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同期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在激素治疗的同时给以抗凝治疗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激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尿蛋白 2周转阴率达 87.6% ,对照组 2周转阴率为 62 .9%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2 =3 .70 ,P <0 .0 5)。结论 :小儿肾病综合征佐予抗凝治疗优于常规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心输出量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正常组,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IES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和心指数。结果:轻、中、重度组LVEF、CO、CI均显著低于正常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lt;0.01);且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者,LVEF、CO、CI越低,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P&lt;0.05)。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与心输出量呈正相关,与C反应蛋白成负相关。结论:心输出量和C反应蛋白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及干预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从脑组织代谢角度探求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机制。方法对发作性及慢性偏头痛患者及对照组分别进行PAG区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测定三组NAA/Cr及Cho/Cr。结果发作性偏头痛组NAA/Cr较慢性偏头痛组及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受试者Cho/C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发作性偏头痛患者PAG区存在神经元代谢活化可能,提示偏头痛慢性化过程中可能存在PAG区神经元代谢从活化至失代偿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4.
背景:脑缺血后再灌注性血脑屏障损伤是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目的:观察以活血化瘀的4个最基本中药(红花、桃仁、川芎、赤芍)作为施加因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的一氧化氮、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补体等免疫指标及脑组织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产生的变化,并验证其时效和量效关系。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盲法评估。材料:实验于2001-01/2002-12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研究所实验室完成。红花、川芎、桃仁、赤芍为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按1:1:1:2比例制成含2.5g/mL生药汤剂(活血化瘀药)。实验动物选择成年雌性SD大鼠138只,体质量280-300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经2h大脑中动脉阻断后再灌注24h)。13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3只。假手术组:结扎各血管,不阻塞大脑中动脉。灌药1组:术前30min灌胃给予2g/kg活血化瘀药。灌药2组:术前30min灌胃给予2.5g/kg活血化瘀药。灌药3组:术前连续7d灌胃给予2g/kg活血化瘀药。灌药4组:术前连续7d灌胃给予2.5g/kg活血化瘀药。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①全部大鼠清醒后于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分制,0~1分为神经功能轻度缺损,2-4分为神经功能重度缺损)。②再灌注24h后从各组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检测脑匀浆、血清C反应蛋白及补体C3和C4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脑匀浆和血清中一氧化氮浓度采用硝酸还原酶法。③再灌注24h后从各组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麻醉后迅速断头取脑,然后在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计算脑组织含水量。④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⑤再灌注24h后从各组中随机选取3只大鼠,制备脑组织冠状切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②各组大鼠脑匀浆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及补体C3和C4水平,一氧化氮浓度。③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④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和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13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灌药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24h后重度缺损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P〈0.05)。②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低于对照组(P〈0.05)。③各组大鼠脑匀浆一氧化氮浓度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大鼠低于对照组(P〈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5)。灌药4组低于灌药2,3组(P〈0.01)。④各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灌药3组高于灌药1组(P〈0.05)。灌药4组高于灌药2,3组(P〈0.05)。⑤各组大鼠脑匀浆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3组(P〈0.05-0.01)。⑥各组大鼠脑匀浆和血清补体C3水平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5)。灌药4组低于灌药2,3组(P〈0.01)。⑦各组大鼠脑匀浆和血清血清补体C4水平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5)。灌药4组低于灌药2,3组(P〈0.01)。⑧各组大鼠脑水肿情况比较:对照组脑组织明显充血水肿,表明炎症反应明显。灌药组脑水肿、病理损害较对照组轻。⑨各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假手术组超微结构正常,对照组皮质坏死边缘区的细胞、毛细血管、髓鞘水肿明显,神经元细胞器减少,灌药3,4组细胞膜界限清楚,结构完整,线粒体丰富,大小均匀,有髓纤维形态正常,灌药1,2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①给予活血化瘀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用药时间长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提示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与用药时间延长有关。②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浓度降低,血清中一氧化氮浓度增高,说明活血化瘀中药可以逆转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浓度在不同组织中的异常改变来减轻脑损伤。③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补体C3和C4水平明显降低,说明该药可通过启动补体系统而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C反应蛋白也明显降低,更进一步提示该药可抑制炎症反应。④用药时间越长脑损伤越轻,且用药剂量以2.5g/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5.
活血化瘀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汤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灌药组分别于术前胃灌注红花、桃仁、川芎、赤芍组成的活血化瘀汤,再灌注24 h后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脑勺浆、血清C反应蛋白、补体、免疫球蛋白IgG及其病理电镜检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灌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灌药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脑匀浆、血清C反应蛋白、补体比对照组低(P<0.05);病理损伤较对照组轻。高剂量灌药组中用药时间长组部分指标比用药时间短组低(P<0.05)。结论 活血化瘀汤可拮抗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6.
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总体康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PSD)总体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97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7例),两组均同时应用常规脑血管病治疗药物。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A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评定疗效和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AMD,HAMA,S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能改善患者情感状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比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与传统手术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进行手术操作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以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总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满意率为98.0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效果良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并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难治性抑郁症病人6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度洛西汀并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度洛西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1、2、4、6和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第1、2和4周末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8.33~-5.44,P<0.05)。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6,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度洛西汀并小剂量氨磺必利较单用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总结偏头痛患者中西医治疗和护理经验.方法 对86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并对过程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加用川芎茶调散后,偏头痛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2.6%,与对照组(62.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自身抗Aβ抗体对血浆Aβ变量(包括Aβ、Aβ42水平和Aβ40/Aβ42比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种特异性的组织淀粉样斑块蛋白免疫反应(TAPIR)测定方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13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5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血浆中抗Aβ抗体和血浆的Aβ水平。结果 尽管自身抗Aβ抗体频繁地出现于2组研究对象,但TAPIR阳性和TAPIR阴性血浆的Aβ40和Aβ4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自身抗Aβ抗体尚不足以影响血浆A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