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21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440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89篇
  2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61.
62.
目的 采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探讨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先采用分子描述符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解毒消癥饮中148个化合物与32个抗肿瘤药物的化学空间信息分布,探讨其类药性质;再通过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解毒消癥饮和肿瘤相关受体靶标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相互作用情况,以探讨其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结果 解毒消癥饮所含分子与抗肿瘤药物有类药性,且更具多样性;解毒消癥饮中91个化合物与EGFR、HER-2和COX-2有着显著的活性抑制作用。结论 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促细胞凋亡等方面,与胃癌发病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63.
陆小宇  罗慧  何鸳  胡鑫洁  周瑞  朱虹丽  李楠  陈梅 《陕西中医》2021,(12):1808-181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凤香洗液中“丁香-苦参”配伍治疗子宫内膜癌(EC)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对丁香-苦参的活性成分进行检索和筛选,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筛选EC相关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将筛选到的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结果:共筛选到31个潜在活性分子,690个中药成分靶点,1627个EC相关靶点,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146个,共同靶点以多种方式参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595个生物过程,并参与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乙肝通路、癌症蛋白聚糖信号通路等115条信号通路。结论:丁香-苦参通过作用于PTGS2、Akt1、PTGS1、RELA、PRSS1、MAPK1等靶点调控癌症、PI3K/Akt、乙肝、癌症蛋白聚糖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干预EC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正胆囊内瘘是胆囊结石的少见并发症,具有发生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难以确诊、术中处理困难等特点,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须引起警惕和重视。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变异右肝后叶胆管双内瘘非常罕见,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文献报道。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胰管盆式内引流术在慢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胰管盆式内引流术治疗的18例慢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合并胰管结石16例,合并胰周假性囊肿18例,合并胰周脓肿5例。均行胰管盆式内引流术。结果 1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胰管盆式内引流术,手术时间为(3.5±1.2)h,术中出血量为(153.8±30.7)mL。术后6例(33.3%)病人带管出院,其余病人术后拔管时间(8.0±1.5)d;有1例(5.6%)病人术后连续3 d桥袢引流管引流少量暗红色液体,予以保守治疗后愈合,其余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18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8个月,效果满意,有1例(5.6%)术后27个月时再发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好转,其余病人未再发胰腺炎。结论 采用胰管盆式内引流术一期处理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亚急性期病人,可缩短治疗时间,且有效缓解病人腹痛症状,防止胰腺炎复发,保护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勺式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Ⅰ、Ⅲ型胰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慢性胰腺炎合并Ⅰ、Ⅲ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典组2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勺式组28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勺式切除术)。经典组患者中慢性胰腺炎合并Ⅰ型胰管结石18例,合并Ⅲ型胰管结石9例。勺式组患者中慢性胰腺炎合并Ⅰ型胰管结石16例,合并Ⅲ型胰管结石12例。经典组患者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吻合,胰肠吻合采用胰腺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放置胰管支撑管。胆肠吻合采用空肠与胆总管端侧连续吻合。勺式组患者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勺式切除术,作Kocher切口,游离十二指肠,采用“四边法”向胰头方向切开胰管。距离十二指肠边缘1cm处切除胰管前方的胰腺组织,暴露胰头部的各分支胰管,取尽结石,沟通主胰管。对合并Ⅲ型胰管结石的患者,必要时可剖开胰体尾部的胰管取石。消化道重建采用胰勺面空肠Roux—en—Y吻合术。采用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2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矿检验。结果术中经典组2例患者改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勺式切除术,勺式组1例患者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典组实际施行手术人数为26例,勺式组为29例。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多在术后2周左右得以改善。经典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5±1.6)h,出血量为(460±88)mL,术后住院时问为(18.0±3.5)d,住院费用为(7.8±2.1)万元,并发症发生率为19.2%(5/26)。勺式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1.0)h,出血量为(120±36)mL,术后住院时间为(9.5±2.9)d,住院费用为(3.9±1.2)万元,并发症发生率为3.4%(1/29)。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58,11.365,6.325,8.647,x2=3.976,P〈0.05)。53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6个月至5年),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经典组患者中24例获得随访,其中2例患者术后仍有轻微腹痛,1例腹痛剧烈,诊断为胰肠吻合口处胰管开口狭窄,经再次手术切除部分胰体组织后缓解;19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12例病情好转或血糖恢复正常。勺式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2例术后轻微腹痛,疼痛时间较为短暂,未行处理;22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16例血糖恢复正常。结论对慢性胰腺炎并Ⅰ、Ⅲ型胰管结石的患者,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勺式切除术是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诊断的临床价值,以及CSP的超声分型对临床个性化治疗CSP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诊断28例CSP住院患者声像图特征,及其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病理结果及患者转归情况。结果 28例均获得明确诊断,将CSP分四型,孕囊型6例,结节型9例,团块型8例,巨块型5例;3例孕囊型为超声及临床确诊,25例均获得病理标本,其中24例显微镜下可见绒毛组织,1例病理确诊为绒癌,诊断正确率为96.4%。结论超声早期诊断CSP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CSP的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为医疗机构管理药品及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使用中的相同成分与给药途径的国产和外资药品说明书34组,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对药品说明书"修改日期"项的修改次数和修改年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组药品说明书中有口服剂型25组(包括心血管系统药物8组)、注射剂型9组,其中国产药品说明书修改次数达33次,外资药品说明书113次;2011-2012年发生修改的国产药品说明书有8种,外资药品说明书有17种。口服剂型中,修改次数≤1的国产药品说明书有18种,外资药品说明书有8种;国产药品说明书修改次数达26次,外资药品说明书76次;2011-2012年发生修改的国产药品说明书有5种,外资药品说明书有12种。心血管系统药物中,修改次数≤1的国产药品说明书有4种,外资药品说明书有1种;国产药品说明书修改次数达11次,外资药品说明书27次;2011-2012年发生修改的国产药品说明书有2种,外资药品说明书有6种。结论:外资药品说明书的修改明显比国产药品说明书频繁。  相似文献   
70.
陈梅 《黑龙江医药》2014,27(5):1069-1071
目的:为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经济的用药,减少退药行为的发生。方法:在门诊药房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针对"优化门诊退药管理"主题,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挖掘发挥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结果:使门诊退药笔数大幅度下降,退药处方由活动前的80张·d-1减少到37张·d-1,改善幅度为53.8%。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减少退药率,保证了药品流通市场上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