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7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426篇
预防医学   474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132篇
  1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效果。方法:收集9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采用实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血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1%( P ﹤0.05);实验组 TC、TG、LDL-L、HDL-L 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体部伽玛刀治疗42例早期(T1‐2aN0M0,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患者(90%的患者有病理学诊断)接受伽马刀治疗,其中ⅠA期者18例,ⅠB期者24例;放疗总剂量为48~60Gy(中位剂量为57Gy),50%以上的等剂量线必须包括100%以上的PTV ,60%的等剂量线覆盖90% CTV ,70%等剂量线覆盖80% GTV。完成治疗后评估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时间为3~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其中完全缓解者22例、部分缓解者17例、疾病稳定者1例、疾病进展者2例,有效率为92.9%,2年局部控制率为82.6%,1年总生存率为94.5%,2年总生存率为52.2%。结论体部伽玛刀作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主要设备之一,对于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3.
魏璇  金国宏  哈若水 《山东医药》2012,52(46):28-31
目的通过对高级别及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测量分析,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束成像(DTT)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星形细胞瘤均经病理证实,其中Ⅰ~Ⅱ级者14例、Ⅲ~Ⅳ级者16例。分别测量其肿瘤实质区、瘤周区(肿瘤实质区外1.5 cm的范围)与正常脑组织的平均ADC值和FA值,观察不同分级的星形细胞瘤对白质纤维束形态及结构的影响。结果 30例星形细胞瘤的FA图、ADC图中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健侧区组织信号强度明显不同,肿瘤实质区及瘤周区的FA值及ADC值较正常脑组织明显减低。FA图及DTT图显示Ⅰ~Ⅱ级的肿瘤纤维束多呈稀疏、移位,以推移周围邻近白质为主,与邻近白质边界清楚;Ⅲ~Ⅳ级的肿瘤则以破坏与浸润白质纤维束为主,边界相对模糊;DTT图中Ⅲ~Ⅳ级肿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受压、偏移或变形移位。与Ⅰ~Ⅱ级患者FA值比较,Ⅲ~Ⅳ级患者肿瘤实质区及瘤周区的FA值均明显减低(P均<0.05),Ⅲ~Ⅳ级患者的肿瘤实质区ADC值较Ⅰ~Ⅱ级者明显减低(P<0.05)。Ⅰ~Ⅱ级与Ⅲ~Ⅳ级患者瘤周区ADC值相近(P>0.05)。结论磁共振DTI有助于确定肿瘤分级、区分肿瘤组织与瘤周组织,DTT可清晰显示不同级别星形细肿瘤对白质纤维束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64.
小骨窗开颅清除急性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技术对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需手术而不必去骨瓣减压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分为两组:A组55例,采用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B组73例,采用“∩”皮瓣骨窗常规开颅清除血肿。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血肿残留量及术后6个月GOS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时间[(72±6)min]较B组[(114±42)min]显著缩短(P〈0.01);A组术中出血量[(189±32)ml]较B组[(344±52)ml]明显减少(P〈0.01);A组术中输血量[(70±40)ml]较B组[(180±60)ml]亦显著减少(P〈0.01);A组术后血肿残留量[(8±2)ml]较B组[(5±2)ml]明显多(P〈0.05);伤后6个月GOS评分A、B组分别为(4.95±0.23)分和(4.93±0.25)分,两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切口小骨窗清除硬膜外血肿,能达到常规手术清除血肿的预后效果,但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却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在诊断乳腺肿块样腺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4例依据乳腺磁共振半定量增强检查方法 BI-RADS 诊断为4、5类的肿块样病灶,测量其定量灌注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 )、单位体积组织中血管体积(Vp )值。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腺病组、乳腺癌组,将腺病组对侧腺体作为正常对照组。将腺病组和正常腺体组及腺病组和乳腺癌组 Ktrans 、Vp 值分别进行组间的两两秩和检验,绘制腺病组和乳腺癌组 Ktrans 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寻找最佳诊断界值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腺病组(n=21)的 Ktrans 、Vp 值分别为(0.289±0.163)min-1、(0.0428±0.045);乳腺癌组(n=33)的 Ktrans 、Vp 值分别为(0.959±0.451)min-1、0.057±0.079;正常腺体(n=21)的 Ktrans 、Vp 值分别为(0.048±0.022)min-1、0.016±0.019。腺病组与正常腺体组的 Ktrans 、Vp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值分别为-5.733、-2.844,P 值为0.000、0.004,P <0.05),乳腺癌与腺病组Ktrans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值为-5.421,P 值为0.000,P<0.05),乳腺癌与腺病组 Vp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09,P =0.993,P >0.05)。Ktrans 值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941,界值为0.304 min-1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9%、85.7%。结论定量DCE-MRI Ktrans 值作为辅助诊断的定量参数对鉴别乳腺肿块样腺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
总结36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情况,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是保证操作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术后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做好饮食和体位的护理可防止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7.
1996年8月23日,我种收治厂一例因毒蜂螫伤而发生过敏性休克和Ⅱ°房宣传导阻滞的患者,经积极抢救后转危为安,现将抢救与护理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3岁,于1996年8月23日下午3点30分不慎被毒蜂螫伤右前额、左耳后,立即出现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约5分钟患者神志不清,送当地医院,给予抗过敏对症处理,10分钟后患者神志转清,但心电监护示:Ⅱ°房室传导阻滞。测血压低11/7kPa,病人自觉症状未见好转,急诊转本院。下午8点30分拟“毒峰螫伤,过敏性休克”收入病房。入院时,患者神志清,面色苍白,四肢们凉,测T36…  相似文献   
68.
69.
摘要 目的:评估缩小版伤残接受度量表修订版(简称缩小版量表)的信效度并分析慢性脊髓损伤者的伤残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研究对象为277例慢性脊髓损伤者。采用缩小版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EQ-VAS和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数据。应用描述性分析、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和信效度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缩小版量表不存在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复测信度的相关系数除了扩大维度外,其余均在0.6以上。各条目与维度的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缩小版量表包括两个因子:正向维度和负向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该模型可接受(CFI=0.96,RMSEA=0.07);效标效度良好;不同个人特征患者的伤残接受度得分差异符合预期。慢性脊髓损伤者伤残接受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正向维度得分好于负向维度。伤残接受度的正向影响因素包括没有焦虑或抑郁、有工作、教育水平更高、单身、受伤水平较低和完全性损伤,家庭收入和受伤年限的影响有限,性别和年龄不是影响因素。 结论:缩小版量表在慢性脊髓损伤者中的信效度总体良好。慢性脊髓损伤者伤残接受度水平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焦虑抑郁情况、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和受伤情况。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溶解、吸收作用。方法常规胸膜腔穿刺进入胸膜腔,以NS15 ml+尿激酶10万U胸膜腔注射,48 h后B超定位抽水,必要时反复注射尿激酶,直至胸水不能抽出。结果96例中,显效35例,有效5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8%,平均引流量410 ml。结论常规胸膜腔穿刺胸膜腔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溶解、吸收作用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