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研究CYP2J2*7(即G-50T)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基因分型并随机抽取部分样本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验证基因型。结果 对703例(347例冠心病患者,355例对照者)无血缘关系的研究对象基因分型的结果表明(1)GT/TT基因型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51%和5.07%(P=0.02,OR=1.88,95%CI:1.08-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GT/TT基因型在男性病例-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8),在女性病例-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CYP2J2*7突变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女性人群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CYP4A11 8590T>C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检测方法.方法先采用温度梯度PCR,确定适宜的退火温度;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引物、DNA模板量和Mg2+量,最终确定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48例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及160例健康受试者的CYP3A4*1G多态性,分析2组CYP3A4*1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 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受试者CYP3A4*1G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受试者CYP3A4*1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5.9%和22.2%(P<0.05),CYP3A4*1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P3A4*1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的易感性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短效与长效粒细胞刺激因子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有效性及药物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选择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和预防当前化疗后发生Ⅱ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或之前化疗周期出现过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的病例223例,其中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的101例,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的122例,比较用药后的疗效、化疗间歇期出现的骨髓抑制情况、不良反应、抗菌药使用率,计算治疗成本,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3%、7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间歇期Ⅱ、Ⅲ、Ⅳ度骨髓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率分别为34.7%、38.6%、26.7%、6.9%和38.5%、36.9%、24.6%、5.7%;Ⅱ、Ⅲ度骨髓抑制与FN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23±0.55)d、(1.26±0.64)d、(1.86±1.07)d与(1.32±1.00)d、(1.22±0.52)d、(1.71±0.9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度骨髓抑制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00±2.73)d和(1.80±1.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抗菌药使用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成本分别为(284.05±102.54)元、(2621.30±857.82)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及经济性,rhG-CSF方案具有明显的成本-效果优势,具有普遍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曾田荷  贺宝霞 《中国药事》2020,34(11):1299-1303
随着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日益增多。部分体外诊断试剂在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许可进入临床使用前,必须要经过临床试验,但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质量问题。本文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项目预试验实施、知情同意、方案入排标准设计及执行、生物样本管理、伴随诊断试剂盒肿瘤疗效评价数据收集、临床试验记录和报告等临床试验项目实施关键点,分析了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为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的规范化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p63蛋白及其5种亚型在鼠口腔黏膜组织和口腔黏膜干细胞分化前后的表达特点,探讨p63作为口腔黏膜于细胞标记的可能。方法:以鼠抗人/鼠p63蛋白和兔抗人,鼠Oct-4蛋白为一抗,分别采用免疫细胞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蛋白在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克隆、鼠上腭黏膜以及Oct-4在鼠腭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口腔黏膜于细胞在培养5d和14d时,p63蛋白5种亚型的时相表达及变化特点。结果: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胞核中发出p63蛋白的绿色荧光和DAPI蓝色荧光。免疫组化显示,p63蛋白主要表达在鼠腭黏膜基底层并部分表达于棘层,但Oct-4只表达于基底层。RT—PCR显示,细胞在培养5d时,表达p63蛋白的TA、△N、α和β亚型,不表达γ亚型;在培养14d时,表达p63蛋白的TA和γ亚型,不表达△N、α和β亚型。结论:p63蛋白可在口腔黏膜干细胞和次分化细胞中表达,单独标记尚不足以精确示踪口腔黏膜干细胞,但是其亚型△Np63α和(或)△Np63β可能是口腔黏膜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521T>C与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TaqMan-MGB探针法,检测321例高脂血症患者和259例健康受试者的基因型,并将其检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2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人群和259例健康受试者OATP1B1 521T>C位点的分布频率均为13%,两组间各基因型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X2=0.575,P>0.05),两组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各个血脂指标的基因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亦显示OATP1B1 521T>C与高脂血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LCO1B1的521T>C突变为中国原发性高脂血症人群中的常见突变,但在中国原发性高脂血症人群和健康人群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SLCO1B1的52IT>C突变与原发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之间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9(CYP2C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21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痛或有明确心肌梗死的患者及2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对照者的CYP2C9基因型,并对突变基因型者和野生基因型者的血脂按常规方法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突变型CYP2C9*3基因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P<0.05),突变型CYP2C9*3基因型者和野生型CYP2C9*1基因型者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痛的发生可能相关,但未发现与血脂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张霓  贺宝霞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1):1642-1644
目的 调查肿瘤患者使用脂肪乳注射液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12月所有使用脂肪乳注射液肿瘤患者的病例中随机抽取1500份,根据相关标准就脂肪乳的适应证、药物选择、配伍合理性、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专项点评。结果 调查的1 500例肿瘤患者中,以围手术期患者居多,占68.2%。528例用药不合理,占35.2%;其中,适应症不适宜占16.1%,药物选择不适宜占44.5%,用法用量不适宜占50.6%,配伍禁忌占18.3%。结论 该院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应用不合理现象较为明显,需采取措施强化该类药品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环孢素A在人体内主要经过细胞色素P450 3A4代谢。已有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 3A4基因多态性影响环孢素A的药代动力学,而且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主要是由于环孢素A在体内的长期蓄积。因此推测细胞色素P450 3A4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肾移植移植后环孢素A 慢性肾毒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的:分析细胞色素P450 3A4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移植后环孢素A 慢性肾毒性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200例服用环孢素A的肾移植患者参加此项研究,其中105例经肾活检和(或)血肌酐值的变化诊断为环孢素A 慢性肾毒性,其他95例未发生肾毒性)。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直接测序法检测细胞色素P450 3A4基因外显子5,7,9和12的点突变。 结果与结论:中国肾移植患者中发现3个细胞色素P450 3A4新突变位点,即336 A>G,837 G>A 和406 A>C。其中 3例肾移植患者可检测出336 A>G,8例肾移植患者可检测出837 G>A。新突变点406 A>C仅发现于3例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患者,在非肾毒性患者中未发现新突变位点,且406 A>C可导致细胞色素P450 3A4保守区136位苏氨酸(Thr)转变为苯丙氨酸(Phe)。文章未发现已报道的中国人群细胞色素P450 3A4基因在外显子5,7,9和12的多态性。结果证实,文章在中国肾移植患者中发现了3个细胞色素P450 3A4的新突变位点336 A>G,837 G>A 和406 A>C,其中406 A>C可能引起细胞色素P450 3A4酶活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