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我院自1976年12月~1979年3月共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1~44岁,最小11岁。针麻2例,具有术中平稳、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全麻14例,由于采用小剂量复合麻醉,术中循环稳定,术毕清醒迅速、自发呼吸满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3.
74.
周燕丰  诸绍君  陈庆廉 《浙江医学》2000,22(11):644-645,648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的关系。方法 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在主动脉阻断和开放所形成的心肌缺血再灌注状态下,观察围术期血浆CK-MB、MDA、SOD的变化。结果 血浆CK-MB、MDA、SOD均在主动脉开放即刻就显著升高,主动脉开放10、30min达高峰并显著高于主动脉开放即刻,术后24h仍高于麻醉前。CK-MB与MDA、SOD  相似文献   
75.
祝胜美  徐建红  陈庆廉  项燕 《浙江医学》2000,22(11):672-673
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手术期间循环功能变化较大,本文旨在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高血压手术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1.病例选择:70岁以上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40例,男23例,女17例,术前合并Ⅰ~Ⅱ期高血压(按WHO标准确诊),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G组)和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G/E组),每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2.麻醉与监测:术前半小时肌注哌替啶1mg/kg。G/E组病人入手术室后根据手术部位作相应的硬膜外穿刺(一般是T9~10)并留管待用。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76.
99中华医学全麻醉学会年会于1999年4月22日至25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代表903人,分别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德国、芬兰的专家也参加了本届会议。大会收到论文1252篇,其中大会报告、壁报展示、书面交流1168篇。本次会议壁报展示在我国麻醉学术会议中还是首次应用,是与国际接轨的初次尝试。  相似文献   
77.
自1978年Norman[1]等报道了第一例心肾联合移植以来,国内也陆续有心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报道。对合并心脏及肾脏功能衰竭的患者,心肾联合移植已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被选择的治疗措施[2]。现将本例心肾联合移植的麻醉体会作一报道。1病例摘要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麻醉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8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825例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825例患者中共发生下呼吸道感染46例,感染率为5.58%,其中全身麻醉患者感染率为7.76%,高于其他麻醉方式,神经外科感染率为11.62%,高于其他科室,≥60岁患者感染率为7.27%,高于<60岁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者感染率为10.78%,高于其他患者,合并基础疾病≥2种感染率为11.24%,高于1种及无合并疾病者,急诊手术感染率为10.64%,高于择期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合理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外科手术麻醉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较多,应引起重视,已经发生感染者应给予合理处理.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期间不同通气模式在小儿仰卧位非胸部手术时呼吸力学、血液动力学、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方法 选择34例小儿,ASA Ⅰ-Ⅱ级,下腹部及四肢择期手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仰卧位,先行双肺通气,采用定容模式(TLV-VCV)潮气量为8-10 ml/kg,再行右侧单肺通气,采用定容模式(OLV-VCV),25 min后改为单肺定压通气(OLV-PCV),压力设定根据单肺定容的气道平台压而定。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法(SSS)监测呼吸力学参数: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分钟通气量(MV)等,其中18例年龄>5岁、体重15kg以上患儿采用经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仪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左心射血时间(INETi)、主动脉血流加速度(ACC)和主动脉血流速度(ABF),并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PaO2、PaCO2)。结果 OLV-VCV与TLV-VCV相比,Ppeak、Pplat、Raw明显升高(P<0.01),而Cayn、CO、SV下降(P<0.05-0.01),SVR明显升高(P<0.05),PaO2下降(P<0.01)。OLV-PCV与OLV-VCV比较,PaO2升高(P<0.05)。结论小儿单肺通气期间采用定压通气模式有利于改善肺泡氧合,减轻单肺通气造成的血氧分压下降。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观察术中脑氧饱和度(rSO2)的变化来探讨非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无肝期和新肝早期脑氧供需平衡情况.方法20例行非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晚期肝病患者采用异氟醚吸入复合异丙酚、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术中按需输注乳酸林格氏液、红细胞、血浆和白蛋白,维持红细胞压积≥30%.无肝期适当控制输血、输液,必要时可用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维持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在门、腔静脉开放前开始增加潮气量,避免开放初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过度增加.术中持续监测ECG、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输出量(CO)以及体温等.rSO2探头(Invos 3100)分别置于左右前额,并记录开腹前(T1)、门、腔静脉阻断前5 min(T2)、门、腔静脉阻断即刻(T3)、门、腔静脉阻断30min(T4)、门、腔静脉开放3min(T5)、15min(T6)、30min(T7)、90min(T8)、3 h(T9)等各时点的左右两侧rSO2.同时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和PaCO2.结果与T1相比,T3、T4的CVP、MPAP、CO明显降低、T5-9时明显升高,T3、T4、T6的MAP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时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T4相比,新肝期各时点CVP、MPAP、CO以及MAP明显升高(P<0.05);各时点左右两侧的rSO2没有差异(P>0.05).与T1相比,T3、T4的rSO2下降明显,T5的rSO2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点的rSO2变化不明显;与T4相比,新肝期各时点的rSO2明显升高(P<0.05).与T1相比,T5的PaCO2明显增加(P<0.05),其余各时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T4相比,新肝期各时点的PaCO2明显增加(P<0.05).PETCO2的变化与PaCO2相似(P>0.05).各时点的体温变化不明显(P>0.05).与T1相比,各时点的Hb差异无显著性(P>0.05).rSO2与MAP呈正相关(r=0.51,P<0.05).结论非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手术中,无肝期和新肝早期有脑氧供需失衡的趋势,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