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80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查、鉴定胰腺癌相关免疫原性膜抗原.方法 培养、提取并纯化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膜蛋白,将膜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2-DE)进行分离,平行的3块2-DE凝胶分别行考马斯亮蓝染色和免疫印迹杂交.收集并纯化临床上66例胰腺癌和2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的IgG,分别与膜蛋白2-DE平行凝胶进行免疫印迹杂交.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杂交阳性蛋白位点,并经肽指纹库鉴定.应用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方法对筛查出的膜抗原进行验证,并比较不同胰腺癌细胞株、正常胰腺组织中目的 膜抗原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胰腺癌细胞株SW1990膜蛋白与胰腺癌患者血清IgG免疫印迹杂交共出现9个阳性点,与同慢性胰腺炎IgG杂交所出现的2个阳性点无重复,经质谱分析鉴定出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VDAC)2可能是有潜力的候选膜抗原.经RT-PCR和real-time PCR验证,VDAC2基因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AsPc、P3中均有表达.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VDAC2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 胰腺癌细胞膜蛋白VDAC2可能是具有免疫原性的胰腺癌相关膜抗原,其基因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AsPc、P3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  相似文献   
72.
胰头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头损伤包括腹部外伤所致的胰头外伤及外科手术的副损伤,后者又称为医源性胰头损伤。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及暴力犯罪的增加,胰腺外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胰头外伤也有所增加。在处理原则、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处理上,医源性胰头损伤与胰头外伤基本相同,故这里统称为胰头损伤。由于胰头的解剖部位及其生理保护,只有当较强的外力作用于右上腹时才能损伤胰头。因此一般都合并有十二指肠的损伤及其他腹腔脏器的损伤。胰头十二指肠损伤后大量胰液、十二指肠液、胆汁外溢到腹腔,胰酶迅速被激活,而产生极强的消化作用,因此后果严重,病…  相似文献   
73.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CCC).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9 adult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admitted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 between 1984 and 200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male: female ratio was 1 : 3.8.The mean age was 32.8 years.Seventy-eight of the patients belonged to Todani type Ⅰ, while twenty-six to type Ⅳ and five to type Ⅴ.There was no case of type Ⅱ or Ⅲ.Results Right upper abdominal pain or discomfort and recurrent cholangitis were the predominant presentations.Thirty patients had undergone previous surgical procedures while 26 procedures were done before 2000.B-US and MRCP were the primary methods for diagnosis after 2000.Ninety-four patients underwent complete excision of the extrahepatic cyst and hepaticojejunostomy.Four patients required the left lateral hepateetomy in addition.Four patients were testified malignant change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There were four pancreatic fistulas and two Subphrenic abscesses.There was no postoperative death.Forty-six patients were available for follow-up.The late complications in-eluded recurrent cholangitis, hepaticojejunostomy anastomosis stricture and intrahepatic biliary calcu-la.Conclusions Right upper abdominal pain or discomfort and recurrent cholangitis were the most common presentations in adult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patients.B-US and MRCP should be the prefered imaging methods for diagnosis.Complete excision of the extrahepatic cyst and hepaticojeju-nostomy were ide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74.
自1935年 Whipple 等首先报告应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功地切除了一例壶腹癌,并于1945年提出手术的标准方案后,这种手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手术技术及消化道重建方法也有了很大改进,但切除胃窦部和幽门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基本要求。其目的在于防止术后吻合口溃疡的发生和保证癌肿的彻底根治。然而胃部分切除术后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胆汁返流性胃炎、小胃综合症、倾倒综合症、腹泻及体重减轻等。故对胃酸分泌正常及排空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75.
机械洗肠和应用抗菌素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已成为结直肠外科的标准方法,从而减少了感染性併发症。目前通常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灌洗液(PEG—ELS)进行术前肠道准备。为改善其味道和进一步纯化其生理性能,一种新的等渗平衡液无硫电解质灌洗液(SF—  相似文献   
76.
胰岛素瘤定位诊断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方法,探讨合理选用的策略。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5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7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6例行手术治疗,除2例外术中均发现肿瘤,包括11例定性诊断明确,但无定位诊断的病人。术前BUS、EUS、CT、MRI、DSA和ASVS定位的阳性率分别为18.3%(23/126)、68.4%(13/19)、48.5%(48/99)、20%(3/15)、83.3%(70/84)和88.2%(15/17)。结论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可首选相对无创的增强CT和EUS检查,仍然无法获得定位的病人可选择DSA或ASVS。对定性诊断明确的病人,无论能否获得定位诊断,均应及早手术探查,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77.
作者报告了2例胰血管活性肠肽瘤,均具有典型胰血管活性肠肽瘤综合征且合并远处转移。2例均行手术及术后化疗,其中1例术前用生长抑素控制症状,手术切除肿瘤后症状改善明显。观察表明生长抑素对控制症状有明显效果,而早期诊断是决定预后的关键。作者结合文献对胰血管活性肠肽瘤的一般临床特点和诊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重视中晚期胰头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尽管针对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其早期诊断问题远未解决,85%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美国的资料显示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在过去20年中并无明显变化。因此中晚期胰腺癌问题是临床胰腺癌诊治的重点,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9.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外科急重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一直以来都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治疗的难题和焦点。本文仅就其外科干预时机的选择及多学科协作阐述如下。1外科干预在SAP治疗中的价值随着对SAP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本病的治疗理念也经历了数次转变,最初以内科治疗为主,逐渐转变到外科治疗为主,再到现在的理念,即在非手术治疗基础上进行适时的必要的外科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0.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涉及多学科、多系统的复杂疾病,关于其治疗方案多年来一直存有争论。随着重症医学及SAP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治疗的天平不断偏向非手术治疗,越来越多的SAP病人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虽然如此,但在胆源性胰腺炎、暴发性胰腺炎等特定类型的胰腺炎及坏死感染、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出血等并发症的治疗中,外科手术仍然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握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提高SAP的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