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为出现室间隔穿孔导致泵功能衰竭需要长时间植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时,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4例的临床管理经验。通过对一组长时间植入IABP治疗患者的临床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探讨长时间植入IABP治疗患者的临床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2.
1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63岁,因“阵发性心悸3年余,再发1d”入院。查体:BP120/90mmHg(1mmHg=0.133kPa),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肋间隙无增宽,胸部叩诊清音,两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2cm,心音听诊位于右侧,心率66次/min,房颤律,心尖区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A2〉P2。腹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既往:自幼发现“右位心”,有20余年“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有10余年“浅表性胃炎”病史。  相似文献   
33.
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的严重、致命并发症,患者常迅速发现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所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尽早作出诊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回顾性分析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总结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34.
对多支肋间动脉-静脉畸形引流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在幼儿园体检时发现心脏有杂音,外院心脏彩超提示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8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并发心源性休克为分组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引起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血压(OR=6.314)、C-TnI(OR=12.932)、BNP(OR=3.523)、广泛前壁心肌梗死(OR=17.241)、冠脉多支血管病变(OR=5.039)、前降支病变(OR=9.955)、左室射血分数(OR=10.022)、室性心律失常(OR=7.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心率、心肌酶(CK-MB)、心肌标志物(C-Tn)I、BNP、左心室射血分数、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降支病变、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史、房颤、左束支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治疗关键在于尽早对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早期采取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治疗早期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30例Ib2-IIa期巨块型(≥4cm)宫颈癌患者(Ib2期19例,IIa期11例)接受了动脉插管介入化疗,化疗方案为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结果:30例患者每位接受2个疗程的动脉介入化疗,27例患者达部分缓解,有效率为90.00%(27/30),3例无效。化疗后30例患者均行了子宫广泛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评估有效率达93.33%(28/30)。结论:应用动脉介入化疗治疗早期巨块型宫颈癌,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为根治性手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7.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心内科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5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期间共收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674例,发生室间隔穿孔5例,发生率0.7%.其中男性2例(40%),女性3例(60%);平均年龄68岁;合并高血压病3例(60%),合并糖尿病1例(20%).5例中前壁心肌梗死4例(80%),其中前壁合并侧壁心肌梗死1例(20%);单纯下壁1例(20%).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缺损范围0.5~1.9cm,多数在室间隔近心尖部破裂.2例(40%)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者均存活,2例药物治疗者经药物保守治疗均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少见,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IABP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血管重建术,记录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38例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冠脉多支病变等高危因素,33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3例行冠脉搭桥术,成功率为86.8%,死亡率为13.2%.结论 IABP与血运重建术联合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对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8例的回顾性分析,比较药物辅助IABP泵治疗前,治疗24小时后,拔泵后HR,EF,CI,SBP,NT-proBNP值以及临床体征的变化.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药物辅助IABP治疗后HR,EF,CI,SBP,NT-proBNP值较IABP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下壁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药物辅助IABP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住院天数,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