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2篇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早期尿动力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妇女近期下尿路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世界尿控协会推荐尿动力学标准检查方法对29例初产妇剖宫产后志愿者(AD组)和19例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志愿者(VD组)在分娩后3~5 d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以14例因上尿路疾病检查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已婚未育妇女作对照.结果:AD组和VD组功能性膀胱容量、正常尿意膀胱压测定容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排尿后收缩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AD组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高于VD组(P<0.05),但AD组与VD组的AG值和尿道阻力因子(URA)均提示不存在膀胱出口梗阻.其余相关指标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后近期内多表现为膀胱感觉敏感,功能性膀胱容量下降,且尿道静态阻力增加,但膀胱排空能力无明显变化;阴道分娩产妇产后近期内尿道功能较好;2种分娩方式对产后膀胱功能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尿道外口创面感染及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对5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时,发现因尿道外口偏小而无法进镜,于是行外口切开术或F28尿道探子外口扩张术,使前列腺电切镜能顺利进入,术后置导尿管3~7d后拔除,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的作用。结果52例尿道外口切开术后创面14~21d修复愈合,置导尿管时间2~7d,平均4d,无创面感染,无1例逆行尿路感染,无疤痕形成,其中1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经尿扩后好转。结论湿润烧伤膏在尿道外口创面修复愈合过程中能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可减少瘢痕形成,能有效预防尿道外口创面感染及狭窄的发生,减少置导尿管时间。  相似文献   
13.
克拉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克拉霉素(CLM)加左氧氟沙星(LOFLX)治疗慢性前列炎8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6例中,年龄23岁-63岁,平均年龄35.6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7个月。诊断标准:(1)有排尿和疼痛症状或性功能症状;(2)前列腺触痛,周边结节样感或囊性感明显;(3)前列腺液(Er,s)检查WBC〉15个/HP。  相似文献   
14.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以确立中西医结合治疗CAA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3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6例)采用司坦唑醇片联合环孢素A(CsA),试验一组(11例)辨证采用补肾Ⅰ、Ⅱ、Ⅲ号方治疗,试验二组(1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Ⅰ、Ⅱ、Ⅲ号方治疗,疗程6个月。分别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在临床疗效、外周血象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二组在贫血症状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另外2组(P〈0.05),并能显著降低IFN-γ水平(P〈0.05)。结论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CAA在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提高血常规计数方面均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联合新总攻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本组选取206例输尿管结石病例,分3组分别采用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新总攻法排石、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新总攻法治疗,观察碎石排石疗效.结果 206例输尿管结石中,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组一次碎石后排石率84.9%,二次碎石后排石率88.1%;新总攻疗法组排石率81.9%~85.5%;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新总攻法组一次碎石后排石率达91.9%,二次碎石后排石率达98.2%.治疗中无一例并发剧烈绞痛、严重血尿、穿孔、石街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新总攻法组其结石排净率与前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新总攻法治疗输尿管结石优于单纯ESWL及总攻排石疗法,具有治疗效果佳、排石率高、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副作用少、无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直径> 1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0年9月142例直径> 1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组74例,ESWL组68例,比较两组的结石排净率及并发症?结果:输尿管镜组74例中,70例看到结石并击碎,其中结石排净率为90.0%(63/70),而ESWL组结石排净率只有64.7%(4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明显的术后并发症?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 1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明显优于ESWL,可作为直径> 1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涂阳肺结核短程化疗家庭成员全程面视服药管理探讨罗良娟1刘奎11993年我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按项目《手册》要求,对涂阳病例实行短期化疗,全程督导管理,及时控制了传染源,取得了显著的近、远期效果。但通江地处大巴山主峰地带,经济不发达,幅员...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87~1990年对10例老年阳萎患行Jones银丝绞柱硅腔假体植入术,术后10年随访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9.
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抗早孕过程的超声观察与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对98例早孕妇女药物流产的过程定期进行B超观察,结合临床分析声像图、结果显示;胚囊直径与出血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服米非司酮后胚囊仍在正常生长,心管搏动正常破碎,69.8%的对象胚囊形态正常,胚囊排出后,宫内残留组织声像图分四型,Ⅰ,Ⅱ型出血持续时间与Ⅱ,Ⅳ型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4-08/2005-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动力学中心就诊的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50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患者治疗前记录3d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并按照世界尿控协会推荐的标准进行尿动力学测定。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肌电刺激治疗,采用表面电极,置于会阴部尿道括约肌处。电刺激模式为专为盆底肌锻炼设计的一组程序化刺激。3次/周,每次60min/次,共治疗12周。治疗结束前3d开始记录排尿日记,刺激结束后复查尿动力学和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主要反应尿失禁的发生率和尿失禁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共21分,分值越高尿失禁越严重)评估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对患者的干预效果:经过12周治疗后,24例患者(48%)尿失禁症状消失,21例患者(42%)尿失禁症状改善,5例患者(10%)尿失禁症状无改善。②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尿动力学主观、客观指标比较:患者治疗12周后功能性膀胱容量、valsalva漏尿点压、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治疗前(t=2.309~2.840,P<0.05),总排尿次数、总漏尿事件次数和尿失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3.389~3.415,P<0.05)。结论: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近期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具有无创伤和经济方便的优点,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