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22.
利用照相机与显微镜结合的显微摄影进行病理组织标本资料的收集,以及利用计算机管理病理资料的方法来改变传统的病理资料的收集与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联合钛膜应用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共采用8只健康杂种犬,每只犬均在拔除双侧下前磨牙后即刻于每侧拔牙创区制造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每侧即刻植入3颗即刻种植体后编号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植入BG组,植入BG并以钛膜覆盖组及空白对照组。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修复情况。【结果】所有植入种植体区牙龈均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BG+钛膜组形成新骨的时间最早,骨结合最理想,且新骨形成质量较另外两组明显较好。【结论】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联合钛膜能较好的解决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肾穿刺标本的常规染色制作程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穿刺标本制作技术特点,制订一套较快而稳定的制作程序。方法:对本科室5千多例肾穿活检病例制作的技术和步骤进行比较和总结。结果:本科室5千多例肾穿刺活检标本的冰冻切片,HE切片,PAS,PASM,Masson三色以及刚果红和甲基紫等特殊染色都完全满足病理诊断。结论:本科采用的肾穿刺活体标本制作程序稳定而且较快。  相似文献   
25.
病理实验室职业危害因素与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与预防保健事业的发展 ,职业卫生监督、监测、健康监护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与预防保健事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医务人员认识到只有改善实验室的工作环境 ,才能减少职业危害因素。本文就病理实验室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现状 ,提出相应的病理实验室控制对策。1 病理实验室的结构和工作环境  一个完整的病理实验室包括有 :标本收集、取材室、脱落细胞涂片室、脱水、包埋室、切片室、染色室、冰冻切片室、组织化学室、免疫组织化学室、分子生物学室等。虽然病理实验室是医学实验室的一部分 ,但它是医学上接触人体…  相似文献   
26.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53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消瘦、咳嗽、皮疹、贫血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皮损主要表现为坏死性丘疹、脐凹状丘疹、溃疡、结节、血痂;外周血CD4^+细胞显著减少;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呈酵母相(37℃)或菌丝相(25℃);药敏结果显示伊曲康唑、酮康唑对马尔尼菲青霉的MIC值最低,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次之,氟康唑最高;病理组织六胺银染色见圆形、椭圆形或腊肠样病原体,部分有横隔。[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发生于CD4^+计数少于50细胞∕μL的患者,真菌培养鉴定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治疗上建议使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变化, 了解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 ~ 3月出现瘢痕性喉狭窄10例喉瘢痕组织?非狭窄16例喉瘢痕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声带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进行Gomori’s醛品红法染色?Van Gieson(V.G)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在KONTRON IBAS 2.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下观察和计算阳性面积?【结果】 喉狭窄瘢痕组织中,细胞外基质排列紊乱?与非狭窄喉瘢痕组织?声带组织比较,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0.512 ± 0.052)?Ⅰ型胶原纤维含量(0.376 ± 0.015)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量(0.472 ± 0.033)明显增多,Ⅰ/Ⅲ型胶原纤维比值(3.32 ± 0.27)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声带组织比较,喉狭窄瘢痕组织中,弹力纤维含量(0.213 ± 0.021)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和纤维连接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含量?形态?排列改变,Ⅰ?Ⅲ型胶原数量和比例变化,可能与喉狭窄喉腔弹性差,喉瘢痕僵硬有关?纤维连接蛋白高表达可能与喉狭窄的瘢痕组织过度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28.
杨国奋  梅卓贤  赖英荣  何勉  骆福添 《肿瘤》2001,21(3):201-204,F002
目的探讨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有关的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用p53和PCNA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p53和PCNA的表达水平,用Cox模型对上述因子作生存分析.结果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2.9%,PCNA表达阳性率为82.0%.经单因素Cox模型分析,与预后有关的因子有淋巴转移、血道转移、直接蔓延、残存病灶、临床分期、血红蛋白值(P<0.05);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子有血道转移、临床分期、化疗疗程、PCNA定量(P<0.05).结论临床分期、血道转移、PCNA定量和化疗疗程均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生存期的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子宫内膜整合素ανβ3 抗原的方法 ,为研究整合素ανβ3 在胚胎黏附、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方便。【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和CSA法检测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子宫内膜整合素ανβ3 抗原。【结果】用CSA法检测接受胚胎移植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石蜡切片中的整合素ανβ3 抗原 ,获得了阳性的结果 ,妊娠组整合素ανβ3 表达明显高于非妊娠组。【结论】CSA检测法比LSAB法敏感性更高 ,特别适用于检测组织细胞表达低的抗原 ,能够将检测冷冻切片的整合素ανβ3 抗体用于检测石蜡切片 ,整合素ανβ3 表达量与胚胎种植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BCAA)强化的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及血浆氨基酸谱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雄性SD肝硬化大鼠按编号法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BCAA组和肠外营养+BCAA组3组,3组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后1d分别进行等热量等氮量营养支持,共5d。术后6d测定大鼠体重、肝功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肝组织白蛋白mRNA的表达、Ki67蛋白表达指数及进行血浆氨基酸谱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肠外营养+BCAA组大鼠体重均减轻(P〈0.05)。术后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P〈0.05);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BCAA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P〈0.05)。术后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转铁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BCAA、肠内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血浆中亮氨酸、异亮氨酸明显升高,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明显降低(P〈0.05);肠外营养+BCAA组与肠内营养+BCAA组比较,各氨基酸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BCAA、肠内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总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均降低,BCAA及BCAA/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升高(P〈0.05)。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组肝组织白蛋白mRNA表达水平及Ki67蛋白表达指数均降低(P〈0.05)。结论BCAA强化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能改善肝硬化大鼠血浆氨基酸失衡,恢复血浆中BCAA/芳香族氨基酸比值;肠内营养在改善肝功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和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残肝肝再生方面优于肠外营养,但仍不能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