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与婴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340名新生儿脐血及与其配对的9个月婴儿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儿脐血及婴儿血的血清25(0H)D水平。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婴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时间、添加维生素D的时间、剂量、户外活动时间等资料;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Y。检验等进行新生儿脐血与婴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相关性分析等。结果新生儿脐血和婴儿的25-(0H)D水平分别是(30.03±11.24)nmol/L、(79.05±28.96)nmol/L;92.94%的新生儿和9.71%的9个月婴儿的25~(OH)D水平低于50nmol/L,33.82%的新生儿25-(OH)D水平低于25nmol/L,9个月婴儿的25-(0H)D水平无一例低于25nmol/L。新生儿脐血与9个月婴儿血清25-(0H)D水平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036,P-0.504。新生儿脐血及9个月婴儿血清的25-(OH)D水平均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F分别-20.845,3.565;P分别为0.000,0.014)。维生素D水平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结论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普遍存在,尤其在春季。婴儿维生素D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在秋季。新生儿脐血与9个月婴儿血清25-(OH)D水平无相关性。提示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可防可控,只要合理及时的补充维生素D,即可以有效的预防。必须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管理,重视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冬春季节的孕妇(尤其是孕晚期)和新生儿以及婴儿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特别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52.
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胃十二指肠粘膜IL-8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检测幽门螺杆菌 (H.pylori)感染儿童的胃、十二指肠粘膜中IL_8含量的变化 ,以探讨其在H.pylori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机理。在胃镜下取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活检标本 ,用ELISA法测定粘膜中IL_8的含量。结果 :H.pylori阳性者胃粘膜IL_8为 (24.66~177.77)pg/mg,H.pylori阴性者为(2.94~12.98)pg/mg,两者相比t=12.34,P<0.01 ;H.pylori阳性者十二指肠粘膜IL_8为(12.98~177.77)pg/mg,H.pylori阴性者为(2.04~10.43)pg/mg,两者相比t=7.18,P<0.01。活动性胃炎胃粘膜IL_8为(12.98~177.77)pg/mg,非活动性胃炎为(2.04~10.43)pg/mg,两者相比t=10.66,P<0.01;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粘膜IL_8为(5.28~47.76)pg/mg ,非活动性胃炎为(3.19~8.14)pg/mg ,两者相比t=6.52,P<0.01。说明H.pylori阳性和活动性胃炎胃粘膜及十二指肠粘膜IL_8含量均较高。提示H.pylori感染时 ,IL_8在胃十二指肠粘膜局部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浙江地区儿童感染的幽门螺杆菌 (Hp)cagA基因的变异性。方法 应用3对不同引物对66例Hp感染患儿胃粘膜Hp菌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分别扩增cagA基因不同DNA片段 ,检测cagA基因阳性 (cagA +)检出率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儿血清CagA抗体。结果 Hp 菌株cagA基因DNA404bp、349bp、298bp 片段分别经3对引物扩增后 ,cagA +检出率分别为56.1%、39.4%、72.7% ,三者之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14.63,P<0.01) ,总阳性检出率为90.9%。66例患儿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为97.0%。结论 浙江地区儿童感染的Hp菌株cagA基因存在变异性和多态性 ,增加引物对数量进行检测可以提高Hp菌株cagA +检出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血清TNF-α,sTNFR-Ⅱ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42例新生儿败血症和20例非感染新生儿血清TNF-α、sTNFR-Ⅱ水平。结果:败血症组血清TNF-α,sTNFR-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败血症组血清TNF-α与sTNFR-Ⅱ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血清TNF-α与sTNFR-Ⅱ相应升高,可能提示新生儿败血症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5.
铜系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人体很多重要酶的合成,以保证机体造血和内分泌机能的正常进行,维持神经系统、心血管、骨骼及胶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完整、对促进小儿健康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人体内缺铜或含铜量过多,均可引起生理和生化功能紊乱而致病。近年来铜代谢紊乱病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血清铜的测定有助于检  相似文献   
56.
浙江省726 998名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对苯丙酮尿症(PKU)疾病的筛查,了解浙江省遗传性代谢病苯丙酮尿症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类型.方法:取出生72 h后并喂足高蛋白奶6次以上的726 998例新生儿足跟末梢血,应用荧光定量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水平.结果:在726 998例新生儿中检出phe增高(phe>121.0 μmol/L)的可疑者152例,经血清氨基酸分析(其中宁波可疑10例,确诊7例),确诊PKU患儿32例,其中经典型PKU 26例,高苯丙氨酸血症5例,四氢生物喋呤(BH4)缺乏症1例.确诊治疗最早时间为16 d,最晚为105 d,中位数为32 d.结论:浙江省苯丙酮尿症检出率为1/22 718.  相似文献   
57.
幽门螺杆菌感染家庭内聚集和根除治疗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儿童家庭内聚集现象,探讨根除H 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治疗.方法经胃镜检查、病理切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PCR-UreA-DNA确诊H pylori感染患儿226例,对其383位父母及部分家庭成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洛赛克+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1周疗法,治疗92例患儿,分成与感染的父母同治组和未同治组,观察对照2组H pylori根除率差异性.结果 226个家庭383位父母及部分家庭成员中H pylori总阳性检出率为83.8%.41例患儿菌株血清基因型与73位父母基因型符合率为89%(65/73).与父母同治组H pylori根除率为95.2%(40/42);未同治组H pylori根除率为80%(40/50),χ2=4.67,P<0.05,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H.pylori感染有突出的家庭内聚集现象,父母及有密切接触的其他家庭成员是儿童感染的重要传染源;与感染父母或家庭成员的同步治疗,对提高患儿H pylori根除率与预防再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支气管肺炎40例维生素A和免疫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0%小儿支气管肺炎和37例健康儿童进行了维生素A、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并将支气管肺炎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维生素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3比值和IgA、C3值,支气管肺炎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营养和免疫水平对支气含肺炎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9.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洁  陈黎勤 《浙江医学》1999,21(12):758-759
轮状病毒是小儿腹泻病的主要致病原,应用电子显微镜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颗粒是较可靠的诊断方法,但技术要求高,临床应用受限。本院实验室以乳胶凝集试验测定大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简便、快速,且敏感性、特异性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败血病患儿血浆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Ⅰ区的多态性.方法 用ELISA法检测血浆MBL浓度,用序列特异性引物(SSP)PCR法和序列分析法对MBL基因进行分型.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遗传学分析采用SHEsis软件.结果 31例败血病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MBL浓度中位数分别为2 978 ng/mL和1 254 ng/mL,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且两者间呈线性相关(r=0.781).PCR-SSP和序列分析显示,启动子-550位点H/H、H/L和L/L型分别占45.2%、29.0%和25.8%,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0.290,各型等位基因分布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4.90,P<0.05);-221位点Y/Y和X/Y型分别占83.9%和16.1%,无X/X型,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0.098;各型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0.008,P>0.05).外显子Ⅰ A型、A/B型和B/B型分别占71.0%、25.8%和3.2%,+54密码子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0.161,各型外显子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0.066,P>0.05).所有样本5'端非转录区+4位点均为P型,无C或D型外显子发现.A/A型外显子急性期和恢复期MBL浓度中位数分别为3 782 ng/mL和1 436 ng/mL,显著高于A/B型外显子的565 ng/mL(P<0.01)和233 ng/mL(P<0.01)以及B/B型外显子的16 ng/mL和9 ng/mL,但A/A型急性期MBL浓度的增加倍数为1.76±1.10,其他型为1.11±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7,P=0.126).结论 败血病患儿急性期血浆MBL浓度显著高于恢复期,且两者呈线性相关,血浆MBL浓度高低与MBL结构基因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