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转床角度对中上段食管癌非共面调强计划的影响。方法:选择15名中上段食管癌病例先设计5野的共面调强计划,然后在共面调强计划的基础上,改变机架角330°和30°的床转角,旋转床角度从10°到90°,每10°设计一个计划。比较10组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I),剂量均匀性(HI),全肺的体积剂量V5、V20、V30、平均剂量(Dmean),心脏的体积剂量V30、V40、平均剂量(Dmean),脊髓的最大值(Dmax)。用SPSS软件的配对t检验方法统计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结果:以折线图表示10个计划的CI和HI以及全肺、心脏和脊髓的体积剂量参数,然后对比转床角度90°和80°的非共面计划与0°的共面计划。80°计划时全肺的V5、V20为最低,分别为(45.93±7.72)%、(21.90±4.67)%,与0°计划相比,分别降低了17.92%、8.94%(P<0.05);心脏的V40、Dmean随转床角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在80°分别为V40=(10.94±6.36)%,Dmean=(2 196.36±458.09)cGy,与0°计划相比,分别增加了20.62%、28.52%(P<0.05),转床角度的增加在减少全肺受照剂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心脏的受照剂量,虽然心脏受照剂量涨幅较大,但由于其基数较小,所以实际增加并不大。80°计划与90°计划相比较,全肺V20降低了4.6%(P<0.05),其余数据包括靶区适形度CI、均匀性HI、全肺V5、V30、Dmean和心脏V30、V40、脊髓Dmax,两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脊髓最大值整体变化趋势平稳。结论:转床角度对中上食管癌计划确有明显影响,在设计食管癌非共面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转床角度的因素,以寻求更有质量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切除术的最佳手术径路。方法将232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按手术径路不同分为经腹组(152例)和经胸组(80例),观察两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切缘癌阳性率、手术根治率、围手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生存率。结果经腹组和经胸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6.7、11.2个,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10.24±1.22)、(15.32±1.36)d,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9%、25%;两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较经胸手术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多,术后恢复时间短,心肺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利用TALEN技术敲除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株MYH9基因,观察MYH9基因沉默后细胞周期及凋亡改变。 方法根据斯丹赛FastTALETM TALEN试剂盒说明书,设计并构建靶向MYH9基因的TALEN质粒对。通过质粒转染、DNA测 序、RT-PCR和Western blot等检测质粒活性,成功挑取MYH9基因敲低单克隆株,并对构建好的细胞株进行周期和凋亡检测。 结果成功挑选的MGC803单克隆细胞株未检测到MYH9基因完全敲除;MYH9基因敲低后,MGC803细胞周期受阻于G2/M 期(P<0.05),早期凋亡增加(P<0.05)。结论利用TALEN技术成功构建MGC803细胞MYH9基因敲低单克隆株,该模型有助于 后期深入探讨胃癌MYH9基因功能。  相似文献   
35.
大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为通过阻断VEGF及其受体KDR的作用治疗大肠癌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 6 8例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VEGF及KDR蛋白的表达 ,2 0例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  2 0例正常组织中未发现VEGF及KDR的表达 ,6 8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 5 5 .9%( 38/6 8) ,KDR表达阳性率为 45 .6 %( 31/6 8) ,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 11.8%,8/6 8;8.8%,6 /6 8) (P <0 .0 1)。大肠癌组织VEGF及KDR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血管侵犯、Dukes′分期密切相关 ,而与组织学分型无关。VEGF和KDR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的生长、进展和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本文就我院2005年胃大部术后出现的1例胃瘫综合症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68岁。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为胃溃疡,于2005年4月行Billroth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3天排气,第4大拔除胃管并进流食,第6天进半流食,第8天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出大量含胆汁  相似文献   
37.
本文就结直肠癌手术及肠造口护理门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直肠癌手术相关研究进展包括结直肠癌手术发展现状、肠造口治疗现状;护理门诊发展现状包括非造口护理门诊的发展现状及造口护理门诊的发展现状.对两者进行系统地综述,以期为学科发展及人才梯队建设提供改革平台.  相似文献   
38.
直肠癌的术前影象学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近10年来,直肠癌治疗方式进展较快,包括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其中手术方式又包括局部切除、全系膜切除,对于个体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日益强调治疗方式的个体化.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可切除性和术后复发的风险,这皆归于准确的术前分期[1-3 ].有报道35%患者的治疗方案因术前分期的改变而得到及时调整,如何进行准确的术前分期,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三袖套血管吻合法行大鼠小肠移植的效果。方法 将60只Wistar 大鼠作为受体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三袖套法血管吻合法,对照组给予经典血管吻合法,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三袖套法血管吻合法的手术时间、动脉吻合时间、移植肠温缺血时间3项指标均优于经典血管吻合法。结论 与经典血管吻合法比较,三袖套血管吻合法更安全、省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将54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腹腔镜组(26例)和开腹组(28例),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2、3、7d清晨检测患者静脉血CRP、免疫球蛋白(Ig):IgG、IgA、IgM及补体C3、C4、CH50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RP、Ig及补体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RP术后3d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术后2d达峰值,腹腔镜组术后3d内CRP显著低于开腹组(P〈0.01)。术后两组患者Ig均较术前明显下降,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但IgG和Ig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补体C3、C4及CH5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血清补体在术后48~72h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开腹组在术后72h尚未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的开腹手术均可导致术后机体C反应蛋白浓度增加和免疫水平降低。但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程度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