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人参中人参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登林  聂英  刘建学  郭金英 《中草药》2007,38(7):1003-1006
目的提高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人参皂苷的萃取率。方法采用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乙醇/水/超临界CO2反相微乳对人参皂苷的萃取进行研究。结果在萃取压力25MPa、温度45℃、时间4h、CO2流量为2L/h条件下,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的人参皂苷萃取率是乙醇/水/超临界CO2萃取的3.2倍。人参皂苷的萃取率随加入的水量、萃取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AOT浓度、萃取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萃取人参皂苷时,采用适量水先浸泡物料与萃取过程中加入水相比,人参皂苷的萃取率要提高30%。结论结合实验结果与理论探讨,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人参皂苷的机制主要是其形成的极性水池增大了对人参皂苷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苯酚的含量。方法以XDB-C18为色谱柱,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8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结果苯酚在1.6~2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3%。结论该质量标准的研究有效控制了苯酚滴耳液的质量,方法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普遍存在于人体组织细胞内的细胞死亡的形式之一 ,是不同于坏死的正常生理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在维持自身稳定中起重要作用 [1 ]。它不仅发生于胚胎和出生后血管重塑等生理过程中 ,也发生于心脏的异常发展过程中 ,可发生于心肌病、心律失常、猝死及冠脉疾病 [2 ]。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 ,细胞凋亡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1 凋亡的发生机制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坏死 ,另一是凋亡。前者是一种以细胞膜损伤为特征的被动死亡过程 ,可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 ;后者则是在基因调控下的细胞主动死亡 ,并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项目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分析性能。方法: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指南文件EP5、EP15、EP6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HDL-C、LDL-C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生物参考区间进行了验证,并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批内精密度均小于1/4Tea(CLIA’88),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3Tea(CLIA’88);准确度实验结果为各项目的平均偏倚(SE%)在1.596%~10.67%之间,低于卫生部允许的偏差范围;各项目可报告范围试验测定值结果与预测值接近,重复试验各项目结果相关性好(r>0.975),线性理想(斜率接近1);生物参考区间与厂商提供的性能指标相符。结论: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项目TC、TG、HDL-C、LDL-C在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生物参考区间四个方面均达到了临床生化检验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5.
胃肠激素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胃肠激素及临床应用张宗英1侯振江1郭金英2Subjectheadingsgastrin;motilin;secretin;cholecystokinin;somatostatin;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substa...  相似文献   
16.
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瓣移植是修复创伤组织缺损的一个重要方法。游离皮瓣移植成功与否 ,不仅与医生把皮瓣内的小血管和受皮区的小血管予以接通 ,使皮瓣的营养立即由受皮区供应有直接联系 ,而且与术后的护理观察也是密不可分的。血管栓塞和其它原因引起的血循障碍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若处理不及时 ,皮瓣将全部坏死。现将血管危象的观察与判断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以来 ,我院共移植游离皮瓣 2 7例 ,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在 17~ 5 1岁 ,平均年龄 39岁。其中肩胛皮瓣 3例 ,小腿外侧皮瓣 7例 ,前臂皮瓣 3例 ,足背皮瓣 4例 ,下腹部皮瓣 …  相似文献   
17.
18.
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我科用蛋白质芯片对2 2 6例患者进行了肿瘤标志物检查,本文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来源 待测血清获自2 2 6例住院、门诊临床诊断疑似肿瘤患者,男性12 5例、女性10 1例,年龄(5 3±2 6 )岁。以手术所见和病理检验结果为诊断各类肿瘤金标准。1 2 仪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自行留便和肛拭子两种方法便常规结果的差异,为肠道门诊的传染病筛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3个时间段的腹泻患者按采便方式分为自行留便和肛拭取便两组,根据便常规结果将两组患者分为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及其他三类,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2010年7-8月、2011年7-8月、2012年6-9月3个时间段细菌性痢疾分别占21.2%、17.8%、13.9%;感染性腹泻分别占12.5%、9.6%、14.8%;其他分别占66.3%、72.6%、71.3%;3个时间段两种取便方法比较后,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肛拭取便的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其他3种便常规分别占15.5%、13.3%、71.2%;自行留便分别为18.6%、11.3%、70.1%,经统计检验,肛拭取便与患者自行留便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行留便和肛拭取便两种方法所得便常规结果在腹泻人群中分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