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将美托洛尔与布比卡因混合后随颈丛阻滞一起注入 ,观察能否减轻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方法 选择甲状腺手术病人 4 0例 ,ASAⅠ~Ⅱ级。随机等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 ,均采用C4一针法行双侧深、浅丛阻滞。阻滞药Ⅰ组 (观察组 )用 0 2 5 %布比卡因 +美托洛尔4mg共 3 0ml,Ⅱ组 (对照组 )用 0 2 5 %布比卡因 3 0ml。记录阻滞前 (T)、阻滞后 10分钟 (T1)、2 0分钟 (T2 )、3 0分钟 (T3)两组病人的BP和HR值。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前无显著差异。Ⅱ组阻滞后各时段BP、HR与阻滞前比较 ,明显升高 (P <0 0 5 ) ;与Ⅰ组比较 ,…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对于高龄人股骨头置换术的生理影响。方法:选75岁以上,ASA1~2级,股骨头置换术80例,分两组进行麻醉,每组各40例,平均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无大差异。Ⅰ组(对照组):硬膜外麻醉,Ⅱ组:腰-硬联合麻醉。分别观察麻醉效果,麻醉后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结果:Ⅰ组效果满意34例,6例麻醉效果不完善需辅用其它麻醉。Ⅱ组中38例单用脊麻完成手术,2例腰麻平面不够从硬外腔追加1.3%利多卡因5ml后麻醉平面达T10,40例均末辅用其它麻醉完成手术。两组麻醉后至手术切皮各2例血压下降大于35%其余均小于基础血压35%。心率、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监测无显变化,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控制好麻醉平面,对生理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组,根据Gensini总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42例,中度病变组47例和重度病变组49例;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0例,双支病变组49例和三支病变组49组。选取同期该院的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LP-PLA2、NEFA水平,并分析血清LP-PLA2、NEFA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对随访3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不同病变组患者的性别、年龄、LP-PLA2、NEFA、伴随糖尿病及高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吸烟、喝酒、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19年4月,46例健康体检者未出现心血管事件,138例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57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1.3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变程度[OlR=2.546(95% CI:2.001,4.013)]、不同病变支数[OlR=2.453(95% CI:2.000,4.014)]、血清LP-PLA2 [OlR=2.453(95% CI:2.758,5.346)] 和NEFA [OlR=4.034(95% CI:2.014,5.896)]为冠心病患者3年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NEFA高表达,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 Mg2 +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观察 Mg2 +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细胞线粒体膜流动性及膜脂质分子堆积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及再灌注后 1h,2 h,线粒体膜流动性明显下降 ,膜脂质分子堆积增加 ,再灌注后 6 h逐渐恢复 ;Mg2 +可使膜流动性增加 ,膜脂质分子堆积密度降低。结论 :Mg2 +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结构 ,保护线粒体功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匹罗卡品致癫癎大鼠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颞叶癫癎发作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PILO)的方法建立颞叶癫痫 间模型,应用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特异性抑制剂AG490进行腹腔注射建立干预模型组;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大鼠海马匀浆后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用免疫荧光观察AG-490阻滞JAK/STAT通路后对大鼠海马TNF-α表达水平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癫痫 间发作的影响.结果 (1)PILO致癫痫 间模型组有80.00%(32/40)的大鼠达Racine分级Ⅳ级以上发作;10.00%(4/40)的雄性大鼠死亡;10.00%(4/40)的雄性大鼠未达Racine分级Ⅳ级发作,模型成功率为80.00%;1月后有自发发作者8只(25.00% 8/32).AG490干预组雄性大鼠Ⅳ级以上发作的发生率为75.00%(30/40);病死率为7.50%(3/40);17.50%(7/40)的雄性大鼠未达Ⅳ 级发作,模型成功率为75%;1月后有自发发作者1只(3.3% 1/30),AG490组Ⅳ级及以上发作及自发发作数与PILO致癫痫 间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PILO致癫癎模型组TNF-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开始增高,AG490干预组TNF-α表达水平均较 PILO致癫癎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3)PILO癫痫 间模型组可见阳性颗粒在星形胶质细胞内的空间分布,AG490腹腔注射建立干预后阳性颗粒的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 癫痫 间发作后TNF-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增生.AG490可阻断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进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同时也可以影响癫痫 间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提示AG490对癫癎的发作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3-硝基丙酸(3-NP)多次预处理治疗帕金森病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 C57BL小鼠,应用3-NP(20 mg/kg体重)腹腔注射进行预处理后,经腹腔注射MPTP(30 mg/kg体重)制造帕金森病模型,对小鼠进行动作行为评分;测定中脑黑质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经腹腔注射MPTP后,小鼠爬杆实验、悬挂实验评分由对照组(2.7±0.1)分和(2.7±0.2)分下降至(1.0±0.4) 分和(0.9±0.2)分(P<0.01);经过3-NP单或多次预处理后,其评分明显上升(1.5±0.3,1.5±0.1;2.1± 0.5,2.3±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次预处理组与单次预处理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MPTP后MDA含量(5.39±0.68)μmol/g较对照组(2.33±0.12)μmol/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NP单次预处理后,MDA含量明显下降至(4.12±0.56)μmol/g,与MPTP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P多次预处理后,MDA含量下降更为明显(3.11±0.49)μmol/g,与 MPT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次预处理组与单次预处理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MPTP组GSH含量(2.46±0.47)mg/g较对照组(5.23±0.64)mg/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单次预处理后,GSH含量升高不明显(2.69±0.41)mg/g(P>0.05),多次预处理后GSH含量明显升高(3.95±0.33)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NP多次预处理可通过减少MDA生成,激发 GSH合成,达到治疗帕金森病,保护多巴胺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国外研究显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相关。本研究以ACS、稳定性心绞痛(SAP)、非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ACS、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ACS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3年10月~2004年5月重庆医科  相似文献   
38.
观察比较小剂量相同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肛肠疾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将80例ASAI,Ⅱ级肛门直肠部择期手术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每组40例。两组腰麻用药分别为0.5%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用量均为1.5ml。记录两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和麻醉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两组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82.5±26.8)s和(145.7±27.4)S(P〈0.01),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分别为(12.7±4.2)min和(8.0±3.5)min(P〈0.05),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分别为(125.9±32.5)min和(158.8±38.7)min(P〈0.0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程度、阻滞平面相似,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0.5%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疾病手术,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安全、运动阻滞程度轻。  相似文献   
39.
40.
肾上腺素是目前抢救心脏骤停首选而有效的药物,一般将1~2mg/次称为标准剂量,10~15mg/次常被称为大剂量,但其最佳用量仍是心肺复苏探讨的问题。我院自2000年以来,经用两种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心脏病合并慢性心衰突发心脏骤停,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