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容积、肺密度定量分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选择100例患者,根据CT扫描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20例,一次屏气常规剂量(220mA×0.8s)和60mAs低剂量MSCT部分肺段扫描,纵向扫描范围3cm;B组60例,深吸气末及深呼气末60mAs低剂量MSCT全肺扫描。C组20例,一次屏气40mAs和80mAs低剂量MSCT部分肺段扫描,纵向扫描范围3cm。结果常规剂量和60mAs以上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均为优秀,能够满足肺容积和肺密度定量分析的需要。低剂量扫描测得的部分肺容积较常规剂量小,在标准重建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骨重建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扫描测得的平均肺密度略高于常规剂量测量结果,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6层螺旋CT肺容积和肺密度检测中,60mAs低剂量扫描能够满足图像定量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32.
随着医学服务模式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 ,我国近几年来设立的七年制高层次医学教育 ,目的是培养一批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1 ] 。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各个医学院校也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和体会 ,尤其是临床影像学诊断的教学 ,在没有现成可供借鉴的模本的情况下 ,我们以遵循传统、重在创新、大胆实践和落实效果的原则指导下 ,努力为影像学教学赋予新的内涵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介绍如下 :一、遵循传统 :我们有多年的、比较严格和科学的、丰富和行之…  相似文献   
33.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深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表现特点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脑动静脉畸形的选择性动脉造影资料,由两名医生对其DSA表现进行动态观察、共同分析,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DSA均可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获得明确的诊断。98例脑AVM中,病灶最大直径4 0cm以下者57例,位于深部4 6例,单支供血动脉1 7例,深部引流1 6例,单支引流静脉37例。结论 DSA检查是脑动静脉畸形合理而可靠的诊断方法,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4.
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行血管内介入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髓内动静脉畸形的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脊髓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6例髓内动静脉畸形经血管造影检查,表现为隐匿性髓内血管畸形者6例,余20均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其特征,其中供血动脉为单纯脊髓前动脉者10例,单纯脊髓后动脉者4例,脊髓前动脉和后动脉同时供血者6例。12例接受了栓塞治疗,达到临床治愈者3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58.3%。所有栓塞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选择性血管造影确诊后行栓塞治疗是髓内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12例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3例行介入治疗 ,6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瘘修复术。结果 :12例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中 ,发生于右冠状动脉者 5例 (41 7% ) ,发生于左冠状动脉者 7例(5 8 3% ) ,其中前降支 3例 ,左回旋支 3例 ,同时源于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者 1例。在这 12例中 ,发生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者 6例 (5 0 % ) ,瘘入右房者 3例 (2 5 % ) ,瘘入左房者 2例 (16 7% ) ,瘘入右室 1例(8 3% )。 3例行介入治疗患者 ,经 6个月随访观察 ,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最佳方法。在治疗方面 ,目前除手术治疗外 ,介入治疗亦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四肢地震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103例四肢地震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8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经影像学检查明确四肢骨骨折81例,其中单发骨折34例,多发骨折47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75例。关节脱位7例,软组织内异物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例,气性坏疽1例。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利于四肢地震伤的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不同SPIO增强MRI扫描序列在实验性肝细胞癌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建立80只大鼠肝细胞癌模型,大鼠分别于灌药后第16、18、20、21、22、23、24、25周行MRI扫描,先行SE—T1WI、FMPSPGR—T1WI、GRE—T2WI和FSE.PDWI、FSE—T2WI的MR/平扫检查,再采用相同序列和参数进行SPIO增强MR/检查,并选取兴趣区获取相关参数。结果SPIO增强后,肝组织信号在所有扫描序列上均降低,GRE—T2WI上肝组织的信号降低最显著,肝细胞癌的CNR最高,而FSE—PDWI上肝组织和肝细胞癌的SNR最高。结论GRE—T2WI、PDWI是实验性肝细胞癌SPIO增强MRI的较理想序列。  相似文献   
38.
凋亡显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华  邹利光 《心脏杂志》2011,23(1):129-131
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慢性心功能衰竭、心肌病及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都存在大量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分子影像的发展使无创性检测心血管系统细胞凋亡成为可能,并显示出广阔的前景。本文将对近年心血管领域细胞凋亡显像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肝脓肿动态增强CT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利光  戚跃勇  陈垦  廖翠薇  戴书华 《重庆医学》2003,32(10):1359-1360
目的:研究肝脓肿的动态增强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了62例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肝脓肿病例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3例行增强动态CT扫描。结果:肝脓肿动态cT表现为:(1)早期(30s),脓肿壁明显强化,脓肿周围肝组织一过性明显强化;(2)晚期(60-90s)。增强形式按脓肿结构不同而异,可为脓肿壁环状强化,或脓肿不规则强化;(3)延时期,脓肿增强有所消退,脓肿周围低密度环可强化为等密度,或脓肿内部强化,病变范围缩小。液化坏死区更显明显。结论:肝脓肿诊断应常规进行CT增强扫描,CT动态增强及延时扫描有助于不典型病例的诊断。  相似文献   
40.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加深对脑动静脉畸形(AVM)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特点的认识,并探讨其血管内栓塞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结果DSA均可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获得明确的诊断.98例脑AVM中病灶最大直径4.0 cm以下者57例,位于深部46例,单支供血动脉17例,深部引流16例,单支引流静脉37例(P<0.05).52例栓塞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单纯真丝线段栓塞36例,真丝线段和NBCA联合栓塞16例.栓塞程度: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者12例,畸形血管团减少75%以上者21例,畸形血管团减少在50%~74%之间者11例,畸形血管团缩小不足50%者8例.结论DSA检查是脑动静脉畸形可靠的诊断方法,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