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Onyx经静脉人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8例,均经静脉入路Onyx栓塞治疗。通过术后造影和临床随访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内行DSA复查,未见瘘口复发。随访0.5—2.0年,临床症状消失6例,症状明显缓解2例。结论经静脉人路Onyx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可获得高即时解剖治愈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诱发脑血管痉挛时,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在兔脑基底动脉中表达的变化及在诱发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方法 35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AH组。SAH组根据第一次注血时间又分为四组,分别为第一次注血后第1、4、7、14 天。以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构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采用RT-PCR法观察兔基底动脉中细胞因子IL-8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IL-8mRNA在SAH组第一次注血后第4- 7天升高,14 天趋于正常。SAH组IL-8 的表达水平与基底动脉的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 = 0.642,P < 0.01)。结论 IL-8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水平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紧密相关,提示IL-8可能作为免疫/炎症因素因素参与了SAH 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烟雾病引起的自发性脑内血肿,若术前未明确病因而行急症手术治疗,风险极大,且术后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而术前通过简单快速的检查明确病因,则是降低手术风险、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之一。我科对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内血肿行急症头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后考虑为烟雾病的患者行急症开颅探查、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55.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是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的一种脑血管病,因其发病率低,给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几十年来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从未中断。文章对最新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s CT angiography,MSCTA)技术显示兔基底动脉,为兔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动物模型建立新的评价方法。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25只,分为对照组(5只)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组(20只)。SAH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兔脑基底动脉CVS模型,均经兔耳后中央静脉穿刺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含碘量300mg/m1),剂量按2.6ml/kg(体重)。采用高压注射器给药,注射速度0.4ml/s,延时15S开始扫描。SAH组于注血后1、4、7、11d,行2~5次基底动脉MSCTA。原始图像三维后处理技术采用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结果SAH组注血后1、4、7、11d基底动脉直径分别为(1.28±0.36)、(0.82±0.24)、(0.83±0.20)及(0.95±0.28)mm。VR法测得实验兔注血前基底动脉横径平均为(1.30±0.40)mm。CVS在注血后第1天出现,第4天达到高峰,第11天可见基底动脉痉挛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MSCTA技术能够较理想地显示兔基底动脉,是评价活体动物CVS模型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7.
患者男,77岁,因"右手抖动30年,发现颅内血肿1个月"入院,30年来右手抖动逐渐加重.既往30余年前头部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生命体征平稳,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四肢活动自如,肌力V级,肌张力不高,右手静止及活动时均明显抖动,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作用。方法:行兔枕大池单次注血制备SAH模型,分别于注血前、注血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行CTA检查,根据第4天和第7天的检查结果分为痉挛组和未痉挛组。采兔耳缘动脉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栓素B2(TXB2)和前列腺素F1α(PGF1α)的表达,计算TXB2/PGF1α比值。结果:未痉挛组在注血后第1天、第4天以及第7天外周血TXB2、PGF1α和TXB2/PGF1α改变不明显,与注血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痉挛组外周血TXB2、PGF1α第1天升高不明显,第4天和第7天均显著升高,且TXB2较PGF1α升高幅度大,TXB2、PGF1α以及TXB2/PGF1α和注血前及未痉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XA2和PGI2可能没有参与急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但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郑匡  钟鸣  谭显西  刘伟  杨运俊 《浙江医学》2008,30(4):327-329
目的观察血栓素A2(TXA2)合成酶特异性抑制剂奥扎格雷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TXA2(迅速代谢为了TXB2)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TXA2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等分为单纯SAH组和单纯SAH+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奥扎格雷钠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奥扎格雷钠组在第1次注血后即开始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每天给药1次,持续14d。全程观察实验动物的饮食及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利用放射免疫方法及头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别动态观察各组处理后第1、4、7、11、14天的TXB2水平及兔基底动脉直径。结果两组家兔注血后第4天开始血浆TXB2水平即明显升高(P〈0.05),但奥扎格雷钠组明显低于单纯SAH组(P〈0.05);两组家兔基底动脉直径的变化较为相似,在注血后即逐渐变小,第11天时才开始缓解,但至第14天时仍未能完全缓解,两组间各时点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评分显示注血后第4、7、11天奥扎格雷钠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好于单纯SAH组(P〈0.05)。结论TXA2水平的增加并非导致自发性SAH后DCVS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