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评估风湿性房颤患者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  10 6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风湿性房颤组 (n =5 1)和特发性房颤组 (n =5 5 ) ,所有患者同时进行TTE和TEE检查 ,对两组间左房自发性超声对比现象 (leftatrialspontaneousechocontrast,LASEC)的严重程度、LA、LVd、LVs、FS、二尖瓣瓣口面积等进行比较。结果  10 6例中经TEE检查发现 14个血栓 ,而TTE检查仅发现 4个血栓 ,两组间左房血栓发生率、LASEC的严重程度、LA、FS及二尖瓣瓣口面积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关分析显示LASEC与LA呈显著正相关 ,与二尖瓣瓣口面积显著负相关。结论 风湿性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发生率高 ,发生栓塞危险性较大 ,应积极抗凝治疗。TEE对于房颤患者血栓的检测及栓塞危险性的评估较TTE更有优势 ,LASEC、LA、二尖瓣瓣口面积可作为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预示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洗脱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88例冠心病患者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记录一般情况、术中支架植入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88例冠心病患者共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119枚,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及术后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在防治经皮经腔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血清sFas和sFasL及sIL-2R的水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2 R水平与冠心病 (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30例 CHD患者 (CHD组 )和 2 6例非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的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 2 R水平。结果 :CHD组患者 s Fas水平 (ng/ L)为 15 83.4 1± 174 .4 6 ,明显高于对照组 (1374 .5 5± 142 .4 2 ) ,P<0 .0 1。与对照组比较 ,CHD组患者血清 s IL- 2 R水平 (ng/ L)显著增高 (94 4 .5 0± 395 .5 9vs6 5 2 .4 5± 16 3.36 ,P<0 .0 1) ,且 CHD患者血清 s Fas水平与 s IL- 2 R水平呈正相关 (r=0 .4 18,P<0 .0 5 )。两组血清 s Fas L水平差别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高水平的血清 s Fas、s IL- 2 R与 CHD有关。高水平的血清 s Fas有可能通过抑制激活的 T细胞凋亡而导致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胸超声心动描记术(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TEE)评价房颤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对106例心房颤动患者同时进行TTE和TEE检查,根据TEE检查结果分为血栓阳性组和血栓阴性组。对两组间左房自发性超声显影(left atrial spontaneous echocontrast,LASEC)的严重程度,LA内径,LVd,LVs,FS和二尖瓣瓣口面积等进行比较。结果:106例中经TEE检查发现14个血栓,而TTE检查仅发现4个血栓,两组间LASEC的严重程度、LA内径、二尖瓣瓣口面积均有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LASEC与LA内径呈显著正相关,与二尖瓣瓣口面积显著负相关。结论:TEE对于房颤患者血栓的检测及栓塞危险性的评估较TTE更有优势,LASEC分级、LA内径、二尖瓣瓣口面积可作为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预示因子。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37岁 ,因反复心悸、胸闷、乏力十余年 ,加剧 2个月入院。患者十余年前感冒后出现明显心悸、胸闷、乏力并伴有双下肢水肿 ,但无气喘、咳嗽、胸痛、晕厥等表现。在他院曾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 ,之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 ,尤其在劳累后更加明显。近 2个月来自觉症状明显加剧 ,但尚能胜任中度体力劳动。体检 :T 36 .8℃ ,P75次 /min ,BP12 1/ 71mmHg (1mmHg =0 .133kPa) ,R 2 0次 /min ,一般情况可 ,生长发育良好 ,口唇无发绀 ,两侧颈动脉搏动正常 ,颈静脉无怒张 ,两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音 ,心前区无膨隆…  相似文献   
16.
Rapamycin药物涂层支架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Rapamycin涂层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5例冠心病患者行Rapamycin涂层支架植入术为药物支架组,12例行普通支架植入的患者为普通支架组,分别记录两组一般情况、术中支架植入情况以及随访结果,并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药物支架组合并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及高LP(a)者明显多于普通支架组。药物支架组在左前降支植入者20例,占80%,普通支架组左前降支植入者5例,占41.67%;药物支架植入的血管直径较普通支架为小(P<0.05,P<0.01),而最大扩张压力和扩张时间在药物支架组明显高于普通支架组。结论:Rapamycin涂层支架植入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手术,在防治PTCA支架术后再狭窄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 ,测定了 3 5例ACS病人 (ACS组 )、2 3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SAP组 )及 2 0例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结果 :血清可溶性Fas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平均水平 ,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 ,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 <0 0 1) ,而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间血清可溶性Fas配体平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CS组血清可溶性Fas水平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 (γ =0 45 7,P <0 0 1)。结论 :研究表明ACS病人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其可能与ACS有关。血清可溶性Fas可能通过维持自身免疫炎性反应而导致A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A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合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4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例.所有患者均予正规ACS治疗,其中1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5例患者同时接受抗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经综合治疗后死亡1例,5例患者于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心血管事件,1例失访.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ACS有其相对特殊的自身临床特点,及时诊断、综合治疗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黄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黄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 19只SHR随机分为4组,给药组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各5只,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给予1.8g、2.4 g及3.6 g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4只,给予生理盐水,用尾动脉容积法测定SHR血压,观察黄芪对SHR血压的急性效应。再继续每组分别每天1次腹腔给予上述剂量的黄芪或生理盐水,共8周,期间用尾动脉容积法每周1次连续监测黄芪对SHR血压的慢性影响。另取16只周龄、性别、体重等和SHR匹配的WKY大鼠作对照,分组、给药与处理方法均同SHR。结果 1、SHR与WKY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黄芪后在观察的各时间点(5 min、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并不引起血压的急性变化。2、长期腹腔注射黄芪的SHR血压逐渐低于对照组SHR的血压(P<0.05,P<0.01),SHR大鼠血压不再升高,反而下降(P>0.05),未给药的对照组SHR血压自第3周开始继续升高(P<0.05,P<0.01);对WKY没有类似作用。结论 黄芪急性腹腔给药不影响SHR血压,但长期腹腔给药可以控制SHR血压的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黄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SHR19只,采用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1.8g、2.4g和3.6g腹腔注射给药,1天1次,共8周。并连续定时观察血压变化,8周后处死SHR。并比较用药各组与不用药组的血压、左心室肥厚指数和淋巴细胞钙离子水平、血浆内皮素-1含量的差异。结果黄芪腹腔注射给药8周后,黄芪组SHR血压在总体上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空白组血压自实验开始后第4周继续升高(P〈0.01)。SHR空白组的左心室肥厚指数明显高于低剂量黄芪组、中剂量黄芪组、高剂量黄芪组SHR和各组WKY(P〈0.01)。中剂量黄芪组和高剂量黄芪组SHR比较空白组SHR的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中剂量黄芪组和高剂量黄芪组SHR比较空白组SHR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慢性腹腔注射给药可以控制SHR血压进一步升高和改善高血压过程中的LVH,黄芪的这种作用可能与降低淋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和血浆内皮素-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