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3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右叶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理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右侧肝胆管结石的分布类型.为外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报告1998-2005年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收治并接受手术的右侧肝胆管结石106例的结石分布情况.结果 右半肝型25例占23.8%,右半肝合并左叶型33例占31.1%,右后叶型15例占14.1%,右后叶合并左叶型9例占8.5%,右前叶型4例占4.8%,右前叶合并左叶型6例占5.7%,右后叶下段型3例占2.8%.右后叶下段合并左叶型6例占5.7%,右半肝型加上合并左叶型数量明显多于右后叶或右前叶型合并左叶型(P<0.01),右半肝型与右半肝合并左叶型或右后叶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右半肝型和右半肝合并左叶型构成右侧肝胆管结石50%以上,右半肝型右后叶型加上合并左叶型构成右侧肝胆管结石的绝大多数,右半肝切除、右后叶切除联合左侧肝管取石是最常用的手术类型,此种结石分布类型同右肝管解剖与肝门的病理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22.
本报道通过临床病例明确微打磨技术在前牙着色应用的适应证和局限性。其原理是通过微打磨技术去除发育异常的外表釉质层.同时在必要时.结合使用家庭漂白技术及现代粘接修复技术。在一些特殊病例中.该技术可以微创地去除发育异常的釉质病损。这种基于微打磨技术的微创治疗手段适用于轻度釉质缺陷的治疗。在较严重的病例中.粗磨技术与微创复合树脂粘接修复相结合.是相对微打磨技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3.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包括轻度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上腹闷胀不适、腹痛、肩背部疼痛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或伴呕吐、嗳气、大便次数增多等)和特异性的胆道症状(右上腹剧痛、胆绞痛、发热、黄疸等)[1].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附加门体分流术对小体积移植肝的保护效果.方法 建立巴马小型猪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将15只小型猪平均分为3组:(1)A组,小体积肝移植组(对照组);(2)B组,远端脾肾分流术+小体积肝移植组;(3)C组,肠腔H形分流术+小体积肝移植组.手术后观察动物7 d存活率,动态监测肝功能生化指标、自由门静脉压、门静脉血流量(PBF)以及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动物7 d存活率分别为:A组1/5,B组3/5,C组5/5.A组动物移植肝复流后自由门静脉压立即升高,高峰达(28.6±2.07)mm Hg(1 mm Hg=0.133 kPa),复流1 h后单位肝组织PBF达(3.56±0.1 1)ml·min-1·g-1;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严重,包括肝细胞气球样变或肝细胞坏死、肝窦淤血、肝实质出血.B、c组中动物肝功能酶学指标有所改善.移植肝复流后自由门静脉压显著低于A组水平(P<0.05),PBF保持相对平稳.移植肝组织病理学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附加门体分流术可能可以避免小体积移植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25.
儿童牙外伤Ⅰ.年轻恒前牙露髓外伤后的治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越来越多,在口腔主要表现为前牙外伤.前牙外伤好发年龄多为8~10岁,约占全部前牙外伤的52.9%;好发部位多见于上前牙,约占全部前牙外伤的97.1%~([1]).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81例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符合2007年《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分类标准和开腹手术指征的患者,在完善术前检查后根据结石部位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切除病变肝叶(段),最大限度清除含有结石、狭窄及扩张的病变胆管,联合使用术中纤维或电子胆道镜对剩余肝叶(段)胆管及肝外胆管进行探查和(或)取石,防止结石残留.结果 81例患者中72例成功实施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9例中转开腹.全组患者中行肝左外叶(肝Ⅱ、Ⅲ段)切除术20例,肝左叶(肝Ⅱ、Ⅲ、Ⅳ段)切除术30例,肝右后叶(肝Ⅵ、Ⅶ段)切除术11例,肝右前叶部分(肝Ⅴ、Ⅷ段)切除术6例,肝右叶(肝Ⅴ、Ⅵ、Ⅶ、Ⅷ段)切除术9例,肝Ⅲ段切除术2例,肝Ⅵ段切除术3例.手术常规切除胆囊,15例患者术中实施间歇性第一肝门人肝血流阻断.57例联合实施经胆总管切开或经左(右)肝管残端行术中胆道镜探查和(或)取石.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 328±8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1±288) ml,无手术死亡;1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例、反应性胸腔积液4例、肝断面包裹性积液6例、术后腹腔感染及脓肿2例、标本取出切口感染2例,其中9例采用药物治疗、6例行胸腔或腹腔穿刺引流、l例行切口清创,均治愈.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6)d.腹腔镜手术术中结石清除率为96% (69/72),3例残留结石患者术后均经T管窦道胆道镜成功取出结石.69例患者随访时间7~55个月,7例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月H管炎症状,2例患者出现胆总管结石复发,其余患者术后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术前和术中对结石及病变肝段进行准确定位,正确规划肝实质离断平面,进行解剖性肝切除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8.
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术的体外静脉转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动物的原位肝移植实验是开展临床肝移植的重要的动物模型。我科于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采用贵州小香猪行原位肝移植 19次 ,全部行离心泵体外静脉转流 ,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材料与方法贵州小型香猪 3 8头 ,雌雄兼有 ,体重 12 .5~ 2 3 .5kg ,供受体体重相近  相似文献   
29.
心脏停搏供体是肝移植供肝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研究表明,热缺血30min以内的供肝可考虑应用,但此类供肝本身存在热缺血损伤,在后续的威斯康星大学溶液(UW液)中能冷保存多久能为临床所用尚未可知。本实验探讨了存在热缺血10min的供肝在UW液中冷保存的安全时限。  相似文献   
30.
热缺血供肝胆管耐受冷保存时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有热缺血损伤的供肝及胆管组织耐受冷保存的安全时限,为临床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内外胆管不可逆性坏死和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的防范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在小型猪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上,观察供肝血流阻断10 min后移植肝及胆管组织在不同冷保存时间条件下的形态功能改变及其可逆性.结果热缺血10 min,冷保存时间少于16 h组,动物均存活1周以上,且无早期胆管坏死所致的动物死亡;一旦冷保存时间超过16 h,术后早期胆管坏死的发生率显著上升(P<0.05),出现因胆管坏死、胆漏所致的动物死亡;随着冷保存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将出现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所致的术中、术后早期动物死亡,存活动物均发生胆管坏死.与冷保存16 h以内组比较,16 h以上组术中移植肝胆管组织病理形态学评分和上皮凋亡细胞数显著增高(P<0.05),而Na^+-K^+-ATP酶及Ca^2+-ATP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恢复较慢.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胆管坏死率与术中移植肝胆管细胞病理形态学评分及凋亡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1、0.972,P值均<0.01),与Na^+-K^+-ATP酶和Ca^2+-ATP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r值均为-0.973,P值均<0.01).结论有热缺血损伤的供肝及胆管组织,在限定的冷保存时间范围内是可以利用的.若热缺血时间在10 min以内,冷保存时间延长至16 h对移植肝胆管组织仍安全,延长至20 h移植肝仍能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