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曾宗渊  闵华庆 《癌症》1989,8(1):48-50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3年来共诊治喉癌1608例。1965—1966、1975—1976、1985—1986年喉癌数分别为204、282和318例,年平均数为144.5例。占头颈恶性肿瘤的4.1%,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7%。80年代喉癌数为70年代的1.4倍,为60年代的1.9倍。在这1608例中,男占90.2%,女占9.8%,男女之比为9.2:1,病理以鳞状细胞癌占总数的95.1%,声门型55.2%,声门上型占35.4%,声门下型占0.5%,跨声门型占7.4%。Ⅰ、Ⅱ、Ⅲ、Ⅳ期例数分别占8.2%、28%、33.7%、25.1%。对喉癌的病因,特别是吸烟与喉癌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闵华庆  马益如 《癌症》1989,8(3):193-195
我院自1965年至1987年间共收治了19例鼻咽腺样囊性癌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男女之比为1:1.11)。发病年龄为30~60岁,40岁以上的17例(89.4%)。涕血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12例(63.2%),其次是颅神经损伤症状和鼻塞各8例(42.1%),特别是颅神经损伤以三叉神经受累最多。此外,原发瘤可以扩展到鼻腔(5例),副鼻窦和颅底(5例)。平均首发症状至确诊时间为7.2个月。最长者达60个月。13例接受手术和/或放疗;6例晚期患者接受单纯化疗。随访7例(36.84%)生存达5年以上。  相似文献   
23.
1993年4月至1994年1月对14例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未控制和3例初治晚期鼻咽癌用顺铂微球联合 PBF(DDP,BLM,5-Fu)进行颌内动脉栓塞化疗。结果:CR2例,PR13例,MR1例,NC1例,总有效率(CR+PR)88.24%;3例初治晚期病例均为 PR。本文还对颌内动脉栓塞化疗的副作用,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4.
鼻咽癌与EB病毒的密切关系,十分引人注意。用血清学的方法,在鼻咽癌病人中可以测到EB病毒早期抗原(EA)、壳抗原(VCA)等多种抗体,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但鼻咽癌患者的抗体水平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其中少数患者是阴性,部分是弱阳性,部分是强阳性,影响抗体水平的因素目前还不清楚。本文报告了194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清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免疫球蛋白G(EA-IgG)滴度的研究,以便进一步了解其对诊断的意义,并从病理改变方面探讨影响抗体水平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25.
自1973年和1976年在广州召开了第三、四次全国鼻咽癌会议后,更加速了鼻咽癌研究工作的进展。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五省,将各省的三年鼻咽癌死亡回顾调查资料,以及移民流行病学调查和EB 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资料综合成文,参加了1978年10月在阿根廷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肿瘤会议。在防治点的建设方面,自1977年全国流行病学会议后,广东省举办了“全省肿瘤流行病学学习班”。会后一些地区分别在四会、顺德、英德、南澳、新会、海康等县建点,进行了七年的死亡回顾调查,并拟初步试行肿瘤登记。广西苍梧县开展了群众性调查和普查,完成了该县的七年死亡调查,建立了三级治网。并与中国医  相似文献   
26.
伍国号  闵华庆 《癌症》1993,12(1):88-89
常规舌癌联合根治术治疗舌癌,疗效较为理想。但此手术造成的面部严重畸形,口腔功能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低下,这些都难以为病人所接受。近几年来,各种不同的保留  相似文献   
27.
放疗后复发鼻咽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闵华庆  张锋 《癌症》1989,8(5):365-367
选择进行鼻咽切除手术的病例其病灶需限于2cm以内,且位置在顶或后壁;或仅累及咽隐窝边缘者。自1964~1982年我院经硬腭开窗切除鼻咽癌灶的手术共进行45例、5年生存率为51.11%,其中5例生存已超过10年。对颈部放疗后残留和复发的病例则进行颈淋巴清除术,19年中共进行110例,5年生存率为35.4%,其中8例生存已超过10年。本文并对手术切口,颈淋巴清除技术及术后合并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本文通过对广东籍的400正常人、200例鼻咽癌病人和200例除鼻咽癌外的其他癌症病人进行皮肤纹理研究,结果发现鼻咽癌病人和其他癌症病人有类似演变规律的异常皮肤纹理表现。我们还发现鼻咽癌病人具有一些其他癌症病人所没有的特异性皮肤纹理表现。作者特把鼻咽癌病人的异常皮肤纹理表现列表说明。  相似文献   
29.
鼻咽癌临床早诊和延误诊断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鼻咽在解剖部位上是一个比较隐蔽的区域。由于目前还没有一项确实可靠的方法能在原位癌,或更早的阶段作出诊断,因此,临床的早期发现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尽管临床上所见到的1厘米大小的肿瘤。癌细胞数已有10~9,并非真正的早期;但据我院305例分段放射治疗总结来看(Ⅰ期5年生存率为80.0%;Ⅱ期59.4%;Ⅲ期49.1%;Ⅳ期20%),仍然反映  相似文献   
30.
临床上,颈部肿块经病理确诊为转移癌后大多可找出其原发部位。但有的病者虽经再三检查,甚至观察(或治疗)至死亡亦仍未能明确其原发灶。作者自1960年9月~1984年9月收集了本院及中山一、二院这类隐性癌者32例,其中20例经追踪复查发现了顾发癌;另12例则未能明确其原发病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