光眼;两地主要眼病都为:屈光不正、白内障、翼状胬肉和沙眼;两地的白内障手术率分别为600和278。据不完全资料估计我省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盲和低视力的高发人群为5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孤寡,文盲,低收入者,白内障仍是最主要致盲原因,屈光不正/弱视已日益成为影响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视力的最主要因素,广泛宣传正确用眼方式,推广青少年正确验光配镜方法,提高相关人员验光配镜水平对于有效降低弱视致残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有/无填充物的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PDR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根据术中是否进行玻璃体填充分为无填充物组(A组)和有填充物组(B组)。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糖、糖尿病病程等)、手术前后眼压、视力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80例(80眼)患者,其中A组患者42例,B组患者38例。2组患者术前、术后7d、术后1个月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5),而A组术后1个月时的视力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2例患者出现低眼压,1例出现玻璃体积血;B组2例患者出现玻璃体积血,2例出现晶状体混浊,1例出现低眼压;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802,P=0.37)。结论 PDR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无填充物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新生血管产生的必须条件之一,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的标志。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后囊膜完整的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发病因素及手术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后囊膜完整的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21例(21只眼)患者的资料. 结果 21例中行玻璃体切割术16例,行巩膜扣带术5例.随访8个月至2年,视网膜首次复位的19例,占90.5%;待取油及惰性...  相似文献   
18.
眼科医生经常会遇到手术器械损坏的情况,而又不愿直接把它们丢掉。因此,在基层医院的医生办公室里通常都会存着一大盒的旧眼科器械,希望有一天能有人把它们修理一下重新使用。(图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BREC)的体外选择性培养方法。方法体外分离牛视网膜组织,结合选择性培养基的使用等方法选择性培养BREC,Von Willebrand因子免疫组化鉴定,观察其形态学特点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选择性培养的BREC能够连续传代,且纯度达到98%以上,对Von Willebrand因子抗体染色阳性,BREC融合后呈铺路石样单层生长,有接触抑制。其生长曲线显示该细胞在传代后的第3~4天进入对数生长期,到第10~12天进入平台期。结论选择性培养方法的应用可获得较高纯度的BREC,简单且重复性好,无需额外除杂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