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目的:初步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希罗达治疗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11月我科收治的32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剂量为60—66Gy/30—33f/6—6.5W;同步口服希罗达1650mg/m2,每天分2次服用,连用2w,休1w,到放疗结束。结果: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78.13%(25/32),1、2年生存率分别为87.49%及77.77%,疼痛缓减率为82.35%(14/17)。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对症处理后能缓解。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能提高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生存率,缓解症状,放射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55例宫颈癌调强放疗病人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包括放疗前准备、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放射性直肠炎护理、放射性膀胱炎护理以及阴道护理,对其措施与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病人顺利完成整个调强放疗及腔内放疗计划,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了在治疗中如何保证病变位置、放疗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结论:对宫颈癌术后放疗病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保证调强放疗计划的顺利进行,降低了放疗不良反应,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总结放射治疗所致胸部病理 改变的原因及影像学特点,达到早防早治的 目的。方法:收集1236例有完整的影像学 资料的胸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临床资料, 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 痰、气短、呼吸困难、吞咽不适或疼痛等,发生 率为49.8%(615/1236),其中22.4%(138/ 615)胸部影像学检查阴性。胸部异常病变 检出率为39.7%(491/1236),包括肺部高密 度阴影(83.1%,408/491)、食管狭窄 (55.2%,271/491)、心包积液(5.3%,26/ 491)和胸膜改变(9.4%,46/491)。而立体 定向放射治疗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是 8.5%(9/106),食管狭窄发生率为52.8% (56/106)。60%(245/408)的肺内病变误诊 为肺结核,其中乳腺癌中87%(152/175)误 诊为肺结核,5.4%(22/408)误诊为肺炎, 3.2%(13/408)误诊为肺部肿瘤,0.73%(3/ 408)误诊为肺脓肿。79.7%(216/271)的食 管病变误诊为食管癌或食管炎。100%的胸 膜病变和心包病变误诊为胸膜和心包转移。 结论:放射性损伤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通过由图像引导的加速器配备的锥形束CT( Cone beam CT,CBCT) 了解本中心现有的定位方
式引起的临床上的摆位误差,指导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过程中的P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 外放范围。方法:
放射治疗过程中,完成病人摆位后拍摄病人的锥形束CT 图像与治疗计划设计时的CT 图像的匹配,获得病人的
摆位误差,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做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通过公式MPTV( 外放) = 2. 5Σ+0. 7σ 获得三维方
向上的肿瘤靶区外放边界。结果: 得到校位前病人三个方向的外放数据如下X = 5. 80mm,Y = 6. 22mm,Z
= 5. 06mm。校位后病人三个方向上的外放数据如下: X = 2. 55mm,Y = 2. 79mm,Z = 1. 93mm。结论: 图像引导放
射治疗方式可有效减小肿瘤靶区的外放边界,两种治疗方式应选择不同的外放边界。  相似文献   
125.
目的:研究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老年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
2009-03~2011-03内62例进行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老年病人的疗效,全部62例病人均
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方法为利用50%~70%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单次
剂量为400-500cGy/次,5次/wk,共计10~12次,肿瘤边缘总剂量达40~60Gy,Kaplan Meier法计算局部控
制率和生存率。结果:62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中位随访期为22mo,随访率为100%,治疗结束后3mo评价近期
疗效:完全缓解率(CR)为19%(12/62),部分缓解率(PR)为71%(44/62),稳定(NC)为8%(5/62),进展(PD)为
2%(1/62),总有效率(CR+ PR)为90%;治疗结束后1a局控率为98%,总生存率为100%;治疗结束后2a局控
率为89%,总生存率为92%。早期肺放射反应I级6例,II级2例;晚期肺损伤II级反应5例。结论:对于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采用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够较好的控制肿瘤的局部进展,缓解症状,且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