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Objectlve To analysis the changes of white matter fiber in autistic disorder.Methods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data were obtained from 18 autistic children and 10 age-,sex-and intelligent quotient matched normal controls.Voxel-based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fractional anisotropy(FA)in cerebral tissue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the FA values in autistic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white matter of right inferior frontal gyrus,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 and right inferior temporal gyms,and increased in the white matter of left superior parietal lobule(P<0.001).Furthermore.the white matter changes on left middie frontal gyrus were significandy correlated with the scores of Childhond Autism Rming Scale(CARS)in autistic children(r=-0.63,P=0.005).Conclusion The white matter integrity is probably disconnected in many brain regions in children with autistic disorder.  相似文献   
22.
23.
儿童孤独症与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儿童孤独症与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方法:对6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儿童孤独症患儿(患者组)与6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填写儿童情况调查表,并分别进行感觉统合评定量表(SI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BRS)及并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定孤独症患儿症状严重程度.结果:患者组伴感觉统合失调的占95.0%,而对照组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仅占3.3%;患者组与对照组的感觉统合评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病程长短不同的患儿感觉统合失调严重度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智力水平与感觉统合失调显著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是否诊断为儿童孤独症与CBRS总分、本体感、母孕期有无高危因素、既往有重大疾病史、有无窒息史、母亲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儿童孤独症患儿普遍存在感觉统合失调,在对儿童孤独症患儿进行个别化训练的同时应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利用脑电信号进行睡眠分期是分析人睡眠状态的重要方法,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来研究基于多通道脑电信号的睡眠分期方法。方法提出基于注意力的多通道脑电信号睡眠分期方法(Attention Based Multi-Channel EEG Sleep Net,AMCSleepNet),该方法利用多个分支卷积网络分别提取脑电信号不同通道的时频域特征,设计新型压缩聚合层和残差层自适应融合多通道脑电信号的特征,并通过Transformer编码器挖掘特征的时间相关性。结果在2021全国智能睡眠科学大赛提供的多通道脑电数据上,AMCSleepNet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81.86%,相较于基于注意力的单通道模型和多通道深度卷积模型分别提升了5.69%和11.06%。结论AMCSleepNet方法能够利用多通道脑电信号提升睡眠分期的准确率,可更充分利用睡眠数据,潜在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5.
生存素基因突变体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生存素(survivi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而在正常胃黏膜中无表达。生存素表达的水平与胃癌的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基因重组构建生存素基因突变体(pcDNA3—survivin—mutant,Cys84Ala)质粒,并以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质粒DNA转入胃癌细胞株,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生存素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吖啶橙染色检测胃癌细胞凋亡。结果 通过RT—PCR检测,在所有的胃癌细胞株中均有不同程度生存素基因表达,生存素基因突变体Cys84Ala通过抑制野生型生存素基因的功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活性和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增加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论 突变体Cys84A1a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和增加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生存素基因突变体Cys84Ala有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咽异感症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咽异感症患者中焦虑倾向和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黛力新联用珍黄丸胶囊口服治疗咽异感症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珍黄丸胶囊(P<0.05)。结论有焦虑倾向和焦虑症的咽异感症患者可应用黛力新治疗。  相似文献   
27.
学龄Asperger综合症儿童的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学龄Asperger综合症儿童中的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状。方法:应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分别对28例Asperger综合症儿童、30例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儿童以及30例正常儿童的注意缺陷及多动症状进行比较。结果:Asperger综合症儿童有60.7%同时伴有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状;伴注意缺陷及多动症状的Asperger综合症儿童与ADHD儿童相比更多地表现为注意缺陷为主型(52.9%对20.0%,χ2=7.208,P=0.027);AS儿童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以及多动指数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0.89±0.44/0.50±0.26,1.67±0.52/0.88±0.50,1.40±0.71/0.68±0.41,1.40±0.57/0.59±0.36,P<0.05);AS儿童的总注意商数、总反应控制商数得分低于正常对照(77.7±23.6/100.2±20.0,P<0.05);AS儿童的总反应控制商数高于ADHD儿童(92.1±21.1/104.6±11.3,P<0.05)。结论:本研究支持Asperger综合症与注意缺陷及多动症状高相关性的观点,建议在对As-perger综合症儿童进行心理评估和制定干预计划时中需将该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28.
邹冰 《中国医师杂志》2004,6(5):649-649
鼻内镜手术现今已成为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主要手术,由于鼻窦周围毗邻重要器官.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眼部并发症较为常见。为探讨降低眼部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本文对引起眼部并发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9.
邹冰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3):255-256
目的观察黏膜下微型电动切削器下鼻甲部分切除加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3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65例行下鼻甲黏膜下微型电动切削器部分切除加骨折外移术(A组),45例行鼻内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20例行下鼻甲射频治疗(C组),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A组治愈46例,好转19例,B组治愈30例,好转15例,C组治愈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3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92)。结论黏膜下微型电动切削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因下鼻甲黏膜下纤毛结构保存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0.
鼻腔、鼻窦手术部位深、术野狭小、血管神经丰富,因此鼻内窥镜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在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是临床耳鼻咽喉科医师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对鼻内窥镜手术麻醉方式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