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与腰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89例绝经后T2DM患者的正位腰椎(L1~4)、左股骨颈BMD,并测定部分实验室相关指标,记录年龄、病程、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及计算体重指数(BMI)等,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与非骨质疏松组(NOP组)进行对比分析,另测定正常健康51例绝经后女性(对照组)正位腰椎(L1~4)、左股骨颈BMD及血清IL-6水平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后T2DM患者IL-6水平升高(t=2.636,P=0.009),左股骨颈及腰椎(L1~4)BMD均下降(t=-2.127,P=0.035;t=-2.026,P=0.045);OP组与NOP组比较IL-6升高(t=2.117,P=0.038),左股骨颈及腰椎(L1~4)BMD均下降(t=-7.274,P<0.001;t=9.213,P<0.001).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IL-6水平升高,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股骨颈BMD的降低与IL-6水平升高可能有一定的关系,IL-6水平升高对腰椎、股骨颈BMD的影响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62p、CD63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59例2型糖尿病患者CD62p、CD63,使用Nicolet Viking IVD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肌电图正常者为非DPN(A组,25例),神经电生理异常者为DPN(B组,34例)。健康对照组26例。结果CD62p、CD63的水平在糖尿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P〈0.01),B组与A组有显著差异(P〈0.05,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D62p与CD63(r=0.564,P〈0.001)、FPG(r=O.402,P〈0.01)呈正相关,与左腓MNCV(r=-0.320,P〈0.05)、右腓MNCV(r=-0.299,P〈0.05)、左尺MNCV(r=-0.407,P〈0.01)、右尺SNCV(r=-0.382,P〈0.05)呈负相关,与年龄、病程、GHB、TG、TC、BMI等无相关,CD63与FPG(r=O.623,P〈0.001)呈正相关,与左腓MNCV(r=-0.377,P〈0.01)、右腓MNCV(r=-0.285,P〈0.05)、右尺SNCV(r=-0.378,P〈0.05)呈负相关,与其余因素无相关。结论CD62p、CD63表达率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初次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在正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应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注射部位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部位红肿、硬结、肌肉萎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测定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serumhomocysteine,sHcy)水平,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肾病组74例,早期肾病组33例,临床蛋白尿组14例,比较各组间sHcy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s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肾病组又显著高于无肾病组(P<0.05).结论高sHcy血症可能与糖尿病肾病有关,sHcy水平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病情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学生模拟问诊"联合SimMan模拟人在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模拟教学及传统教学,通过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检验。结果:实验组比较对照组上课更有热情,病史采集更加全面,病人能配合良好,而且学生对病人更能感同身受。结论:"学生模拟问诊"结合SimMan模拟人体格检查在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因素及与血清镁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140例2型糖尿病体重指数、血压、血糖、HbAlc和血镁水平。结果:DR组比NDR组病程、FC-P、SBP、血镁有显著差异(P<0.05)。DR的发生与病程、FC-P、血镁有关,血镁与DR的发生呈独立负相关(OR=2.78,2.68,-7.89,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FC-P、血镁是2型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DR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血清SICAM-1和SVCAM-1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oluble intercellar adhesion molecule- 1, sICAM-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VCAM- 1)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测定 8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48例健康对照者 (C组 )血清 sICAM- 1和 sVCAM- 1水平, 86例 2型糖尿病分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组 (A组 )26例与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 B组) 60例,比较 3组间 sICAM- 1和 sVCAM- 1的水平.糖尿病组中并对颈总动脉内膜厚度与 sICAM- 1和 sVCAM- 1作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 sICAM- 1和 sVCAM- 1的水平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 P<0.01), A组又高于 B组( P<0.05).糖尿病组中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分别与 sICAM- 1和 sVCAM- 1有相关( 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sICAM- 1和 sVCAM- 1水平的升高,表明了体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白细胞的激活,从而参与了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作为病情监测的血清学指标 .  相似文献   
18.
测定133例T2DM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发现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较尿蛋白正常患者Hp感染率升高,提示Hp感染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纯性低甲状腺素血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访妊娠早中期妇女3131例,其中单纯性低甲状腺素血症孕妇77例(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正常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的孕妇305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死胎、出生时外观畸形、胎膜早破、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026、0.060、8.483、8.483、0.789、1.619、0.177、1.490、1.438、0.077、0,均P>0.05)。结论单纯性低甲状腺素血症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单源能谱CT诊断痛风的价值。方法 对73例疑似痛风患者进行关节单源能谱CT扫描,观察尿酸盐结晶数量、大小及部位。以美国风湿病协会痛风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计算单源能谱CT扫描诊断痛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确诊痛风61例,单源能谱CT检查诊断痛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44%(57/61)、83.33%(10/12)和91.78%(67/73);共扫描129个关节,其中阳性96个,以第一跖趾关节受累最为常见(34/96,35.42%);共检出尿酸盐结晶沉积403处。结论 单源能谱CT诊断痛风准确率较高,为诊断痛风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