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171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98篇
预防医学   17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991.
目的:为进一步明确血管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关系,从家兔血管入手,用形态学方法来观察分析血管的感受器通路网络。 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进行。①选取雄性家兔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神经逆行追踪30~36h组,2只/组。②两组兔以乌拉坦1.5g/kg麻醉后,经耳缘静脉注射1g/L荧光素核黄(Sigma,批号74681-68-8)500μL逆行神经追踪,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规定兔成活18~24h,神经逆行追踪30~36h组规定兔成活30~36h。③分别取C2~L5脊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胃、小肠、心肌、肺、肾、骶脊肌、肠系膜下动脉、牵涉区部位的皮、骶部的皮及耳,冰冻连续切片,分别做成两套,一套蒸馏水贴片,直接在Olympus ZX-004荧光显微镜下寻找各组织荧光标记的神经细胞、荧光标记密集的神经末梢部位;另一套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再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新的发现。 结果:4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在胃黏膜下标记到副交感神经元;在小肠黏膜及黏膜下标记到大量的节细胞;在C2~L5脊神经节未发现标记细胞,但在神经节外膜上可见密集的荧光;在脊髓前、后角未见到标记细胞及明显的荧光密集区,但有较弥散的荧光;在下丘脑、大脑及小脑未发现标记细胞及明显的荧光密集区,骶脊肌膜、气管内外膜、心肌的内外膜、肾小球、皮内毛细血管袢发现较明显的荧光密集区;肠系膜动脉壁发现密集荧光。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肠系膜下神经节有标记细胞,细胞核为金黄色,细胞质为蓝黑色,在胃黏膜下标记到副交感神经元。②神经逆行追踪30~36h组:在C2~L5脊神经节未发现核黄标记细胞,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的标记细胞与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相似,荧光密集区的部位亦相同。 结论:家兔血管内膜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主要由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元等神经网络组成,上行通路网络可达脊神经节和脊髓,下行通路网络可达骶脊肌膜、气管内外膜、心肌的内外膜、肾小球、皮内毛细血管袢、动脉壁等组织。与胃牵涉区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在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及其上、下行通路网络相互重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小脑电刺激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0位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时间、性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小脑电刺激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和Gesell智力测试。结果:小脑电刺激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5%)好于对照组(80%,P<0.01),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结果(37.49±4.81)及Gesell智力测试之适应性项发育商得分结果(84.86±7.27)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小脑电刺激是脑性瘫痪患儿安全、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93.
CT球管的故障有多种情况。例如灯丝坏、球管打火、热交换器坏等等。本文介绍一种检测球管灯丝损坏的方法。这种方法无需更改电路板(如模拟控制板及系统控制板)的结构,只需要一只坏球管(但要求球管的灯丝正常)。方法简单易行。 故障现象:机器正常扫描时突然中断,不能曝光,不能进行正常的CT扫描。这时,电子触摸屏(ELTP)显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系统性评价联合应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万方、Pubmed、Embase、Ovid、Cochrane、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等数据库2004年至2016年6月符合条件的中英文文献,并依据CochraneHandbook要求筛选文献、质量评级与数据提取,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3篇(受试者390例),均为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复方玄驹胶囊联合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治疗方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高于对照组(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治疗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4.54,95%CI:3.43~5.66,Z=7.97,P<0.01)。实验组NIH-CPS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3.52,95%CI:-4.63~-2.40,Z=6.17,P<0.01)。结论联合应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慢性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可明显改善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能否增加观察者本身和观察者间对髋臼骨折分型的可靠性。方法 48例髋臼骨折分别由4名主治医师使用Judet-Letournel及AO分型进行分类。入院时,对患者行X线片和二维CT影像评价。4周后,对X线片和三维CT影像进行评价。8周后,重复上述两轮评价。结果与二维CT影像相比,三维CT影像可使4名观察者本身和观察者间可靠性的契合度水平由良增加至优。结论先进的三维CT影像技术在评价髋臼骨折分型时比二维CT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996.
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方法,寻求肺炎支原体的快速、准确和特异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6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被动颗粒凝集试验(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采用χ2检验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三种方法所测MP-IgM以ELISA法阳性率最高(61%,41/66),PPA法次之(56%,37/66),而IIF法最低(43%,29/66)。各方法间仅PPA法与ELISA法所测结果具有显著相关(P<0.001),而PPA法和IIF法、ELISA法和IIF法所测结果缺乏一致性。结论:ELISA法和PPA法联合检测是肺炎支原体病原体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市民急救知识普及状况,探索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的科学方法.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连云港市市民急救知识掌握现况调查问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培训人员进行12000份的问卷调查,了解市民急救知识现状与需求,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人群中,男女比例1.77:1.年龄:20岁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以上所占比例分别为15.2%、50.9%、16.8%、14.2%、2.9%.文化程度:中学以下、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构成比为44.85%、28.18%、22.28%、4.69%.职业:干部、工人、农民、军人、学生、企业主、社区居民构成比为7.4%、12.7%、17.4%、2.9%、36.75%、11.75%、11.1%.公众100%的愿意学习急救知识,其中38.4%的人以往接受过类似培训,只有68.6%的人在遇到危难想到打120电话,27%的人能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动手救助.结论急救知识普及是社会、基础、系统和长期工程.普及急救知识,还要加强公众自救互救的理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998.
当发生突发过敏性休克、缺血缺氧性脑病时,除即予抗过敏,抗休克、维持呼吸、循环生命体征平稳等综合救治措施外,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对阻断病情恶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以及取得抢救的成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了解对社区早期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个体进行个体化量化干预的效果,为健全社区慢性病防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和14例慢性病高危个体实施个体化量化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查,分析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完成干预的222例对象,干预后体力活动状况明显改善,工作或日常静坐时间多于4h的比例从56.2%下降至46.9%,参加体育锻炼比例由71.8%上升到93.3%,平均每周锻炼3~4次的比例从22.7%上升到37.1%,每次锻炼时间在20 min以上的比例从85.3%上升到9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食方面,如油盐摄入等变化不明显;体质指数(BMI)从(25.08±3.67) kg/m2降低到(24.74±3.56) kg/m2,超重(肥胖)比例由56.8%降低到52.2%,腰围(WC)从(87.40±10.08) cm降低到(86.14±9.02) cm;血压正常比例由53.6%升高到80.2%,空腹血糖正常比例由72.5%上升到77.9%,总胆固醇正常比例由43.7%上升到60.8%,甘油三酯正常比例由51.8%上升高到6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个体化量化干预对无锡市社区早期慢性病患者干预效果显著,模式社区应在社区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知信行干预措施对肥胖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运用知信行干预模式对407名7~12岁肥胖儿童进行干预,以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率、体重指数、血脂水平及体质检测达标情况为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干预前综合评分(46.85±13.64)分,干预后为(69.72±1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79 7,P<0.01);干预后肥胖儿童缺乏体育活动人数、油炸食品摄入人数、小食品摄入率、宵夜人数下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干预后98人血脂恢复正常,53人血脂水平下降,未出现新的血脂异常者;干预前后体质健康指标达标获得优秀、良好和及格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知信行干预模式显著降低儿童肥胖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