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5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11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587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43篇
特种医学   1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398篇
综合类   1270篇
预防医学   462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522篇
  8篇
中国医学   380篇
肿瘤学   25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7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IL-6阳性细胞在小鼠胸腺内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IL-6阳性细胞在小鼠胸腺的分布。方法:采用免疫酶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双染及免疫电镜技术方法原位显示小鼠胸腺不同部位IL-6阳性神经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免疫酶组织化学确定了IL-6阳性细胞的分布范围,即IL-6在胸腺皮质和髓质的某些特定的细胞表达;进一步采用免疫荧光双染色及免疫电镜技术对IL-6阳性细胞进行了解析,确定了小鼠胸腺内IL-6阳性细胞主要是胸腺实质中不同形态的巨噬细胞,IL-6不存在于胸腺上皮细胞及胸腺细胞。结论:巨噬细胞是小鼠胸腺IL-6的主要来源,参与胸腺细胞发育微环境的构成。  相似文献   
62.
鹿茸多肽对胎大鼠脑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鹿茸多肽对胎大鼠脑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 方法 从E12~ 14d的Wistar大鼠脑中分离扩增获得大量神经干细胞后 ,加入不同浓度的鹿茸多肽 ,观察其对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状况。 结果  5 0 μg L组分化细胞总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5 0 μg L、10 0 μg L、2 0 0 μg L组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NSE)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结论 鹿茸多肽在体外可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为鹿茸多肽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疗效 .方法 分析了 4 0例VAP患儿 ,治疗组 17例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 ,与常规组比较疗效 .结果 一次撤机成功率治疗组大于常规组 (p <0 .0 1) ,平均通气时间及通气 >1周者 ,治疗组 (6 1天 )短于、少于常规组 (10 3天 ) (p <0 .0 1) .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VAP具有良好疗效 .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男性抗精子抗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以ELISA方法测定施行IVF-ET的150对不育夫妇中男方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并分组:AsAb阳性组22例,AsAb阴性组128例。对比分析抗精子抗体及抗体类型对体外受精、卵裂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同时对移植后的妊娠率和流产率进行分析。结果:AsAb阳性组体外受精数明显低于AsAb阴性组(P<0.01),两组的卵裂数则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阳性组中,不同抗体类型间体外受精、卵裂及胚胎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在移植日,AsAb阳性组的I级胚胎较阴性组低,而ⅢⅣ级胚胎和2原核受精细胞(2PN)明显增加(P<0.01)。两组移植后临床妊娠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sAb能明显降低精子体外受精能力,对早期胚胎发育有损害。精子体处理不能完全清除AsAb对IVF影响。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elvet antler polypeptides-VAP)对胎鼠脑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体外分化的影响。方法:从E12—14天的Wistar大鼠脑中分离扩增获得大量NSC后,加入不同剂量的鹿茸多肽刺激NSC分化,以含有10%小牛血清DMEM/F12培养基组为对照组,实验组为加有5μg/L、10μg/L、25μg/L、50μg/L、100μg/L、200μg/L、  相似文献   
66.
八珍汤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调控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八珍汤对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调控作用。采用环磷酰胺致小鼠血虚模型 ,测定八珍汤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象及其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八珍汤对环磷酰胺所致血虚模型小鼠骨髓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 ;经八珍汤诱导制备的巨噬细胞、脾细胞、肺条件培养液和骨骼肌条件培养液能促进血虚模型小鼠骨髓细胞增殖 ,促进血虚模型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TNF)。八珍汤对环磷酰胺所致化疗损伤的造血调控作用可能与直接或间接刺激造血微环境的基质细胞分泌正性和负性造血生长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干扰素a-2b对增生性瘢痕HLA-DR和CD1α。分子的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例增生性瘢痕(HS)和6例正常皮肤HLA-DR和CD1α分子的分布及密度,观察干扰素a-2b治疗后HS HLA-DR和CD1α分子的变化。结果:(1)HS组织表皮HLA-DR LC的数量806.67±101.72个//mm2和表皮CD1α LC的数量700.00±108.82个/mm2明显高于正常皮肤510.00±45.07个/mm2,521.24±57.87个/mm(P<0.05)。(2)HS组织HLA-DR分子在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异常出现。(3)于扰素a-2b治疗3d时HS表皮HLA-DR LC及CD1α LC的数量分别为283.34±73.12个/mm2,220.00±83.92个/mm2,7d时516±49.67个/mm2,589.10±108.82个/mm2,干扰素a-2b治疗后HS表皮HLA-DR LC及CD1αLC的数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1)HLA-DR和CD1α分子数量的增加提示HS和K局部组织可能处于高兔疫应答状态;(2)干扰素a-2b可能通过抑制HLA-DR和CD1α分子降低HS高免疫应答的状态。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选取我院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中国皮肤癌的发病趋势并分别估计其年龄、时期、队列效应。  方法  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估计中国皮肤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年度变化百分比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评估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对皮肤癌发病率的影响。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皮肤癌男性和女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均上升。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男性AAPC为2.8%(95% CI: 2.6~3.0),女性AAPC为3.0%(95% CI: 2.8~3.2);基底细胞癌男性AAPC为4.2%(95% CI: 3.9~4.4),女性AAPC为4.0%(95% CI: 3.7~4.3);鳞状细胞癌男性AAPC为3.7%(95% CI: 3.5~3.9),女性AAPC为2.9%(95% CI: 2.7~3.0)。此外,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表明无论男女,皮肤癌的发病风险均随年龄增长和年份推移而增加,且较晚出生的队列的发病风险均低于之前出生的队列。  结论  1990―2019年中国皮肤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越大、出生越早且生活在当代的人其发病风险更高。应重视皮肤癌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以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食管癌及其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方法 :结合GenomyxLRTM DNA测序 /差异显示系统及GenomyxSCTM 荧光图象扫描系统 ,以及配套的FluoroDD和HI EROGLYPHmRNAProfileKit,采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从人食管癌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间 ,同时直接分离出了相关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片段 74条。结论 :该技术方便、快捷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