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587篇
预防医学   292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72篇
  3篇
中国医学   206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放射安全性。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检测在SLNB过程中患者乳房注射部位、胸腺、盆腔性腺及医务人员优势手食指、胸腺、盆腔性腺接受的放射线剂量。2006年10月~2007年2月连续检测行乳腺单切+SLNB的乳腺癌患者20例。结果:患者乳房注射部位的吸收剂量最大(4.427±0.241)mSv,显著高于胸腺及盆腔的吸收剂量,P值均为0.000。主刀医生、第一助手、器械护士各部位的核素吸收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远远低于我国卫生部确定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依据该标准,术者每年完成约800台SLNB手术在放射安全性方面是安全的。结论:核素法SLNB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是安全的,不需要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疗程2月;分别测定两组冶疗前后尿微量蛋白、空腹血糖、血肌酐、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明显降低(p〈0.01),血脂指标明显改善(p〈0.01),而空腹血糖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3.
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分析和评价对年轻人工流产妇女开展两种不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社区干预试验研究方法,随访调查在基线调查6个月后进行。结果:干预前组、基本干预组、全面干预组流产妇女调查人数分别为992、672、705,随访人数分别为590、476、519;干预前组、基本干预组、全面干预组流产妇女年龄分别为21.8±1.77、21.75±1.86、21.9±1.77岁;避孕知识得分分别为7.11±2.73、6.77±3.04、8.27±2.40分(F=58.96,P<0.001);流产后第一次性生活避孕措施使用率分别为76.3%、94.6%、90.1%(x2=76.08,P<0.01);流产后半年内有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分别为94.0%、83.2%、99.1%(x2=79.32,P<0.05);流产后性生活每次都使用避孕套的分别为22.7%、28.7%、36.1%(x2=73.37,P<0.01);流产后性生活正确使用避孕套的分别为20.3%、26.6%、53.2%(x2=331.35,P<0.01);流产后再次妊娠率分别为9.96%、10.3%、6.4%(x2=5.18,P<0.01);流产后非意愿妊娠率分别为18.8%、15.91%、0(x2=8.67,P<0.05)。结论:干预对改变流产后妇女避孕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全面干预效果更优。应在医院全面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  相似文献   
94.
预先镇痛的研究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预先镇痛是通过防止中枢敏感化来降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痛觉过敏和异常痛觉。本文主要阐述预先镇痛的机制、临床应用方法以及大量的实验研究。目前预先镇痛是否可以有效地缓解术后的急、慢性疼痛仍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目的总结和比较维甲酸、砷剂和化疗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复发和维持治疗的疗效和特点,并长期随访。方法收集APL病例,分为初治组、维持组和复发组。初治组再分为砷剂单用组、砷剂和维甲酸连续应用组、砷剂和维甲酸联合应用组;维持组再分为为规律使用砷剂组、偶尔使用砷剂组、化疗组;复发组再分为口服砷剂组、静脉砷剂组。临床观察,长期随访,采用SPSS系统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初治组中砷剂单用组缓解率89.6%,达缓解时间41d,砷剂和维甲酸连续应用组缓解率100%,达缓解时间39d,砷剂和维甲酸联合应用组缓解率100%,达缓解时间28d;维持组中长期生存率规律使用砷剂组、偶尔使用砷剂组和化疗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组口服砷剂组缓解率75%、静脉砷剂组87.5%。结论APL初治诱导缓解治疗中联合应用优于单用或连续应用,正规维持治疗决定长期预后,高危病例应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6.
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监督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0年经腹子宫肌瘤或子宫肌瘤+附件手术病例,找出临床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制定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指南。依据指南,在2001年进行前瞻性干预研究,2005年随访干预后情况。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2.5%上升到干预中的88.2%和干预后的96.8%(P<0.01)。平均抗菌药费由干预前的(1 780.58±425.93)元,降到干预中的(833.73±148.73)元(P<0.01)和干预后的(508.71±187.01)元(P<0.01)。干预前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疗程过长等,干预后均得到解决。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
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整体护理开展以来,病人从入院开始,护士就对病人进行入院宣教.介绍病区的环境,经治医生、责任护士、主任,护士长的姓名,医院规章制度、办公室、水房、厕所.食堂的位置,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治疗方案,进行健康知识和疾病方面及休息方面的宣教,这促使护士主动与病人接触、沟通,增加工作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98.
目的检测养血清脑颗粒中是否含有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1%冰醋酸水溶液(53∶47)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17nm,测定20批养血清脑颗粒。结果回收率为97.7%,标准曲线为Y=2.05X 0.205,在5.2~68ng线性关系良好;20批养血清脑颗粒中均未检测到马兜铃酸A。结论养血清脑颗粒中不含有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是一种安全的中药。  相似文献   
99.
陕西省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住院状况。方法:抽样调查全省44个县的19399名城乡居民,统计住院和未住院情况。结果:陕西农村居民年住院率为2.48%,城市居民为3.80%,平均为3.02%,未住院率占37.70%。结论:陕西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不足,经济状况是影响居民住院卫生服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通过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模式,推动我国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方法选取2000年经腹子宫肌瘤或子宫肌瘤 附件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临床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制订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指南;依据该指南,在2001年进行前瞻性干预研究,2002年随访干预后情况.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由干预前的0%上升到干预中的89.73%和干预后的30.56%(P<0.01);基本合理率由干预前的0%增加为干预中的10.27%和干预后的38.88%(P<0.01);干预前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疗程过长等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医院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