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TVT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及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4年8月我院1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无张力阴道吊带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1.5min。术中出血平均62mL。随访1~15个月,全部病例均治愈,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2.
慢性睾丸痛5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1年4月~2005年5月我院门诊以慢性睾丸痛就诊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对70例肝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中,应用腹腔引流管进行临床研究,其中85~89年间,34例肝叶切除放置双套管引流(套管组),90~92年,36例肝叶切除放置并置双管引流(双管组)。二组比较结果:双管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套管组,尤其膈下感染、肝断面感染等严重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miR141对LNCa P细胞的增殖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q PCR检测miR141表达情况;同时检测LNCa P细胞miR141表达情况。将LNCa P细胞分为LNCa P组(不进行转染)、mimics组(转染miR141-mimics)与inhibitor组(转染miRNA-141 inhibitor)。观察其转染效率,并用MTT法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的细胞周期情况,通过WB检测P27、CDK4和Cyclin D1表达情况。 结果 在癌组织中miR-141的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LNCa P细胞中miRNA-141的水平相比于癌组织较低(P<0.05),但略高于癌旁组织。LNCa P细胞转染miRNA-141-mimics后,miRNA-141表达显著升高(P<0.05),转染miRNA-141-mimics及miRNA-141 inhibitor后,miRNA-141表达略高于LNCa P细胞。在LNCa P转染miRNA-141 mimics 48 h时,细胞增殖率相比于LNCa P及inhibitor组要低,说明miRNA-141能阻碍LNCa P细胞的增殖。在LNCa P转染miRNA-141 mimics后,细胞周期在G1期发生阻滞。mimics组与LNCa P组、inhibitor组相比,P27明显升高,而CDK4和Cyclin D1则明显下降。 结论 miR141影响LNCa P的增殖,能使LNCa P阻滞在G1期。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DC-CIK联合膀胱内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手术患者122例,按照术后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治疗,观察组在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分析治疗12个月后患者累积复发率、累积生存率、安全性及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累积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累积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由化疗引起,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DC-CIK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CD3 T细胞、CD4 T细胞、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联合膀胱内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可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和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6.
毛传万  陈映鹤 《放射学实践》2004,19(11):838-83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SUI的 2 0例患者 ,根据临床表现将SUI分为 3度 :Ⅰ度 5例、Ⅱ度 9例、Ⅲ度 6例。分别在自然状态下和应力 (增加腹压 )状态下行MRI ,采用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 (B FFE)技术行膀胱尿道矢状面成像。测量膀胱尿道连接点至耻尾线的垂直距离 ,结果与 1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自然状态时所有病例的膀胱尿道连接点均位于耻尾线以上 ,SUI患者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应力状态时 ,2 0例SUI患者膀胱尿道连接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 18例下降至耻尾线以下 ,平均下移距离为(2 5 .0 8± 3 .3 1)mm ;10例正常对照组平均下移距离为 (12 .5 2± 1.62 )mm。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MRI能显示膀胱尿道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 ,能比较准确地诊断SUI。  相似文献   
67.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腔内碎石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9例有并发症病人的资料。结果输尿管穿孔2例,输尿管口损伤2例,输尿管末段闭锁1例,结石上移2例,输尿管迂曲无法通过2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操作细致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8.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报告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20例,其中单侧畸形15例,双侧畸形5例,并发输尿管异位开口8例,输尿管囊肿4例,重复肾上肾积水7例,重复肾上肾发育不良伴下肾积水,输尿管末端狭窄1例,结合文献分析了IVU,B超和CT的诊断价值,提出了CT对双侧重复畸形伴一侧输尿管异位开口具有定侧诊断价值,指出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9.
对70例肝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中,应用腹腔引流管进行临床研究,其中85~89年间,34例肝叶切除放置双套管引流(套管组),90~92年,36例肝叶切除放置并置双管引流(双管组)。二组比较结果:双管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套管组,尤其膈下感染、肝断面感染等严重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对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3例BPH患者分别按逼尿肌收缩力分收缩力正常组与减弱组,按膀胱顺应性(BC)分高、正常、低顺应性三组,按有无逼尿肌不稳定(DI)分DI阳性与阴性组,分析逼尿肌不同特性的改变对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收缩力正常组的膀胱出口梗阻(BOO)和DI发生率明显高于收缩力减弱组,在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改变和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上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低顺应性组在BOO和DI发生率上明显高于高顺应性组,两组在逼尿肌收缩力受损(DUA)的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DI( )组的BOO和低顺应膀胱发生率高于DI(-)组,DUA发生率低于DI(-)组.结论:反映BPH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各尿动力学指标相互影响,并与BOO密切相关,在无法进行压力/流率测定时综合分析DI、BC等非压力/流率指标有助于判断BOO和逼尿肌收缩功能,对BPH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