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笔者运用补虚泄浊之中药治疗不同病因所致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2岁。原发病有肾小球肾炎15例,慢性肾益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4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3例。1.1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以血肌研(Scr)、内生肌研清除率(Ccr)以及临床症状、体征为诊断依据。具体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的肾功能损害分期标准。同时还必须具备双肾B超检查有缩小。可分①肾功能代偿期;Ccr>50ml/min,Scr<133μmol/L,一般无临床症状。②氮质血症期;Ccr25~50ml/min,Scr在133~221μ…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并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Hp耐药现象日趋严重,以克拉霉素为主,Hp的23S rRNA V区发生点突变是耐克拉霉素的主要机制。此文就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胸部CT表现对其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胸部及胰腺CT,按照Balthazar分级标准研究胸部CT异常在其不同级别的分布。结果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46例出现胸部并发症,CT严重指数(CTSI)一级、二级、三级分别为25.00%、53.57%、92.00%。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胸部表现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目的 降低假性球麻痹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因脑血管意外后假性球麻痹患者行内镜直视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未发生因手术所导致的死亡、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因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例数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P<0.01).结论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可明显减少脑血管意外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8.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检测IL-1β、IL-6、IL-8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检查血清IL-1β、IL-6、IL-8浓度变化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验UC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96例及健康人(对照组)血清IL-1β、IL-6、IL-8水平.分别比较活动期UC患者与缓解期、正常对照组的IL-1β、IL-6、IL-8水平差异;比较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比较重度UC患者与轻、中度患者间的差异.结果 UC活动期患者血清IL-1β、IL-6、IL-8水平明显高于UC缓解期患者和健康人(P<0.05);UC缓解期患者血清IL-1β、IL-6、IL-8水平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UC患者血清IL-1β、IL-6、IL-8水平高于中、轻度患者(P<0.05).结论 UC患者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IL-1β、IL-6及IL-8在U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测定血清IL-1β、IL-6及IL-8水平可及时反映UC病情变化及程度.  相似文献   
89.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萎缩性胃窦炎黏膜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Hp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胃黏膜组织切片亚甲蓝染色镜检确诊有Hp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共166例,给予三联疗法治疗Hp,随访3~4年后行胃镜检查,其中Hp阴性作为根治组,Hp阳性作为Hp未根除组,根据前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Hp根治组较Hp未根除组在胃窦黏膜萎缩及肠化均明显减轻。结论根除Hp可减轻胃黏膜的萎缩和肠化。  相似文献   
9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遭到反复侵害而见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或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病症。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胃痞”范畴。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胃癌前病变。积极治疗CAG是阻断其向胃癌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下面就CAG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