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胃癌组织中Cyr61和核因子-κB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肝素结合蛋白61(Cyr6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和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与11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基因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99例胃癌组织与25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与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Cyr61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22/26)、88.9%(24/27),明显高于非肿瘤胃黏膜组5/11(P值均<0.05).非肿瘤胃黏膜、原发癌与转移癌组的基因表达量(2-△Ct)分别为(2.76±5.50)×10-5、(14.61±20.64)×10-5、(18.46±26.38)×10-5.胃癌原发灶、转移灶Cyr61 mRNA均高于非肿瘤胃黏膜(P值均<0.05),转移灶与原发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例胃癌中Cyr61及NF-κB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6.6%(56/99)和55.6%(55/99),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值均<0.05),NF-κB还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Cyr6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F-κB呈正相关(P<0.05);Cyr61与NF-κB蛋白高表达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病例(P值均<0.05).结论 Cyr61和NF-κB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yr61和NF-κB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ms-样酪氨酸激酶(Fl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18例胃癌组织中F1t-1 mRNA及CD34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F1t-1 mRNA阳性表达率为55.9%:浸润性生长的肿瘤组织中Flt-1阳性表达率和MVD值明显高于膨胀性生长者(χ^2=-5.97,P〈0.05,t=3.91,P〈0.01).Fit-1 mRNA表达及MVD值与浸润深度(χ^2=29.29,P〈0.01,t=6.41,P〈0.01),血管侵犯(χ^2=27.70,P〈0.01,t=7.96,P〈0.011,淋巴结转移(χ^2=28.40,P〈0.01,t=8.45,P〈0.01),肝转移(χ^2=21.13,P〈0.01,t=7.65,P〈0.01)和腹膜转移(χ^2=37.38,P〈0.01,f=10.46,P〈0.01)显著相关;MVD值与Fit-1 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Flt—1 mRNA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的MVD值差异有显著性(t=11.24,P〈0.01);Flt-1 mRNA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Flt-1 mRNA阴性表达患者(t=4.03,P〈0.01,χ^2=8.21,P〈0.01)。MVD值≥54.9个/mm。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亦均低于MVD值〈54.9/个mm^2者(t=5.31,P〈0.01,χ^2=7.52,P〈0.01)。[结论]F1t=1 mRNA阳性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有关,并参与肿瘤浸润转移的过程,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及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 P-糖蛋白 ( 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点、术前化疗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切除的 101例胃癌、 20例正常胃黏膜、 18例异型增生组织标本中 Pgp的表达 .结果正常胃黏膜、异型增生及未经术前化疗的胃癌中 Pgp表达依次增强 (P< 0 05);经术前化疗后胃癌 Pgp表达增强 ,且与化疗次数相关 (P< 0 05); Pgp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 (P< 0 01)、淋巴结转移 (P< 0 05)及 PTNM分期 (P< 0 05)有关;胃癌组织中 Pgp高水平表达者术后生存率较 Pgp低水平表达者为低 (P< 0 01).结论在胃癌化疗前后检测 Pgp将有助于临床上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 ,胃癌组织中 Pgp表达水平是预测胃癌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 Pgp高水平表达者预后较差 .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乳腺癌伴有神经内分泌细胞(NE细胞)分化与C-erbB-2表达以及DNA定量与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LSAB)对131例乳腺癌进行铬粒素(chromogianin)及C-erbB-2表达检测,以经典的Feulgen染色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38例浸润导管癌进行NDA定量分析。结果 NE细胞性乳腺癌C-erbB-2阳性表达率为37.5%及表达强度(++~+++)33.  相似文献   
95.
胃癌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环节、多步骤的连续过程,此过程受黏附分子、蛋白降解酶、转移抑制因子等多种基因的调控。胃癌侵袭转移相关的分子包括黏附分子及其受体、蛋白水解酶类、转移抑制因子、凋亡相关的分子标记、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和cDNA芯片技术发现的侵袭转移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96.
徐文娟  马杰  赵仲生 《浙江医学》2011,33(4):453-45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6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标本中IGF-1R表达.结果 IGF-1R在胃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436例胃癌组织中有385例 IGF-1R蛋白表达阳性,216例高表达,IGF-1R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I、II和 III期胃癌患者中IGF-1R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IGF-1R低表达者,IV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IGF-1R表达无关,IGF-1R表达、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和TNM分期为胃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胃癌组织IGF-1R表达与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IGF-1R可能成为一个预测肿瘤进展、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97.
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是一种跨膜金属蛋白,通过调节Notch、上皮细胞型钙黏蛋白(E-cadhefin)、表皮 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和炎性细胞因子,参与肿瘤的形成和炎性疾病的发病.研究表明,ADAM10可能是肿瘤和炎性疾病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ADAM10在肝癌、前列腺癌、基底细胞癌、结肠癌和口腔鳞状 上皮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明确ADAM10在胃癌组织及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 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指标、患者预后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分析了ADAM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经二氮嗪强化的Celsior液对延长大鼠供心冷保存时间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近交系雄性SD大鼠作为心脏移植的供、受者.根据供心保存液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只.再根据供心保存时间的不同,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5、8和10 h组,分别将供心置于低温单纯Celsior液中保存5、8和10 h;实验5、8和10 h组,分别将供心置于含30/μmol/L二氮嗪的低温Celsior液中保存5、8和10 h.各组供心在保存相应时间后进行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后观察和比较各组供心移植后的复跳率、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ATP酶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供心血流开放30 s内,实验8和10 h组心脏复跳率较相应对照组显著提高;在相同保存时间下,实验组较对照组心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和心肌ATP酶活性明显增强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各实验组和对照5 h组心肌超微结构清晰、完整;对照8和10 h组心肌超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 经二氮嗪强化的Celsior液能够有效延长大鼠供心的冷保存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二氮嗪减轻供心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ARID2在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胰腺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ARID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RID2主要表达于细胞核。胰腺癌组织中ARID2阳性表达19例(31_7%),癌旁正常组织中ARID2阳性表达46例(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组织中ARID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均P〈0.05),但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ARID2在胰腺癌中低表达,且其表达程度与胰腺癌进展呈负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抑癌作用,是胰腺癌预后的良好指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本文通过术前胃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中晚期胃癌来评价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30例中晚期胃癌,所有病例均经胃镜病理证实。术前动脉插管胃动脉灌注抗癌药1~3次不等,术后将切除的胃标本作病理切片以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组织学疗效Ⅲ级2例.Ⅱ级4例、Ⅰ级19例.总有效率为83.3%。本组切除率为93.3%,其中根治切除率与非根治切除率分别是70%和23.3%。动脉灌注后所有病例的症状均有改善。另外还分析丁影响疗效的因素,其中高、中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多血供肿瘤以及超选择性动脉灌注疗效较好。结论:术前胃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浩疗中晚期胃癌可缓解症状,提高根治率.降低局部复发和转移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是中晚期胃癌术前一种重要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